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农夫看老兵(三)——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

千里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爱抗战老兵的路上许多故事可圈可点,肖然爷爷的一生就其中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是隆回县七江镇棉花园村人,1925年7月出生,幼年丧母,少年丧父,虽然家贫如洗,但他从小立志读书报国。1943年邵阳县立师范毕业后,于当年7月考入洪江机械化学校,1943年冬参加国民党远征军赴缅甸抗日,因伤病至云南,后又随远征军开往印度;1944年回国学习坦克,进入四川潼梁机械化学校,后又调四川省立潼梁师范学校学习,1945年日寇投降后,被派至徐州学习美式坦克任副驾驶员;1946年任坦克一团射击手,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获得解放,后任解放军坦克连炮长;1948年12月至1949年2月被派往华东教导队学习,担任坦克大队炮手;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解放上海,1950年5月加入青年团,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战车第二师第四团一营二连炮手。期间,立三等功一次。1951派到苏联海参崴学习坦克技术任射击助教;1951年5月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伊川阻击美国空降,参加190.8高地阻击战;1952年7月回国提升车长;1953年7月随部队到北京。10月1日参加国庆检阅,由于离开广场时发动机油管发生故障,被开除了党籍并行政上给予了撤职处分,1954年复员回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6年安排进入衡阳市探矿机械厂工作,担任钳工学徒。1958年至1961年因当时特殊历史时期,他为争取学徒利益,被以无理取闹为由送至君山农场劳教,并打成了“右派分子”。每当讲到这里的时候,肖然就自嘲幸亏当了右派,没有饿死。三年期满后在农场工作8年,1981年衡阳市公安局发文指出当时处罚过重,撤销处分并摘取了“右派分子”的帽子,恢复了工作,1982年12月光荣办理离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休后他在村里背起了邮袋干起了邮件报刊投递员、林场巡山员,当然是义务服务的。在棉花村30年来,受过他帮助的邻里乡亲不计其数。湖南电视台专题报道了他的事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人喜欢看报,关心时事政治,关注俄乌战争、台海问题等热点话题,他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看到国家统一,喜欢用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来表明心志,他对后人说,我如果有生之年不能看见祖国统一日,国家统一了你们举行家祭时一定要告诉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肖然在九十岁时进人衡阳一家养老院养老。衡阳是他工作过的地方。我们去看望也还是方便的。他一生经历也是坎坎坷坷,参加了打击日军的战斗;也经历了解放战争,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自己遇到不公正的事情,也处之泰然。能够活到一百岁,是不图名利、有胸怀的结果。</span></p> 以下是我们志愿者团队在养老院看望肖然老人。 我们在这里与他渡过了百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