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关”——山西雁门关

喧宾舵主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长城重要关隘,素有“中华第一关”之称;现存主体为明代建筑遗存,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地处代县北部陉岭(勾注山),由东陉关(现存主体)和西陉关构成,两关相距5公里,长城相连形成“双关四口十八隘”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城依山而建,现存墙体高8-10米,包含天险门、地利门、镇边祠等核心建筑,景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完整展现明代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汉代设雁门郡,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多次出关征伐;唐代设雁门节度使,屯兵四千。‌‌</p> <p class="ql-block">北宋成为抗辽前线,杨业父子在此驻守;明代洪武七年(1374年)重建关城,万历年间复筑长城,形成现存主体结构;清代因边防重心转移逐渐衰落。‌‌</p> <p class="ql-block">1937年八路军在此伏击日军运输队,切断忻口战役补给线;2009年启动修缮工程,2017年完成景区复建。‌‌</p> <p class="ql-block">文化经典故事</p><p class="ql-block">‌李牧守关‌:战国时期赵将李牧驻守雁门关十余年,以“坚壁清野”战术大败匈奴十万骑兵,使其十余年不敢犯边。‌‌</p><p class="ql-block">‌昭君出塞‌:公元前33年,王昭君经雁门关出塞和亲,促进汉匈和平,关城内现存和亲台纪念此事。‌‌</p><p class="ql-block">‌杨家将抗辽‌:北宋名将杨业率军驻守雁门关,屡破辽军,其子杨延昭(杨六郎)在关前试刀石留下劈石痕迹,现存遗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