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沈阳旅游,参观了清昭陵和北陵公园</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牌子介绍: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因地处沈阳城之北,俗称北陵。</p><p class="ql-block">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同年葬太宗皇太极于陵内,顺治元年(1644年)定陵号称昭陵,顺治七年(1650年)孝端文皇后入葬,顺治八年(1651年)陵制初备,此后,康熙、乾隆、嘉庆等朝又多次增建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清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清昭陵占地16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38座(组)。作为清朝兴起之初营造技术水平的代表建筑,清昭陵基本沿袭了明代的皇陵规制,建筑形式又融入了满族兴起时期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是皇陵建筑中满汉文化融合的典型范例。</p><p class="ql-block">1927年清昭陵对公众开放,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昭陵悠久的历史文化、精美的皇陵建筑,令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现已成为沈阳知名的清文化旅游品牌。</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沈阳清昭陵:盛京三陵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合葬陵墓,顺治八年初步建成,1927年奉天省政府将昭陵外围辟为"北陵公园"</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正面(南门)</p> <p class="ql-block">右边狮子🦁</p> <p class="ql-block">左边狮子🦁</p> <p class="ql-block">清太宗名皇太极,爱新觉罗氏。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廿五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叶赫纳拉氏。皇太极于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按年龄排行第四。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初一,在沈阳受其他三位贝勒推举袭承汗位,纪元天聪。皇太极虽然没能进关,但是对于明朝颠覆,起到了很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走进清昭陵,先看到两侧昭陵石象生。这是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石象、卧骆驼、立马、坐狮子、坐兽(獬豸)、坐麒麟各一对,擎天柱四、望柱二等造型组成的大型石雕群,其中汉白玉石雕'大白''小白'两匹战马依据皇太极生前坐骑雕刻。该石雕群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年),位于方城前的红门内森街两侧,属于清"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的陵墓建筑群中轴线核心区域,其造型艺术融合了满蒙文化特色与汉地雕刻技法,在明清帝陵石雕中具有代表性地位</p> <p class="ql-block">右侧石雕白马叫:大白</p> <p class="ql-block">左侧石雕马叫:小白</p> <p class="ql-block">獬豸</p> <p class="ql-block">獬豸介绍</p> <p class="ql-block">石狮</p> <p class="ql-block">立象🐘</p> <p class="ql-block">骆驼🐫</p> <p class="ql-block">麒麟</p> <p class="ql-block">隆恩门</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石雕门</p> <p class="ql-block">明楼石碑</p> <p class="ql-block">角楼和围墙</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还专有介绍各个皇帝以及皇后穿朝服的画像馆(另收门票)。和皇帝世系图</p> <p class="ql-block">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宛如</p> <p class="ql-block">清代皇帝世系图</p> <p class="ql-block">从昭陵向南就到了皇太极广场,即北陵公园。</p> <p class="ql-block">皇太极广场雕像和皇太极介绍</p> <p class="ql-block">北陵公园介绍牌文字:北陵公园坐落在沈阳城北,占地面积330万平方米,原为皇家陵寝,1927年辟为公园,世界文化遗产清昭陵位于其中。</p><p class="ql-block">园区主体建筑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孝端文的陵墓,顺治八年(1651年)初步建成,康熙、乾隆、嘉庆各朝又做了若干增建和完善,最终形成今天的规模。陵寝保护区面积48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38座(组),主要建筑均建在中轴线(神道)上,其他建筑自南向北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清昭陵的建筑体系保留了清初关外的部分建筑特色,更多的则是按照中原王朝的陵寝规制建造的。</p><p class="ql-block">陵前园区汇集了绝大部分景观区,沿主干道东西两侧主要有荷花湖、儿童乐园、游船码头、皇太极广场、芳秀园、友谊园、柳堤等。陵后是茂密的古松及次生林区,现存古松2000余棵,松龄接近400年,是目前国内现存最主要的古松群落之一,其中著名的"神树"、"凤凰树"、"夫妻树"、"姐妹树"、"龟树"等象形树更是树形奇特,形神兼备。</p><p class="ql-block">清昭陵于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2009年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西门进去,虽然绕远,但是古树很多,空气质量很好。就当锻炼了。</p> <p class="ql-block">北陵公园跳舞锻炼的人很多。荷花池荷花长的很旺盛。</p> <p class="ql-block">查询了一下清昭陵保存现状 :</p><p class="ql-block">1.地宫未被破坏:根据权威资料,清昭陵作为关外三陵之一,地面建筑和地宫均未发现被盗痕迹。其地宫入口隐蔽且规模庞大,加之火葬习俗导致陪葬品较少,降低了盗墓动机。 </p><p class="ql-block">2.历史保护因素:民国时期,伪满洲国对沈阳清陵实施保护,间接避免了盗掘。 清初火葬习俗使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骨灰盒成为主要遗存,陪葬品稀少,缺乏盗掘价值。</p> <p class="ql-block">北陵公园里面很美。划船竟然不限时。可惜我们是想多去几个地方看看,就急匆匆走了。沈阳除了车站早点很贵,小河沿早市人山人海。水果蔬菜和餐厅吃的东西也很便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