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忻州市宁武县管涔山深处,浓密葱茏的林海之中有三个古老神奇的悬空村: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村,均属宁武县涔山乡,三村相距很近分别建在悬崖绝壁间,在2300米高悬崖上,远望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据说这里是明末皇子的避难地,保留了300年前的木栈道与石屋。2025年8月2日下午,我随丽华携程旅游团来到了王化沟村。 下午3点左右,我们到了悬空村路口附近。由于今天到这里的游客较多,在王化村口几公里之外,车辆就排队前移,为了节省时间,导游安排我们下车步行前往,一路上,风光无限,影友门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时的抓拍沿途风景。 相传在明朝末年的时候,闯王起兵,一时间,大明的江山摇摇欲坠,灭亡的命运似乎近在眼前。崇祯皇帝深知大势已去,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只能无奈地遣散自己的子女。有一位四皇子跟随师傅逃离京城,他一路辗转,最终投奔到了当时正在宁武关与李自成率领的大军进行生死决战的三关总兵周遇吉之处。 周遇吉对明朝忠心耿耿,心中怀着对大明的赤诚忠义,即便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他也绝不投降。然而,他心里也明白,眼前的这场决战,自己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取得胜利。战场上局势变幻莫测,万一出现什么不测之事,后果不堪设想。出于对四皇子的保护,周遇吉深思熟虑之后,极力劝说四皇子前往管涔山的深处躲避战乱。 四皇子见周遇吉对明朝的前途如此悲观,感觉自己没有了出路,于是就削发为僧,在青灯古佛之下度过余生。他在普应寺潜心钻研佛法,法号晓安。而那些曾经跟随他们的侍从们,则在寺庙的周边聚集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村落里的人口不断增多,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后来的统治者为了对这个村落进行有效的管控,取“王化”的意思,将这个村子命名为“王化沟”。 <p class="ql-block"> 我们爬坡爬了大约三公里多坡道,已经是气喘吁吁、满身大汗了,此时已经显得有些疲惫了,但是抬头一望就来了精神,只见悬崖峭壁之上,苍鹰翱翔,群山连绵,云雾缭绕,蓝天白云如诗如画,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让人心旷神怡。</p> 到了山脚下的一个停车场,看见也有不少的游人在这里下车,心想,若我们能在这里下车,就可节省不少的体力和时间。 由于悬空村的房屋都建在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街道是立木支撑、圆木铺架的“栈道”,去往悬空村的路是石阶路,其蜿蜒在悬崖峭壁上,台阶高低错落,我们沿着石头台阶上爬,行走时需紧握栏杆,步步惊心,然后进入悬空村入口。 到了悬空村第一平台处,也是"马蹄教场"观景台,首先跃入眼帘的是瀑布。瞧!在宁静的山谷之中,飞流瀑布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飞流直下,宛如一条白色的绸带,在空气中飘舞,与周围的水汽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我站在瀑布的正面,其磅礴气势将尽收眼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飞流瀑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壮观,更在于它所散发出的那种静谧与和谐,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站在这里眺望,只见周围群山环绕,翠林拱卫,瀑布与林海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村前栈道凌空跃起,俯瞰可见马蹄形校场和碧玉般的饮马池,增添了自然风光的层次感。 我沿着石头台阶继续上爬,来到了第二平台景点。 这里是岩石路面,没有住户,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小瀑布,泉水飞流如下,在炎炎夏日里,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清凉与舒适,那飞溅的水珠如同无数把扇子,为人们带来阵阵凉爽。 我沿着木梯爬到了第三平台景点,这里的路面是由圆木铺装,缝隙较大走路时需谨慎。在这里,可看见一些石砌的小径、古朴的民居,村民们悠然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据说这里的生活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大牲畜,村里的生活必需品都是靠骡马运送的。莜面、豆面和土豆是村民们的主要食物。村中的山泉长流不断,是全村日常生活的水源。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山中人家大都建有小阁楼,阁楼背靠绝壁,面临深渊,游人至此,凭窗览遍万顷苍翠,依门望尽百里云海。而且由于房子盖在平地,街道都是用木柱支架在百丈绝壁上,上面再平铺木板而成路面。 这个村落拥有着1300多年的深厚历史,村民们巧妙地利用木条支撑起房屋,打造出了一座座“小悬空寺”。这些建筑不仅彰显了古代工匠的 非凡智慧与勇气,更成为了一道道引人入胜的风景线。 网络信息显示,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是一个自然行政村,王化沟村是涔山乡下辖村,全村140口人,50户,560亩耕地。改革开放以来,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去了。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这里常住人口只有23人,他们不愿离开这“悬空”的村庄,说住这里已经习惯了。 王化沟村的房屋以石木为主结构,依崖就势、高低错落、坐北向南、避风向阳。整个村子呈东西走向分布在全长约1华里的悬崖上。因为建筑空间非常狭窄,房屋后部大都坐落在崖石之上,前半部则悬空而建,下面以大木柱支撑,上面铺以厚木板,与崖石平坦处衔接,空实结合,代替地基。木柱则竖立在天然石壁上。房前只有一条走廊,各家走廊之外多用木料横竖组合,成为悬在空中的“天街”。 站在悬空街上鸟瞰,足下是百丈悬崖。涧底有潺潺流水,其声淙淙然,有如天籁。对面乃山之阴,松林茂密,蔽日遮天,森森然,竟是杜甫诗中“阴阳割昏晓”的如实写照。 这里的松树极多,枝干虬蟠错落,形状各异,对于久居尘嚣闹市的人,身临此境,可以清心,可以净思,乃至荡气回肠,恍惚有羽化登仙之感。这里不仅景色绝美,而且民风古朴。 <p class="ql-block"> 看!这位女主播在做悬空村的直播,她用笑容比春日暖阳更让人心动,让观众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这种感染力正是直播吸引力的核心。</p>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得不迈上返程的步伐,从这里下岩石台阶,在下到"马蹄教场"观景台。 参观完悬空村返程时,我的心情既震撼又不舍,回望那镶嵌在悬崖上的木石建筑群,心中涌动着对古人智慧的敬意——他们如何在绝壁上创造出如此坚韧的生命力。 返程路上,我的脑海里还在思索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如此灿烂和美丽,悬空村不仅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同阴阳调和,孕育万物,生生不息。 在此,让我们祝愿悬空村的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永远被世人珍视,成为连接古今的永恒见证,愿每位游客的脚步声唤醒更多人对这份世界遗产的关注和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