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发小家的"像章博物馆"

我是谁

<p class="ql-block">时光不仅带走了岁月,也让故乡成为了远方。</p> <p class="ql-block">南京酷暑难耐,故乡的亲友呼唤,登上了北上的列车。</p><p class="ql-block">本为躲暑而来,哪想老同学的热乎劲儿比头顶骄阳还烫人👏。</p><p class="ql-block">转天就奔了温泉,老规矩先开席——老同学中的高手们亲手烧的大菜一上桌,几十年的情分直冒热气儿!</p> <p class="ql-block">席间叹光阴似箭,六十多年倏忽过。</p><p class="ql-block">我提及曾读的课本已成博物馆文物,大家共鸣不已。</p><p class="ql-block">当谈到当年家家户户收集的主席像章莫名消失,否则也人守一份文物了,发小说她家收藏都在,真是给了我天大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岁月经不起蹉跎,向来只争朝夕的我,温泉活动一结束就直奔发小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她家满是琳琅满目的收藏品,看得出都是主人心尖上的宝贝,个个被善待。</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发小,我们之间60多年的友情也是文物级了</p> <p class="ql-block">对其他藏品参观后,直奔主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知我者,发小也。</span></p><p class="ql-block">她一到家,便取出封存的主席像章,最大的一帘挂在了门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一枚枚毛主席像章映入眼帘,原本昏花的老眼瞬间“自带美瞳”,整个人都精神起来。</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像章是指以毛泽东像表现主体的徽章</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像章最早诞生于烽火年代。</p><p class="ql-block">1932年,上海秘密党组织为祝贺毛泽东担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政府主席而特地制作了第一枚毛主席像章,这被普遍认为是毛主席像章“源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革初期佩戴毛主席像章的人寥寥无几,因为那时像章数量很少,要有一点门道的人才能搞到一两枚。</span></p><p class="ql-block">随着文革的升级,为了争先恐后表现对毛主席的热爱与崇敬,像章热潮也随之达到巅峰。</p><p class="ql-block">全国上下,无数工厂机器轰鸣,全力投入像章制作,共生产出80亿枚之多。那时,按全国八亿人口来算,平均每人都能拥有十枚。</p><p class="ql-block">一时间大街小巷,男女老少,个个胸前闪耀的像章,成为那个时代一道独特而醒目的风景 。 </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像章也成了人类普及面最广、数量最大、佩戴率最高的徽章</p> <p class="ql-block">其中以解放军总政治部制作的星形毛泽东像章、条形“为人民服务”手书两枚一套,最为精致、珍贵。</p> <p class="ql-block">为人民服务也是版本最多的</p> <p class="ql-block">发小做出当年的标准动作:手握红宝书,胸别红宝章。</p><p class="ql-block">严格说,像章应该别在左胸前——那是革命左派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有首西藏民歌《毛主席的像章挂胸前》歌词是:</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像章挂在我胸前呀</p><p class="ql-block">依沙依沙嘛呢啦挂在我胸前呀</p><p class="ql-block">哎</p><p class="ql-block">金色的像章放光芒</p><p class="ql-block">心中升起红太阳</p><p class="ql-block">心中升起红太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像章不仅是饰品更是圣物。</p><p class="ql-block">若是别得东倒西歪,有人一眼瞅见举报了,少不了一顿批斗;偏偏这人要是家底儿不清白,或是历史上有点说不清的事儿,那可就不是开个批斗会那么简单,一顶大帽子扣下来,便可能栽了进去。</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像章的制作材料丰富多样,以铝质为主,也有铜铁、镀金、纯银、塑料、有机玻璃、陶瓷等多种材质</p><p class="ql-block">制作时运用了彼时最前沿工艺,将内心的虔诚,<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深镌刻进这方寸之间,</span>力求将像章打造得尽善尽美 ,尽表忠心</p> <p class="ql-block">这个颜色的很少见</p> <p class="ql-block">有的还涂了荧光粉</p> <p class="ql-block">好奇拿灯一照,竟透出幽幽荧光,挺不错的——这都快60年了呢!</p> <p class="ql-block">再试两个,依旧如此,真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p> <p class="ql-block">像章题材多样,有伟人足迹、革命圣地及主席和林副主席指示等</p> <p class="ql-block">像章主体是毛泽东的头像(向左)、半身像或全身像,多为红色底金色像</p> <p class="ql-block">像章周围的陪衬丰富多样:韶山、井冈山、遵义会议会址、延安宝塔山、北京天安门等革命印记静静矗立;红太阳、青松、梅花、向日葵与国旗、党旗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更有毛主席的语录、诗词、口号点缀其间,一个醒目的“忠”字,常藏于细节处,诉说着赤诚。</p><p class="ql-block">翻到背面,故事依然鲜活。记录着制作像章的缘由,制作单位的名字与时间,字字句句都藏着那个年代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红太阳升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921年秋,时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的毛泽东为贯彻党的“一大”决议,从长沙来到安源。</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在1995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605万元成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创下当时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并将此记录保持近十年。</p> <p class="ql-block">革命摇篮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1930年1月5日,在福建龙岩上杭,毛泽东针对林彪悲观情绪的回信,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 <p class="ql-block">林后来不认账,1969年九大其作为接班人写进了党章。九月重上井冈山意气风发,写词一首,其中写道:志壮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看后说:“这是历史公案,不要再翻了。”</p> <p class="ql-block">三忠于,四无限</p><p class="ql-block">“三忠于”“四无限”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典型的口号之一。</p><p class="ql-block">“三忠于”指忠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四无限”指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都要“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拜,无限忠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号召全军学习蔡永祥“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1968年,林彪在讲话中加入“永远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形成“三忠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时间神州大地,忠字歌声声回荡,忠字舞步步踏响,每日的早请示、晚汇报从不间断。</p><p class="ql-block">白发老者颤巍巍抬手,三岁稚童有样学样,男女老少齐上阵,热闹一场接一场。</p> <p class="ql-block">后来发展到打酱油都像地下党接头:</p><p class="ql-block">"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要完全彻底'</p><p class="ql-block">"要斗私批修"</p><p class="ql-block">'狠斗私字一闪念"</p><p class="ql-block">"一不怕苦"</p><p class="ql-block">"二不怕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现在的荒诞,当年的正剧</p> <p class="ql-block">1967年林彪为“五一”题词“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此后,“四个伟大"说法逐渐形成。</p> <p class="ql-block">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p> <p class="ql-block">船的意象多含“大海航行靠舵手”之意,也有象征“百万雄狮过大江”的。</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挥手我前进</p> <p class="ql-block">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p><p class="ql-block">林副主席的指示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1967年,毛泽东最新指示发表:</p><p class="ql-block">“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权力机构的名称,叫革命委员会好”。</p><p class="ql-block">此后,全国各地夺权后建立的临时权力机构,统一以“革命委员会”命名。</p> <p class="ql-block">于是,大批的庆祝"革命委员会"成立的纪念章问世</p> <p class="ql-block">革命委员会好</p> <p class="ql-block">国庆18周年</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纪念</p> <p class="ql-block">注重战争学习,准备打仗纪念</p> <p class="ql-block">纪念章也如邮票,成套出品</p><p class="ql-block">这一套应该是从井冈山到延安到天安门</p> <p class="ql-block">韶山</p> <p class="ql-block">遵义</p> <p class="ql-block">延安宝塔山</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尊陶瓷座像,现在想来真够大胆,一旦弄坏,后果不堪设想。</p> <p class="ql-block">1969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宣传毛主席形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毛泽东亲自批示“照办”,这对像章制作热潮起到了降温作用。</p><p class="ql-block">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国家制作了最后一批像章,正面是毛主席头像,背面印有“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 1976.9.9”字样,此后主席像章基本不再制作。</p> <p class="ql-block">1980年7月,中央下发《关于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要求像章全部上交回炉。</p><p class="ql-block">上交数量虽不明,像章却似一夜之间消失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80年代末起,毛主席像章突然成了收藏圈的“香饽饽”。有人翻箱倒柜找旧藏,有人盯着外国游客兜售,从当年胸前的圣物,玩成了收藏界的“流量担当”。</p> <p class="ql-block">和发小边看像章边感叹:我们这一代光顾见证历史了,经历了各种史无前列</p><p class="ql-block">那些年跌跌撞撞走过的路,桩桩件件都带着“破天荒”的意味。</p><p class="ql-block">就连曾别在衣襟上的像章,也在时光的长卷里洇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岁月里刻下了鲜活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一切在变,乡情乡音不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