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老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1486509</p><p class="ql-block">部分原文来源:《我看光荣的成长》</p><p class="ql-block">作者:张仁初</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26军军史资料</p><p class="ql-block">打小就见过《光荣的成长》这本书。为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解放军零九三六部队即26军于1957年8月1日编印了这本文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拿到近70年前有些泛黄的《光荣的成长》这本书时,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是26军战争年代艰苦奋战的真实事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读了它,会让人想起:26军部队是怎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旷古未有的各种艰险,战胜了多少难以忍受的困难。有多少英雄的战士,以非凡的勇敢与智慧,为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奇迹;有多少人民的优秀儿女,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贡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集中有时任鲁中军区参谋长张仁初《“精锐”在鲁南》的文章,我仔细阅读了英雄前辈的回忆文章,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和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仁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我军优秀的高级指挥员张仁初将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张仁初将军于1909年12月9日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红军时期)历任战士、班、排、副连长、保卫队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参加过鄂豫皖苏区第一、二、四次反"围剿"战役及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曾率部攻取天险腊子口,所部及个人获奖,时任营长。长征到达陕北时,先后参加过吴起镇、直罗镇等著名战斗,时任副团长、团长,作战"勇猛"已出名。1936 年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 7 月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三营营长,参加了平型关,广阳镇战斗。同年任六八六团副团长,参加了辽县战斗,后随师部东进鲁西,辅助杨勇首战范坝,全歼伪军一个主力团。1938 年 10 月任六八六团团长,挺进泰西,开辟抗日根据地,曾率部于陆房抗击5000余日军主力,掩护师机关及地方党政机关胜利突围。后奉命调鲁南,开辟鲁南抗日根据地。1939 年 7 月,所部与六八七团合编为鲁西支队,任支队长兼六八六团团长,进行了著名的白彦争夺战。1940年11月,鲁南支队与苏鲁支队合编为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任副旅长,参加了青口,赣榆,郄城,海头等战斗。1941 年8月兼抗大一分校校长,培养了连,排干部1000余人。1942年入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兼大队长。1943 年部队精简整编,毕业后调山东军区特务团任团长。1945 年7 月任滨海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参与指挥了胶济线作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放战争时期,1945 年 11 月任滨海军区警备旅旅长,同年12月组织前线指挥部,为前线指挥部司令,指挥了坡儿战斗歼灭敌人3000余人。1946年4月任鲁中军区参谋长,6月参与指挥了胶济铁路西段保卫战。1947年3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参谋长,同年11月任第八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8 年5月任第八纵队司令员,期间先后参加并指挥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夏崮战役,东西蒙山阻击战,沙土集战役,土山集和菏泽战斗,后率部入河南,参加并指挥了许昌,洛阳,西平,开封,眭杞等战役,于1948年11月率八纵参加了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 年1月,八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改任第二十六军首任军长,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淞沪战役,于1950年5月解放了上海担任了上海部分地区的警备任务。1950年11月二十六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六军,时任志愿军第二十六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抗美援朝时期,先后参加并指挥了二次,四次和五次战役,“三八线〞防御战,平、金、淮阻击战及五圣山防御战等,履行了国际主义义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2年6月回国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六军军长,率部进驻山东,因作战以“勇猛”著称,受伤不下火线,战争结束后几处战伤终不能忍受,于1954年离职治病。离职疗养期间任全国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1962 年7 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先后分管过后勤、民兵、作战等工作,又为济南战区的部队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1969年11月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不满60周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仁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忆张仁初将军》记载了张仁初将军传奇的戎马生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张仁初女儿张胜兰主编的《忆张仁初将军》第一章:革命前辈回忆录,收集了31位我军高级将领和26军老战友的回忆文章。他们的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将军的敬佩和深厚的战友情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父亲刘乃晏对老军长张仁初回忆文章《亲切教导》,读来十分亲切。我认识的26军前辈王一平、李耀文、卢亲智、刘佐、刘奇、翟作峰、<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治亭、</span>杨慕陶、支福田、李成都、赵新田、马岱山等,都专门撰文,留下了对老军长张仁初感人的回忆文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鲁中部队鲁南战役大获全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南战役攻打太子庙期间,张仁初参谋长和王一平主任于深夜赶到第9师指挥所,同该师李耀文政委、陈宏副师长作了新的战斗部署。在张、王、李、陈首长的指挥下,4日凌晨3时,又打响了攻击太子堂的决定性战斗。第25团团长彭玉龙和1营营长张书香果断地指挥3连以爆破与突击相结合的战法,强行爆破成功,首先从东北角突入村内,同敌展开激烈的巷战。随后,第10团2营突破太子堂西门防御,与敌展开逐屋争夺战。接着,第27团从太子堂西南角突入村内。三个团从三个方向迅速进击,同敌争夺每一条街巷,每一座房屋。6时许,战斗胜利结束,敌第44旅全部覆灭,旅长蒋修仁、副旅长于显文以下数百名被击毙,团长王景星等以下200余人被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军攻占太子堂,切断了由向城通向峄县的公路,迫使突围之敌不得不经“漏汁湖”地带西窜,为我军全歼敌整编第26师残部及第1快速纵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鲁中部队攻取太子堂的同时,兄弟部队相继攻取了另外一些要点。至4日晨,敌整编第26师大部及第1快速纵队一部被歼,余敌被我军紧紧包围在太子堂以东陈家桥、贾头、作字沟一带的狭小区域内。鲁中部队指战员不顾彻夜激战的疲劳,又加入了聚歼该敌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时,雨雪纷纷,道路泥泞,敌机械化部队行动困难。鲁中部队协同友邻部队乘机发起攻击,压缩对敌包围圈。敌抵挡不住我军的攻势,于10时许绕道向峄县溃逃,200余辆卡车,30余辆坦克全部陷入泥沼中,鲁中部队立即以阻击、侧击、追击等手段,多路向敌勇猛冲击,敌在雨雪交加中乱作一团,纷纷夺路逃命。第10团、25团3营分三路出击插进敌阵,用燃烧瓶、手榴弹、炸药包同敌搏斗。战至15时,“漏汁湖”战斗宣告结束。至此,除7辆敌坦克和少量敌人逃至峄县外,蒋介石苦心经营的第1快速纵队及号称“国军精锐”的整编第26师被我军全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敌整编第26师及第1快速纵队被歼后,陈毅司令员即兴吟写了题为“鲁南大捷〞的诗篇。诗词是:“快速纵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快速纵队今已矣,26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乘胜扩大战果,鲁中部队奉命协同鲁南第8师和滨海警备旅向峄县发起进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张仁初《精锐”在鲁南》之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师指挥所屋子里很暖和,烧得正旺的火盆上斜躺着一个黄色斑瘢的日本水壶。听取了他们的汇报,研究一下以后,我说:“军部的指示很明确,太子堂关系着整个战役的后果。据现有情况判断,十团之所以迟迟打不进去,一定是敌人兵力增强了,那就是昨夜被击溃和今天从东新兴,三里王等地缩回去的。所以,现在我们也必须集中一切力量在天亮前坚决把太子堂打下来。我们的意见是十团仍然打西门,但必须命令二七团从新兴插上去,攻太子堂的西南角,并且命令二五团沿北官庄继续向前推进,从太子堂的东北和正北发起攻击,为了保证他们攻击的安全,应该把二六团调至东侧板闸湖一带,警戒可能来自向城方面的敌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在沉默深思的王一平同志,又以惯常的平静有力地声调作了补充阐述,最后说:“把两个拳头同时伸出去,一鼓作气狠狠地敲下去,敌人非垮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耀文首先表示赞同,接着又酝酿一会就这样决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挥所里立即喧嚣起来了。电话铃,大声讲话声响成一片。挂着皮包的参谋人员和穿便衣的党政后勤人员来往川流不息。师长、政委和王一平同志忙着调整布置检查战勤工作,布置政治动员……。在这战斗的间隙里,指挥所却显得更紧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把情况向王建安司令员汇报后,就到外面去了。天空里飘起细碎的雪花,湿润、泥泞的大地上又盖上了白茫茫的一片。冷风吹拂着感到很舒服。心想,王司令员说得对,在这样的情况下,进攻敌人要猛要狠不能让敌人喘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已经二点五十分,还有十分钟,决定性的战斗又将开始。我亲自要高文然团长和彭玉龙团长讲了话,再嘱咐他们:要坚决打,部队一插进去,就要多箭头向纵深发展,把敌人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分别吃掉它,动作要猛,特别要组织火力专门对付敌人的反击。……最后,我又说,石头围子、石头墙吓不倒我们,除了用炸药轰,我们的炮兵也要替你开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战斗开始时,我们的炮团一一包括四门山炮,两门步兵炮和四门迫击炮,都一齐朝太子堂打响了,轰轰隆隆的真激动人心。这样的炮击,给伏在太子堂两侧雪地里的指战员们多大的鼓舞和力量啊!炮声连续响成一片,这在历大战斗中还是少有的,我不由得想起炮团团长吴明廷同志在电话里兴奋地声调:“我决不吝惜炮弹,怕什么,打下太子堂清灭了马励武,我们不仅要大大补充一批,且还要换些大个的炮!”太子堂方向火光闪亮着把雪花染成紫绛色,炮声里还夹杂着隐约传来的枪声和爆炸声。这时,一个指挥员的心情,往往是比置身于炮火中的战士们要紧张得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指挥所里比刚才倒要安静些,只有间隙的电话铃声,那是参谋人员在随时了解战斗情况。我们几个围着火盆听李耀文同志读一份战报。“旅座,速援,否则不能生见。〞读到这里,我们都会意地笑了。这是防守北大窑的蒋军营长向驻守太子堂里的旅长求援的一份电报。“这也许就是他们机械化的好处,就这么一点路,还拍电报。”我接着说:“大概他在拍电报时,人已经坐上吉普车了。不然,准得给我们当俘虏,那倒真是金口玉言咧!”这句话引起大家的哄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一阵急促响亮地铃声从里屋传出来了,这就像一股电流似的震惊了每个人。不一会,就听见作战科长郝子桥同志兴奋高昂地声调“嗯……好啊!要继续向里发展……对,边打边组织。〞看来战斗有发展了。果然,郝子桥同志从里屋冲出来就说:“彭团长打来的电话,他们已经突进去了,真快!〞我们看了看表,还不到五点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一平同志又加了两块劈得短小的木柴,火苗跳得更欢了,壶水吱吱地吟唱着,壶口升起一层薄雾般的水汽。指挥所里空气也活跃起来了,几小时以前的那种紧张、沉寂的气氛都一扫而尽了。捷报一个接一个传来,哪怕是占领了一座房屋,推进了一百米远,我们都把它看成是联系到整个鲁南战役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隔了40多分钟,高文然团长也打来电话说,他们副团长戴成功同志指挥的二营也从西门突进去了,正在逐屋争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照战斗发展情况分析,胜利是在握了。问题不仅在于我们夺取了一座座房屋和每一百米远的阵地,而是在敌人心理上形成一次又一次打击,敌人将因此变得更恐慌更懦怯。在战斗中,弹药消耗了可以补给,这却是不可补救的致命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随时把这些情况都向王司令员汇报了。他说:八师和警十旅也把向城地区的敌人击溃了,并发现卞庄和向城的敌人有企图突围的迹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过六点钟,值班参谋告诉我:彭玉龙团长打来电话了。这是一个战斗作风勇猛,果断的干部,背地里都说他有股“虎劲。〞这时,他电话里的声调比平时更响更急:“参谋长吗?打下来了,我们和十团会师了!我们……”这简直和连珠炮一样。我也不得不大声告诉他,请他慢一点,讲清楚,尽管这时自己心里也很激动。“是,我们在太子堂西南会师了,四十四旅的千余人除了死伤外全部当了俘虏,还俘虏了两个团长,可是两个旅长被打死了。……南场上一溜摆着八门山炮请参谋通知吴明廷同志来领'货'吧!……”他虽然说得慢了些,但我仿佛感觉到他激动着的心情。“很好,祝贺你们的胜利!要抓紧时间打扫战场,清点武器,一定掌握俘虏政策。……重要的是必须注意向城方向的逃敌,要坚决堵住!但是要防备坦克。〞我尽量放慢声调一再叮嘱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雪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停住了,曙光伴随着胜利的消息赶走了黑夜,我在吹熄晕黄的灯光之前,拿起红笔在地图上用粗壮的线条给太子堂划了一个工艺的圆圈。接着又微笑地说:“这真是金口玉言了!”他们一时摸不清意思,都愣住了。“不管营长大人是否活着,可是他的正副旅座却都殉国了。这倒确实是不能生见了。〞我这样把题点破了,他们哄的笑开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在我们消灭太子堂敌人的同时,向城和卞庄的敌人也被打得七零八落。这一来敌人沉不住气了,唯恐到了晚上被我们全部消灭,住在马庄一带的26师师部用报话机大声通知他的残兵败将组织突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四七年一月四日这天早上,天地间充满着灰蒙蒙的大雾,还夹杂着星星雨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果然,到了九点多钟,太子堂东南的大路上,田野里,就发现了敌人溃不成军的漫长的行列向西南爬行。路多宽人多宽。坦克、汽车、摩托车、炮车和马车东碰西撞。狼狈不堪的士兵倒扛着枪一拐一拐地挤成一个一个疙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结束战斗任务的十团,在副团长戴成功的率领下,立即投入战斗。迫击炮弹像长了眼似的钻到敌人群里、坦克前头吭吭咣咣地爆炸了,战士们也勇敢地冲上去插入这支混乱的队伍中间,用手榴弹和刺刀消灭那些躲在坦克,汽车后面的敌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战斗打响后不久,十师也从传山口插到信家山一线截住了跑得最快的敌人,早就踞守在兰陵镇一线的四纵也拉大网似的围上来了,这样正好形成一个大口袋。敌人更惊慌了,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只要战士们一咋呼,他们就成群结队地缴枪投降,光十团就俘虏了五六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双方厮混在一起,加上路面泥泞,那坦克、大炮也都成了废物。有的被燃烧瓶炸毁了,有的就硬被战士用步枪逼着投降了,有的离开大路仓皇夺路而逃,恰好路边就是一片漏汁湖,平原但饱含水分,类似沼泽地,加上我们又挖了些防坦克壕,他们一下去就陷住了,有的把整个履带还埋在淤泥里。汽车仗着比较轻快,可是越往里开,泥也越稀,还是都给陷住了。偌大的漏汁湖倒像是他们的停车场。战后,不得不用它们纵队里的牵引吊车加上部队、民工,忙活了好几天,才把它们从泥洼里拖了上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天下两点战斗就完全结束了。号称“国军精锐〞的蒋家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的一二万人,就这样干脆彻底地全部被我们歼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敌整编26师师长马励武自己在一日去峄县“欢度元旦〞没有当场被俘,可是一周后,毕竟没有逃脱被俘的命运。陷在漏汁湖里的那四十多辆坦克,二十六门一○五口径的美国榴弹炮及满载弹药的几十辆十轮卡,后来就装备成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一一华东野战军特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附:国民党军第一纵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6年9月,国民党军第一快速纵队在徐州成立,编有步兵整编第80旅、战车第1团第1营、炮兵第4团和第5团各一部、汽车团、通讯营和工兵营,总兵力1万余人。其中战车第1团第1营即原中国驻印远征军的战车第1营,曾与日军浴血拼杀,当时中国驻印军辖3个炮兵团,包括装备美制155毫米榴弹炮的第12团、装备美制105毫米榴弹炮的第4、第5团,这3个炮团连同战车第1团都是蒋介石最欣赏的部队,因此第一快速纵队可谓“精英荟萃”,堪称国民党军火力最强大的机械化劲旅和王牌部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8.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