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之行(五)

米兰

<p class="ql-block">  27日晚我们住在宕昌雷古山国际酒店,离官鹅沟很近,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一大早乘上班高峰前乘车来到景区,成为景区的第一拨游客。</p><p class="ql-block"> 官鹅沟位于甘肃陇南市宕昌县,是一处宛如仙境的旅游胜地。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5.1%,从谷底到山巅,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垂直分布,是“天然氧吧”。13个湖泊如珍珠般散落,湖水清澈,倒映着森林与山峦。11处瀑布气势磅礴,官鹅天瀑落差180米,飞泻而下宛如童话场景。峡谷幽深曲折,岩石纹理独特。此外,这里还有着浓郁的藏族、羌族文化氛围,特色民俗村寨保存完好,古老的宕羌傩舞诉说着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官鹅天瀑:瀑布落差达180米,一条清澈巨流自悬崖绝壁之巅喷涌而出,飞流直下,气势如虹,澎湃咆哮,似千军万马奔腾厮杀,又似巨龙飞天,风狂雨急,更似巨柱擎天,直插苍穹。</p> <p class="ql-block">  官珠沟的一线天,两座高逾百米的石峰间隔30米平行耸立,底部被官鹅河切割形成深达50米的隘谷,岩体褶皱纹理清晰可见,呈现出褐红色与青灰色相间的层积结构;鹅嫚沟的盘龙峡也被称为一线天,峡谷全长100多米,高1500米,盘旋曲折中有溪水流过,两侧崖壁平行延伸,形似巨龙游动。</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一线天中,抬头仰望,天空仅留一线,与峡谷的深邃形成鲜明对比,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光影交织。</p> <p class="ql-block"> 瀑布从悬崖上的一个扁圆形山洞中徐徐流出,水流细腻,在空中洋洋洒洒,随风飘舞,最后流入河谷,颇似龙口吐涎,故取名“龙涎瀑”</p> <p class="ql-block">  从远处眺望,瀑布仿佛是从两山断裂处形成的巨形金樽中流出,因此得名“金樽瀑”,也不知从这杯金樽泻下的是甘冽的泉水还是醉人的美酒。</p> <p class="ql-block">  在官鹅沟景区的鹅嫚沟内,有一棵千年红豆杉,其主干直径超1米,树龄或超两千年。官鹅沟地区主要居住着羌族人,他们信仰万物有灵,将红豆杉视为“神树”,树上挂满彩色布条,人们在此树下虔诚祈祷,祈求平安幸福。</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乘车从宕昌到天水,这一路段,丹霞地貌展现出丰富的景观。岩石色彩鲜艳,以红色调为主,夹杂着一些黄、褐等颜色,在阳光照耀下十分夺目。而且往往伴随着形态各异的山体造型, 有的像城堡,有的像骆驼等,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此外,部分区域的丹霞地貌与周边的河流、植被等相互映衬,构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由于我们只能在行驶的车上拍摄,清晣度和拍摄范围受限,不能很好的反映景观之美!</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游览伏羲庙,但由于车程较长,到达时已近四点,游览时间较短,只能走马观花了解个大概!伏羲三皇之首,百帝之先,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庙与一般的寺庙不同。 祭祀对像不同:伏羲庙是专门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场所,伏羲是传说中创造八卦、教民渔猎、开创中华文明的远古帝王,属于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始祖,并非宗教神祇;而一般寺庙(如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等)主要祭祀宗教人物(如佛陀、菩萨、神仙等),核心是宗教信仰的载体。</p><p class="ql-block"> 文化内涵不同:伏羲庙承载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文化记忆,与八卦、姓氏、农耕等早期文明元素紧密相关,体现的是对华夏先民的追思和文化认同,属于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范畴;一般寺庙则以传播宗教教义、开展宗教活动为核心,侧重精神信仰的引导和宗教仪式的实践。</p><p class="ql-block"> 功能定位不同:伏羲庙承载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文化记忆,与八卦、姓氏、农耕等早期文明元素紧密相关,体现的是对华夏先民的追思和文化认同,属于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范畴;一般寺庙则以传播宗教教义、开展宗教活动为核心,侧重精神信仰的引导和宗教仪式的实践。</p> <p class="ql-block">先天殿:主体建筑先天殿内现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绘巨像,身高三米,手托先天八卦盘,威仪古朴。殿内天花彩绘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图,在国内古建筑中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太极殿:又称寝宫,明嘉靖二年(1523年)创建,殿上高悬沙孟海题写的“太极殿”巨匾。尽间明代木质窗棂透雕团龙、团凤,雕刻精湛,是我国木雕艺术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图中九鼎通常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国家的统一和繁荣,也体现着深厚的文化传承 。</p> <p class="ql-block">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也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被尊称为“中华第一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我也是第一次参观祭祀中华人文始祖的庙宇,这样的参观更像是一次“文化寻根”,让人跳出碎片化的知识,从情感和认知上更深地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底色与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游览天水古城,由于现各地有太多的“古城”,已产生视觉疲劳。所以拍了没几张照片。但故汉楼是必拍的,故汉楼是天水颇具特色的仿古建筑,整体为多层楼阁式,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出浓郁的传统中式建筑风格 。它采用砖木结构, 斗拱、彩绘等细节之处工艺精湛,彰显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28日晚我们住在天水嘉孚酒店,早上一小时车程来到中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麦积山是一座孤峰,高142米 ,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而得名。石窟就开凿在山体的悬崖峭壁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十分惊险。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公元384 - 417年),当时佛教东传,在天水地区盛行,统治者大力推崇佛教,为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奠定了基础。之后的北魏、西魏、北周时期,麦积山石窟大规模扩建,这一阶段的造像融合了西域与中原的风格特点;隋唐时期,继续有新窟开凿和旧窟修缮,造像更显丰满圆润;宋代对部分塑像进行重塑、妆銮;明清时期也有一定的补修。 </p> <p class="ql-block">  由于连日劳累,牙龈肿痛只能放弃攀登石窟,石窟泥塑的照片采用先生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现存洞窟221座, 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僧房窟等多种类型,窟形有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有的洞窟还设有前廊、后室,结构复杂精巧。现存有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 。其泥塑题材丰富,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泥塑手法细腻,造型逼真。壁画内容以佛传故事、经变画为主,色彩丰富绚丽,线条流畅,虽历经千年,部分壁画仍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下午前往兰州,由于下雨4个小时的车程,结果开了五个多小时,到兰州已八点多,原先安排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的计划只能泡汤,这次没能去成省博物馆确实有点遗憾,但也正好给了咱们一个念想——下次重启西北之旅时再来补全。</p><p class="ql-block"> 十一天的甘南之旅,是一趟收获满满的文化与自然探秘之行。</p><p class="ql-block">从兰州启程,我们先到夏河,拉卜楞寺的转经长廊古朴庄重,信徒们一圈圈转动经筒,桑科草原广袤无垠,经幡猎猎作响,牛羊悠然吃草。郎木寺里,两座寺庙的钟声隔着河流遥遥呼应,扎尕那仿若世外桃源,石城在晨雾的笼罩下如梦似幻。</p><p class="ql-block">若尔盖草原与花湖,绿意与花色交织,九曲黄河第一湾的落日,将河水染成了金色,美不胜收。而官鹅沟,仿佛是大自然私藏的宝藏,官珠沟、鹅嫚沟、雷古山各有千秋,湖泊如明珠般镶嵌其中,瀑布飞泻而下,峡谷幽深静谧,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宛如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抵达天水,麦积山石窟的精美泥塑令人赞叹,一尊尊佛像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伏羲庙庄严肃穆,作为祭祀人文始祖伏羲的圣地,这里的古建、古碑、匾额、楹联,处处彰显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漫步其中,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p><p class="ql-block">这十一天,我们踏过草原、峡谷、湿地,拜访古老的寺庙与石窟,感悟信仰的力量与艺术的魅力。每一处风景都印刻在心底,每一次相遇都成为珍贵的回忆,甘南之旅,是一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洗礼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