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乡土花果树木()菖蒲

阿宋

<p class="ql-block">  菖蒲(Acoruscalamus L.),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横走,稍扁,分枝,黄褐色,芳香; 叶基生,向上渐窄,脱落;叶片剑状线形,基部对褶,中部以上渐窄,草质,绿色,光亮;花序梗二棱形,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肉穗花序斜上或近直立,圆柱形;浆果长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p><p class="ql-block"> 菖蒲原产于中国云南,在北半球温带、亚热带均有分布,在国外主要分布于锡金、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菖蒲生于池塘、湖泊岸边浅水区,主要集中于海拔2600米以下的水边、沼泽湿地或湖泊浮岛上;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宜在富含腐殖质、水分充足的土壤中种植;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p><p class="ql-block"> 别名:泥菖蒲、野菖蒲、臭菖蒲、山菖蒲、白菖蒲、剑菖蒲、大菖蒲。</p><p class="ql-block"> 菖蒲的干燥根茎可以入药,具有温胃、消炎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一些病症,外用可敷疮疥,在《纲目》中有记载。兽医一般用菖蒲全草治牛脑胀病、肚胀病、百叶胃病等。</p><p class="ql-block"> 从唐宋起,古人便开始流行植菖,将菖蒲当作案头清供,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p><p class="ql-block"> 菖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古时端午节,百姓常喝菖蒲酒、带装有菖蒲的香囊,以补体强身、驱虫、避瘟、防病。</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菖蒲的品种 </p><p class="ql-block"> 菖蒲的品种繁多,分类也多种,这里仅介绍常见的菖蒲品种: </p><p class="ql-block"> 1. 金叶菖蒲:金叶菖蒲的叶片呈现出美丽的金黄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适合在庭院或花园中种植。 </p><p class="ql-block"> 2. 石菖蒲:石菖蒲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它喜欢在凉爽湿润的环境中生长,适合在室内或室外种植。它的叶片呈现出翠绿色,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p><p class="ql-block"> 3. 翠叶菖蒲:翠叶菖蒲的叶片呈现出翠绿色,与石菖蒲类似,但它的植株更高,通常在50厘米以上。它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适合在庭院或水景中种植。 </p><p class="ql-block"> 4. 黄花菖蒲:黄花菖蒲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它的花朵呈现出明亮的黄色,非常引人注目。它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适合在庭院或花园中种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菖蒲的寓意和象征</p><p class="ql-block"> 菖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 首先,菖蒲被视为一种辟邪的植物,具有驱邪、辟邪的功效,可以驱除疫病和恶鬼,因此在端午节时,人们会将菖蒲与艾草一同挂在门前,以祈求家人平安健康。</p><p class="ql-block"> 此外,菖蒲还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其发音与“常年”相近,寓意着长寿和不变的吉祥。</p><p class="ql-block"> 在花语中,菖蒲象征着忠诚、诚实和一心只诚。常被用来象征忠诚不渝的友谊和爱情。是古代文人墨客情感表达的重要意象。菖蒲花的花语通常被解释为“信者之爱”,因为它的花朵形状像一颗心,而且花色鲜艳,非常引人注目,象征着信任和信仰。</p><p class="ql-block"> 菖蒲的叶子纤细翠绿,姿态优雅,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象征着文人志士高洁的品质,寓意为不屈服于外界势力,有自己的坚持和操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菖蒲驱邪的历史典故</p><p class="ql-block"> 菖蒲是一种草本植物,广泛生长于中国、日本等地。在古代,人们相信菖蒲具有驱邪辟邪的功效,因此常被用于祭祀、驱鬼、净化等仪式中。</p><p class="ql-block"> 菖蒲驱邪的历史典故主要源自中国的传说和文化故事:</p><p class="ql-block"> 1.《山海经》中有记载,菖蒲是九黎族人的始祖炎帝的兄长句芒之神化形成,具有护佑人类免受邪恶侵扰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2.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菖蒲可辟邪驱神,是一种草药,可以驱赶恶气,治疗一些与邪气相关的疾病。</p><p class="ql-block"> 3.《尔雅》中有记载:“正月立正子,以葱菔韭菖蒲;夏月立壁,以菖蒲昆考菊;冬月立堂,以竽竿菖蒲”。这说明在古代家庭建筑的有关仪式中,菖蒲也被用来驱邪除凶。</p><p class="ql-block"> 4.中国传统风俗中,人们在立夏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会使用菖蒲作为一种装饰物,以期驱邪辟凶。</p><p class="ql-block"> 总之,菖蒲驱邪的历史典故与古代人们对于菖蒲的神奇功效和镇邪驱鬼的信仰密切相关,这种信仰一直延续至今,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菖蒲的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 东晋葛洪《神仙传》中载有汉武帝游嵩山,遇九嶷仙,仙人对他说中岳蒿山上生长在石头上一寸九节的菖蒲,采服后可以长生,汉武帝服用两年后觉闷不快,就停止服用,汉武帝的随从官员也都跟着服用,但都没能坚持,唯有王兴坚持服用,遂得长生。</p><p class="ql-block"> 李白根据上面的神话传说,把故事写进了《嵩山采菖蒲者》诗: 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嶷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p><p class="ql-block"> 汉武帝虽莫能悟九嶷仙指点的服食菖蒲之道,但据六朝《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树,有菖蒲百本。”可见汉武帝对于菖蒲是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诗词中描写菖蒲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古诗词中20条描写菖蒲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p><p class="ql-block">▶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p><p class="ql-block">▶ 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王建《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p><p class="ql-block">▶ 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紫芝峰下》</p><p class="ql-block">▶ 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杨万里《端午独酌》</p><p class="ql-block">▶ 苦涩菖蒲茶,胶粘青蒻粽。——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苦涩菖蒲茶》</p><p class="ql-block">▶ 近闻瀑布寻还远,易得菖蒲采极难。——赵师秀《示五峰僧》</p><p class="ql-block">▶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方回《午节》</p><p class="ql-block">▶ 久酝菖蒲催祓禊,半肥梅子待清明。——郑刚中《吾乡城外北室宛转皆亭园自北门外南彻浮桥最》</p><p class="ql-block">▶ 金盘碧粽裹雕菰,九节菖蒲渍玉壶。——王仲修《宫词·金盘碧粽裹雕菰》</p><p class="ql-block">▶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元稹《寄赠薛涛》 ▶ 萱草著花空有恨,菖蒲称寿永无时。——虞俦《端午日用韵》</p><p class="ql-block">▶ 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阳。——朱翌《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p><p class="ql-block">▶ 南国菖蒲老,知君忆钓船。——王贞白《送友人南归》</p><p class="ql-block">▶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p><p class="ql-block">▶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 意有感,因效介庵体为赋,且以菖蒲绿名之。——辛弃疾《归朝欢·山下千林花太俗》</p><p class="ql-block">▶ 春风正在此花边,菖蒲自蘸清溪绿。——辛弃疾《归朝欢·山下千林花太俗》</p><p class="ql-block">▶ 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李贺《章和二年中》</p><p class="ql-block">▶ 因寻菖蒲水,渐入桃花谷。——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