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刘鄩墓碑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张念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安丘市青龙湖以东、西石马坟庄村南,有一座古老沧桑的墓碑,为一石赑屃驮负,坐北朝南,碑高3.32米,宽1.53米,石灰石质。墓碑后侧是散落的石马、石羊、石狮,风化严重,残破不堪。这里就是唐末五代时期刘鄩的墓地,墓碑立于五代后梁龙德年间,刘鄩是唐末五代后梁名将,屡立战功,功高盖世,后梁末帝听信谗言,致其含冤被鸩杀,死后葬于此地。刘鄩墓,2007年被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刘鄩墓地西依青龙湖,南邻望桑河,青龙湖群峰峻秀,空气清新,湖面平静开阔,碧波荡漾,周围林木茂盛,绿草如茵,清晨朝霞映翠,傍晚龙湖夕照。望桑河西、南两个方向环绕刘鄩墓,南侧还有被称作鸳鸯湖的水塘,塘内鱼虾成群,望桑河流水潺潺,两岸绿树成荫,水草茂密,成为一片绿洲湿地,是野鸭白鹭等水鸟的乐园。北面是连成片的几个村庄,西石马坟庄、东石马坟庄、赵家坟庄、黄家坟庄、王家坟庄等,这些村庄自元朝始,不同年间迁来此地定居,因散居在刘鄩墓地周围,都将村名冠以坟庄。</p><p class="ql-block"> 1932年,为加以保护,对墓碑进行维修,除前面外,其他三面及顶部均砌砖保护,形成碑楼。修后碑楼高6.5米、宽2.28米、厚1.08米。近处观看墓碑损坏严重,石刻风化,残壁断裂。石碑立于赑屃之上,碑上有诸多裂缝,赑员也有磨损,头部也不完整。碑楼后嵌一方形石碑,记重修碑记缘由。2004年10月,市文物部门将原墓前残存7件石刻,移于墓碑北侧,按照方位排列,在墓碑及石刻周围设置了保护栏,由于年代久远,刘鄩墓的具体位置已无遗迹可考。</p><p class="ql-block"> 刘鄩(858年一921年),本名刘掞,密州安丘(今山东省安丘市)人,唐末五代时期后梁著名将领,他的父亲刘融曾担任安丘县令。刘鄩自幼胸怀大志,且特别热衷于兵法,熟读《六韬》等兵书,也涉猎了大量史传。唐朝末期,刘鄩追随青州节度使王敬武。王敬武去世,支持其子王师范嗣位,在王师范军中为将,因功授登州、淄州刺史、行军司马。其时藩镇割据,进行大规模的攻占和兼并。</p><p class="ql-block"> 天复元年(901年),唐昭宗驾临凤翔,当时已掌握朝廷大权的头号军阀朱温(全忠),率四镇之师迎于岐下。王师范趁机抢占朱温地盘,结果其他地方一无所获,惟部将刘鄩了解了王师范意图,目标瞄准兖州,且得手,攻陷兖州。刘鄩为良将,善用谋略,人称“刘鄩用兵,一步百计”。</p><p class="ql-block"> 天复三年(903年),朱温遣将士击败王师范,王师范投降,刘鄩也因而开兖州城门出降。素服跨驴而行,谒见朱温,朱温嘉其忠节,赐以冠带,授元从都押牙。此时朱温的将吏都是刘鄩部将、故人,他们皆以军礼拜见刘鄩,刘鄩坐受自如,朱温由此更知其足当都押牙之任。刘鄩归顺梁王朱温后,屡立战功,历任不久表其为保大(驻鄜州) 留后。</p><p class="ql-block"> 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即后梁帝位,授刘鄩右金吾卫上将军,充诸军马步都指挥使。开平三年,改龙武统军,充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是年,忠武节度使(驻同州,今陕西大荔)刘知俊叛梁,朱温命刘鄩讨伐刘知俊。刘鄩率军克潼关,擒刘知俊弟知浣。继而攻克长安,刘知俊投盘据凤翔的岐王李茂贞。朱温即以长安为永平军,以刘鄩为节度使。此间刘鄩保护了珍贵的《开成石经》。次年,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p><p class="ql-block"> 乾化四年(914年)后梁末帝朱友贞(朱温四子)即位,授刘鄩开封尹,遥领镇南军节度使。此年九月,武宁节度使(驻徐州)蒋殷叛梁,刘鄩与郓州节度使牛存节率军讨伐,击破淮南朱瑾军,攻克徐州,蒋殷举族自焚。末帝下诏加封刘鄩检校太尉。</p><p class="ql-block"> 贞明元年(915年)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死后,后梁朝廷趁机将其所属六州分为相、魏两镇,以削弱其势力,为防其叛乱,遣刘鄩率军六万,屯驻南乐(今河南南乐)。魏博将士果然叛乱,囚禁了节度使贺德伦,送与太原晋人。六月,晋王李存勖进入魏州,刘鄩率领精兵一万移军魏县,丛林埋伏士兵,伏击晋王李存勖及部将,大败晋王李存勖,杀伤和俘获无数,仅晋王李存勖只身逃脱。</p><p class="ql-block"> 贞明六年(920年),河中节度使朱友谦叛梁归晋,遣兵袭取同州,末帝以刘鄩为河东道招讨使,率感化节度使尹浩、庄宅使段凝讨伐叛军。刘鄩与朱友谦为姻亲,刘鄩至陕州(今河南陕县),修书送与朱友谦,谕以祸福,劝其归梁,朱友谦不从,刘邦由此耽误月余,再进攻叛军。此时晋王遣大将李存审、李嗣源等救援朱友谦,大败刘鄩于同州,又败之于渭水。</p><p class="ql-block"> 龙德元年(921年)五月,刘鄩归朝,请求解除兵权,末帝令其于西都(洛阳)就医。尹皓、段凝素忌恨刘鄩,向末帝进言,征讨朱友谦时,暗通叛军,甚至与朱友谦有密约,有意逗留养寇,贻误战机,得以晋军救援,导致梁军失败。末帝朱友贞本就怀疑刘鄩,听到谗言,更信以为真,于是密令河南尹张全义将其鸩杀于西都(洛阳),时年64岁。</p><p class="ql-block"> 一代名将刘鄩,一生至诚高节,忠心赤胆,久经沙场,驰骋纵横,威名赫赫,屡立战功。行军作战,常出人意料,奇谋百出,史家赞其为“一步百计,妙策无双”,却因一时失误,被小人谗言,遭末帝猜疑,被逼迫饮鸩而亡。可怜!可悲!可叹!</p> <p class="ql-block">张念理,山东潍坊安丘人,生于1964年1月,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新文学》副主编、中外酒文化协会副会长、执行秘书长,曾在《中国作家网》《当代散文》《齐鲁晚报》《潍坊日报》《齐鲁文学》《作家》《齐鲁新文学》《今日作家》《渠风》《今日头条》等报刊网络平台发表《走近坊茨小镇》《行走在汶河源头》《柘山悟道》《龙云埠的秋天》《峡山湖,我梦中的桃花源》《褚时健的墓志铭》等多篇散文随笔,其中散文《秋到大泽山》、《寻找迷牛寺》获山东省散文学会《当代散文》2022年优秀作品奖,散文《恋上小麦峪》获中国散文网2023年第二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散文《峡山湖,我梦中的桃花源》获“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