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雁门山中,县城以北约20千米处,明洪武七年(1374年),今雁门关关城由贬谪代州的吉安侯陆亨所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雁门关长城由巡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长城基址上复筑而成。</p><p class="ql-block">雁门关坐落在代县北部的陉岭上,陉岭也称勾注山、雁门山。历史上,在此山的两个重要壑口上建立了两个关,通称雁门关。两关相距约5千米,东曰东陉关,西曰西陉关。东陉关即现雁门关,西陉关在太和岭上铁裹门。两关约同时所建,先后泯没。</p><p class="ql-block">雁门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被称为“中华第一关”。雁门关景区面积约30平方千米,以军事防御体系历史遗存、遗址为主要景观资源,集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关隘文化旅游区为一体。包括关城、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形质的历史建筑遗存。</p><p class="ql-block">作为古代中国北境咽喉要塞,雁门关见证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作为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交汇点,雁门关亲历了民族融合的历程,积淀了色彩斑斓的多民族文化精华;作为中国历史上千古商道,对促进古时商贸活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起到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武明长城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属内长城体系。该段长城全长约40华里,现存土墙26华里,核心段落集中于新广武一带,墙体以砖石构筑,高可达8米,沿线分布敌楼16座,其中5座保存完好。其东接雁门关,西望宁武旧城,是国内现存包砖较完整的明长城之一。敌楼“月亮门”是广武明长城的标志性建筑,现在的“月亮门”是采用3D技术重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