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甘南之临夏八坊十三巷

呼噜王

<p class="ql-block">  甘肃省临夏市古称河州,早在唐朝这条丝绸之路上,大食、波斯等国商人和宗教人士就在临夏来往经商、传教和定居,元明以后逐步修建了八座清真寺及教坊,形成了一个“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聚居区,因此得名“八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临夏积淀了深厚而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在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中,不断传承与发展,聚居区不断延伸与拓展,形成纵横交错的十三条巷子,这就是著名的八坊十三巷。</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我们就从拥政巷进入八坊十三巷老街区,丝绸之路上的茶马队铜塑,再现了昔日的繁忙。</p> <p class="ql-block">  导游牌上简介着八坊十三巷的古往今来,“八坊”指的是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铁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十三巷”指的是大旮巷、小南巷、坝口巷、北巷、沙尕楞巷、专员巷、大南巷、仁义巷、细巷、拥政路、铁家寺巷、王寺街、石桥巷,这里的居民中98%为以回民为主的少数民族。</p> <p class="ql-block">  老街区呈现浓厚的历史人文、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回商文化、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清真美食,各种主题场馆散布在小巷各处,绽放出临夏源远流长的人文芳馨。</p> <p class="ql-block">  走在八坊十三巷,沿街建筑融合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等特色,堪称西北民族文化建筑的博览园。</p> <p class="ql-block">  壁雕街塑,无不散发出浓烈的回民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街区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古丝绸之路上的河湟重镇,牡丹满城的“花儿之乡”、砖雕、木雕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和全国各地的古街一样,街上学生上早学的时段,遇见一些匆忙接送的家长,现在安静了许多,商铺、场馆都尚未开门营业。</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八坊之一的清真西寺,我们进去游览一下。寺内花卉夹道,先拍几朵临夏花儿。</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穆斯林举行礼拜等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普遍认为伊斯兰教约于唐永徽二年(651年)沿海、陆“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中国有回、维、哈、柯、乌、塔等10个少数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p> <p class="ql-block">  这爆米花制作场景,全国各地都一样吧!</p> <p class="ql-block">  八坊十三巷,大巷套小巷,四通又八达,从坝口巷转悠到大南巷,又见一处清真寺,为清真大祁寺,据考清康熙皇帝曾给八坊清真大祁寺挂了御题的“显扬正教”的匾额,寺内有传统的大殿等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体现了精湛的建筑工艺,呈现出中国古典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清真北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代、民国多次重修和扩建,1978年等又多次修缮和扩建。原寺为中国古典式四合院建筑风格,现重建融入阿拉伯风格,寺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局部两层,布局紧凑大方。</p> <p class="ql-block">  清真老王寺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因一位姓王的穆斯林贤士出资扩建而称老王寺,寺院屡建屡圮,现建筑是1980年由寺坊穆斯林捐资重建。礼拜大殿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分前殿、正殿和后殿,三殿有机联为一体,飞檐翘角,殿顶呈歇山形,殿内雕梁画栋,有水泥仿砖雕刻。邦克楼为五层六角木质塔式楼,彩饰华丽,是甘肃清真寺中较为高大雄伟的邦克楼。</p> <p class="ql-block">  入夜从细巷沿红水河两岸逛去,灯火辉煌,景色迷人,人声鼎沸,满街美食飘香,令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夕阳红旅游行社的三位带队小姐妹们,一路辛苦陪伴这些七老八十的团客,千里走甘南,嘘寒问暖,呵护有加,马上就要打道回府了,以果汁代酒为旅途平安而干杯!</p> <p class="ql-block">  在临夏的行程中本来有东公馆这一景点,因闭馆修缮,所以就改走东郊公园,一行游客意犹未尽,马上就要从兰州返闽了,抓紧时间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  在东郊公园内一隅,胡廷珍烈士纪念馆,如丰碑巍然屹立,鲜红的展板上介绍着胡廷珍烈士生平。</p> <p class="ql-block">  建国伊始的1949年10月21日,周恩来总理就给甘肃省的主要领导打电话询问中共兰州特别支部书记胡廷珍的下落。</p> <p class="ql-block">  胡廷珍,1902年出生在导河县(今临夏市)大柳树巷一个思想开明、经济殷实的商人家庭。17岁毕业于凤林高等学堂,后考入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今兰州大学),1921年赴北平朝阳大学(今中国人民大学)求学,1924年在李大钊同志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甘肃早期的党员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26年,胡廷珍南下广州参加黄埔军校工作,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任政治部教官,北伐时派任北伐军总政治部担任宣传股长。同年6月,参加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举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p> <p class="ql-block">  1926年底,他从广州来到西安,在“国民联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党员刘伯坚同志领导下工作,1927年3月,受刘伯坚、邓小平派遣,以国民党“西北政治委员会特派甘肃省党务委员”身份来到兰州,开展党的工作,恢复并组建中共兰州特别支部,任书记。</p> <p class="ql-block">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了李大钊同志,胡廷珍领导临夏各族民众六百多人在东关庙广场举行追悼大会,抗议其暴行,发扬烈士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1927年秋,导河县反动当局抄没胡廷珍家产,日夜搜胡廷珍,胡廷珍被迫离开家乡化名何文,转离到永靖、永登和青海循化、保安等地活动,并组织农民暴动,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p> <p class="ql-block">  1930年,胡廷珍远赴张掖、新疆,继续进行党的地下革命活动,被捕于新疆。1933年3月,在新疆玛纳斯县被反动当局杀害,时年31岁。</p> <p class="ql-block">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铸就中华民族今天的辉煌,我辈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夕阳红旅游,是一群领着退休金、吃饱了闲着没事干的老人成群结队的游荡,其实不是,每个人都从童年、少年、青年一路走过来,读过的课文、听过的故事,都想通过旅游来验证,用自己的脚步来丈量宽广美丽的祖国大地。人老了,不可能用那种独自背包、深度漫游的旅行来体验异地的生活,只能是参加偏向休闲的旅游团队,走马看花、蜻蜓点水般地圆梦。</p><p class="ql-block"> 用美篇记录那些曾经走过的风景,分享给一起去过,未曾去过,也想去看的朋友,不为炫耀而是丰富我们的谈吐、气质和胸襟,不管是旅行还是旅游都是自我挑战与自我疗愈的历程,它就象一剂良方,治愈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加强大。</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夕阳红旅游集团“崛起号”九色百人贵宾团畅游九色甘南行程圆满成功!再见兰州!Z128列车将载着我们凯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