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学数学命题研究 共探核心素养育人路径 ——2025年广东省邓莹源名教师工作室赴韶关学院研修活动(二)

xiao yan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日,广东省邓莹源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继续在韶关学院开展线下研修活动,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命题能力提升与论文写作,为学员搭建成长平台,促进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上午,江门市教育研究院丁玉华老师以《基于情智融合与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命题设计研究》为题作专题讲座。她围绕“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四个方面展开分享,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命题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情智视角下小学数学命题的内涵特征、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构建“三有”“三真”“三实”的情智数学课堂,为教师命题设计提供了专业指导。</p> <p class="ql-block">  下午,活动邀请了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莉老师,做了《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命题实践》的专题讲座。刘老师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数学能力测试试题的编制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刘老师提出命题时要把握好效度原则、信度原则、难度原则和区分度原则,并从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五个方面解析命题的技巧。</p> <p class="ql-block">  接着,刘老师借助丰富的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命题内容各部分内容中所涉及的具体知识、所占比例及难度设定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讲解。她强调,试题的命制在保证“双基”的基础上,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注重设计开放性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晚上,韶关市和平路小学袁玉梅校长以《数字化智慧评价 促教学校多项目融合发展》为主题,从研究背景、实施路径和成效反思三个方面进行分享,袁校长详细介绍了学校以数据驱动教学改进的实施路径,学校通过数字化工具诊断青年教师教学问题,聚焦“学生表达稳定性”“师生话题交流稳定性”等核心指标,制定“提炼教学大问题”“规范教学语言”“现场改课增强追问意识”等策略,并依托前测、模拟上课、课例实践、后测分析闭环机制验证成效。</p> <p class="ql-block">  接着,袁校长还介绍了学校的“四‘mo’成课”“五环十四步”等系统化研课流程,创新了学校的校本研修的路径和方式,在数字化的助力下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教研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数智化水平与学生综合素养也有了显著提升。</p> <p class="ql-block">  在第二天的研修活动中,工作室成员经历了理念学习、案例分析、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过程,拓宽了命题视野,掌握了小学数学的命题方法和技巧,学习了高质量教研论文的写作技巧。让我们带着思考,在课堂里种下“会用数学”的种子,以科学命题为养分,静待素养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