<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华山论剑</b></p><ul><li><b style="font-size:22px;">金庸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生动地描写了华山论剑这一激动人心的情节。当时就激起了我对华山的向往。也给我留下了一个疑问;天下名山那么多,为什么非要到华山论剑?带着疑问,我起程了。</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到了那里经询问管理人员才明白,华山又称为“太华山”,源于古称及地理特征。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太华之山”,因其“削成四方”的独特地貌,形如剑劈斧砍,最高处海拔8000米。古代“华”与“花”通用,因山势如花朵绽放而得名华山,后加太字,意为“至高”,并区别于西侧的少华山。华山历代被视为华夏之根,“华”字源于传说中华民族始祖母,华胥氏的魂魄归于此,故名华山,强化了“太华”的圣山地位,有中华文化之根的象征,现为国家五A级景区。由此论道必去华山寻根,为形象化,金庸将论道改为论剑,华山论剑便大放异彩!</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在渭南站下了火车,拉客司机操着秦腔问我:“上山?走不走?”我摇头,决定先沿渭河走一段。河水浑浊,像被岁月反复揉搓的铜镜,映不出华山的倩影。 </b></li></ul> <ul><li><b style="font-size:22px;">玉泉院是华山峪的起点。朱红山门斑驳,晨雾未散,松柏滴着水,我跪在玉皇殿前磕了三个头,不求平安,只求不悔。殿侧有口玉泉,传说陈抟老祖在此睡过百年。</b></li><li><b style="font-size:22px;">过了五里关,山路收紧。两侧岩壁垂直如削,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四百年前,李自成攻西安,华山曾是官军囤粮之地;再往前,金兵铁骑也曾在此勒马。我摸着冰凉的铁锁链,那是现代人加装的护栏,却和古栈道的凿痕重叠在一起。历史在此不是书页,而是手心里粗糙的触感。 </b></li><li><b style="font-size:22px;">莎萝坪有棵娑罗树,树龄千年,树皮皲裂如老人手背。我坐在树下啃牛肉干,一对父子超过我。男孩约莫十岁,小腿发抖却咬牙不语。父亲用陕西方言鼓励:“你看,华山像不像你作业本上的三角函数?”我忍不住笑了,却被自己的呼吸呛到。</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海拔已上千米,空气像被稀释的墨。抬头望,苍龙岭的脊背在云里若隐若现,像一条青灰色的龙正在翻身。</b></li></ul> <ul><li><b style="font-size:22px;">午后骤雨。我躲进青柯坪道观,屋檐滴水成线。墙上有游客的涂鸦:“到此一游腿已废,用手也要爬到顶。”旁边却有人用小楷补了一句:“会当凌绝顶,腿废也不停。”雨停时,云雾从山谷涌上来,瞬间淹没了来路。</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坪上有块迴心石,上传说韩愈至此大哭投书,被樵夫救下。石边有垃圾桶和自拍杆,风一过,塑料袋哗啦作响,像千年前的哭声换了种形式。我坐下系鞋带,一个大学省问我:“上去还是下去?”他膝盖有伤,贴了三块创可贴。我说:“上去吧,哭也要哭在山顶!”他愣了愣,突然大笑:“好,那就一起哭吧!”</b></li></ul> <ul><li><b style="font-size:22px;">千尺幢,是华山第一道鬼门关。坡度七十,三百七十余级台阶凿在岩缝里,头顶只一线天光。我手脚并用,铁链晃荡,像一条被惊醒的蛇。中途有人恐高发作,死死抱住铁索,后面的人排成长龙,却无人催促。难怪有自古华山一条道的说法,犹如出剑无回一般的勇往直前。 </b></li><li><b style="font-size:22px;">过千尺幢,即百尺峡,两壁夹峙,脚下只有尺把宽的挂壁栈道,铁链挂在峭壁上,背后无依无靠,失足就是万丈深渊,天光如剑劈。最窄处需收腹屏息前行。岩壁渗水,滴在脖子上像小虫爬行。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和岩缝滴水声混成一片。古时没有铁链,就得考验剑走偏锋的豪赌。 </b></li><li><b style="font-size:22px;">上了云台峰,海拔1614米。我瘫在亭子里啃泡面。山下村庄缩成棋盘,风一吹,云浪翻涌,仿佛整座山在呼吸。 </b></li><li><b style="font-size:22px;">苍龙岭是华山最险的脊道,宽不足一米,两侧万丈深渊。韩愈曾在此悔哭,如今铁链上却挂满了同心锁。我贴着岩壁挪步,不敢下看。风大时,整个人像被掀翻。难怪功夫高的人要到此论剑,考验勇气才是第一关。没这等勇气,还上去论什么剑呢?</b></li></ul> <ul><li><b style="font-size:22px;">夜宿东峰饭店。凌晨四点,看日出的人群涌出,像一条沉默的河流。通往朝阳台的栈道,悬在墨汁般的夜里,手电筒光柱照不出三米,只剩铁链在掌心微微颤动。 </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海拔两千米的凌晨,风像冰做的锉刀。我摸出保温杯,水已结冰。旁边的大哥自嘲道:“华山内功,先练抗冻。”是啊!这也是对武功深浅的一种考验吧。</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先是东方泛起蟹壳青,继而一线胭脂红从云缝渗出。那颜色锋利,竟让人产生天空正在流血的错觉。下一秒,金轮跃出,云海瞬间沸腾。朝阳先吻的是松,每一根松针都变成金丝,风一吹,整座山摇落黄金的针雨。最震撼的是看别人的脸,瞳孔里各嵌着一枚微缩的太阳,三十六张脸,就是三十六座小宇宙。 </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华山五峰如五指擎天,天然形成一座巨型擂台。五峰形成东西南北中,对应金木水火土,暗合五行相生相克。原来到华山论剑,就是为了取这五行擂台中的相生相克灵气。当年赵匡胤、陈抟老祖、全真七子等无数高僧都来此论道,不是没有原因。金庸不过是把论道形象化为论剑。 因为道是高深莫测的,看不见摸不着,一般人不容易懂;剑是形象的,看得见摸得着,所以金庸才把道化为剑。 其实,万物都离不开道,所以道中有剑,剑中有道。</b></li><li><b style="font-size:22px;">道论到极处,犹如一把剑,能避开人们心中的贪嗔痴,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剑的一招一式,无不遵循着道的规律,所以练到极处,便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能集天地之灵气,化为剑气,一招御敌。</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华山日出,是天下武学的终极照明。当第一缕光扫过山峰,所有暗器、所有诡计、所有门派差异,统统显形。西峰斧劈石旁,一位武当弟子舞太极剑,剑穗在逆光中划出螺旋,腾空翻身时,背景太阳恰好嵌在剑尖,形成剑挑金轮的剪影。南峰长空栈道,一位白发老者悬坐在木板上吐纳,云雾被他吸入口鼻,再缓缓呼出,竟在鼻尖凝成三寸雾剑,想必是位高人。 </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当太阳彻底升起,光把每个人的影子钉在岩壁上。我忽然懂了,我们千里迢迢赶来,不是为了看太阳,而是为了被太阳看见;不是为了论剑,而是想让自己成为剑的一部分。</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日出金光照在铁链,铁链变成“倚天剑”的背脊;云海翻涌,每一道浪峰,都是一招“亢龙有悔”的掌风;日出时,人群爆发的掌声节奏,竟与《笑傲江湖》中琴箫合奏暗合。 我在东峰朝阳台压腿热身,准备拍日出。身旁的大哥说:“你这姿势,像金鸡独立。”我愣住,原来武侠动作,早已渗进人们的肢体动作。</b></li></ul> <ul><li><b style="font-size:22px;">从东峰下棋亭,必过鹞子翻身。路凿在垂直岩壁上,需面壁倒攀。安全绳勒得大腿发麻,脚下是空荡荡的白雾。教练吼:“别往下看!看石头!”我盯着眼前那块被无数双手磨得发亮的玄武岩,忽然想起米开朗基罗的话:“雕像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去掉多余的部分。”华山何尝不是如此?它一直在那里,等着我们去掉恐惧。 </b></li><li><b style="font-size:22px;">长空栈道是华山终极试炼。木板钉在悬崖外,宽不足一尺,腰间锁链是唯一保护。前面的大叔念叨:“我闺女才三岁,我干嘛来这……”但轮到他时,还是咬牙走了上去。这难道不像剑道一样,逼着你一往无前。风把栈道吹得摇晃,像秋千一样。我贴着崖壁挪步,不敢想身后事。尽头是贺老石室,供着吕洞宾像。我磕头时,听见自己的牙齿在打鼓。 </b></li><li><b style="font-size:22px;">西峰有斧劈石,传说是沉香救母时留下的。巨石从中裂开,断面整齐得像被天斧劈开。我坐在裂口边,双腿悬空。一老道路过,递给我一块姜糖:“含在嘴里,防高反。”姜糖辛辣,直冲脑门。他说:“你信劈山吗?”我摇头。他笑:“我也不信,但我信人心里的那把斧头。”</b></li></ul> <ul><li><b style="font-size:22px;">计划原路返回,却因暴雨封闭北峰索道。改走“智取华山路”——解放军当年修的便道,四千个台阶直下,膝盖痛如针扎,但雨后的山谷云雾蒸腾,松涛如海,吸人眼目。</b></li><li><b style="font-size:22px;">下山时,我回头望见朝阳如剑一般,把华山劈成明暗两半。暗的一半是江湖;明的一半是人间。而我在中间,像一根针,把两者缝在了一起。从华山日出悟到:所谓极致之景,不过是天地在替人类演练一次盛大开幕;华山论剑提示人们:所谓极致之武,不过是人类替天地演示了运行的规律。</b></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