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威海乳山的银滩,是一个名声在外的旅游度假地。此地之所以名声在外,或因为正反两方面的声音都很强烈,尤其是负面的声音一度很高。依我看,负面的声音主要是针对此地的商品房推广模式。十多年前,人们突然发现,位于威海乳山宫家庄一带的海岸线特别纯净,山水特别优美、自然,正是大家心目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模样。于是,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蜂拥而至,很快地,在以宫家庄为中心的滩涂地带建起了大量的度假商品房,几个相邻小渔村的土地上,赫然冒出了几百个规模不小的度假楼盘,总容量至少可以装下五十万候鸟!</p> <p class="ql-block"> 建房相对容易,但买主们又在哪里?这些开放商可有着自己的独家秘笈,他们以免费旅游的名义,每周都安排大量旅行车把人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全国各地拉来这里,一对一地带着游人们感受黄海边这些令人着迷的自然风光和清新空气,之后再带你欣赏一个个造型优美的滨海楼盘,单价似乎也不贵,从最初的两三千元一平米逐步涨到近年的一万多一平米,让许多心动的游客忍不住就下了单。事后才知道,一旦下了单,多半就成为了永久业主,因为这里建了太多的商品房,早已经远远地供大于求了。如果下单之后想要转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加之度假区规模太大,夏季的水电缺口和冬季的供暖问题始终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负面评价的声音就与日俱增了。</span></p> <p class="ql-block"> 虽然威海银滩的负面评价不少,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里的自然条件是真的很好,在我看来是非常的好。冬日里会怎么样我并不清楚(也不太在意),夏日和秋季里确实是非常宜人的,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终日有凉风习习,非常惬意,瓜果蔬菜也非常丰富,确实是一个休闲避暑的好地方。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每到傍晚时分,大拇指广场一带就会聚集起大量的人群,有去海里游泳的,有在海滩上拾贝的,有在烧烤区享受美食的,也有坐在防波堤上吹吹海风的。一眼望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我到过北戴河的海滩,也到过青岛、烟台、威海和三亚等地的海滩,我感觉此地的人气丝毫不亚于上述各地。我想,虽然银滩业主中每年最多也就三分之一的人会过来消暑,虽然各小区每晚亮灯的窗户不足三分之一,但每年夏天来到银滩的业主至少也会在十多万人以上!并且,这十多万人都是一门心思过来玩的。每一个拥挤的旅游城市都会打造若干个城市广场作为公共客厅,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拇指广场,就是银滩人共同拥有的大客厅。每当</span>十多万消暑大军来到银滩,大家有事无事总会来大拇指广场走一走转一转。因此,这里每天都会呈现出堪比热点旅游城市的火爆场面。</p> <p class="ql-block"> 大拇指广场以这个雕塑为中心,涵盖十多万平方米的公共活动范围。这么宏大的活动空间,别说一个养生度假区,就是放到全国各城市的大型广场中比试,也是可以名列前茅的。比如邻近的青岛就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就有一座规模很大的世纪苑中心广场。但是,青岛的世纪苑中心广场跟银滩这个大拇指广场相比,还只能算是一个小弟弟。</p> <p class="ql-block"> 大拇指广场处于银滩最中心的位置,由于紧贴滨海大道而非常方便,同时,又由于离最近的楼盘至少两三百米,因而不存在扰民问题,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欢娱。靠海一侧,多为冲着玩水而来的人们。防波大堤的内侧,则多是自娱自乐的人们。无论你喜欢什么活动,都能在这里找到你的同道中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这十多万平方米的宏大广场,早已被各种圈子划地为营,逐渐培育成了各自固定的展演场地。</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以老年人为主的度假区里,参与人最多的无疑是各种健身操团队,他们各自为阵,各显其能,自得其乐。什么佳木斯健身操,藏族锅庄舞、蒙古安代舞以及快乐的新疆舞等等,这些团队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核心成员,也都允许路人随兴参与其中,完全是一派喜悦、幸福的和谐场面。</p> <p class="ql-block"> 目前,银滩影响力较大的综合艺术团队主要是“银滩之声艺术团”,“小白杨艺术团”,“海洋国际艺术团”,“银滩管乐团”,“银滩民乐团”以及数十个以小区之名组建的艺术团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拇指雕塑与防波堤之间的这块空地,是“银滩之声”艺术团队的领地,他们的核心成员每晚都会来到这里,他们把快乐带给大家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状态更加的健康和自信。</p> <p class="ql-block"> 离他们不远处是大红门艺术团的领地,他们也有自己的固定成员,也会每天来大拇指广场展示自己的才艺。</p> <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多年前</span>刚来银滩时看到的也是这样的景象,十多年过去了,貌似一切都没有改变。那时候,活跃在银滩的知名人物不少,我知道有的人退休以前就是小有名气的作家,有的人是歌唱家、舞蹈家、画家、书法家等等,到老来,竟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黄海边上的这个小渔村,那个唱祝酒歌的著名歌唱家李光羲就是其中之一,他那时候在银滩是一个备受尊敬的人物,既有大艺术家的风范,也有邻家大叔的亲切。不过,我在网站上也看到过关于他的负面传闻,好像是他年轻时跟著名作家杨沫先生的家庭产生过不快,杨沫先生的家人也是年年在银滩避暑,他们的心里头似乎迟迟没能放下早年的那一段过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些方便快捷的社交软件,我习惯于每天都要打开“天下第一滩”,“家在银滩”和“银滩人”这几个知名网站看看,人们的交流主要是在上述网站的各个板块下进行。当时,我</span>有好几个自己熟悉的知名网友,比如文字功底深厚的“雨中兰花”,比如开明大度的“山东后裔”,比如思维敏捷的“香格里湾业主”等等,不知道现在的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在生存着?</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银滩大拇指广场依然热闹,但应该说早已经物是人非了,活跃在这里的人们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一批人。客观地讲,当时的那些活跃分子,如今恐怕已经年老体衰,不再适宜于欢闹和热烈的场合了,取而代之的是又一批退休不久的新老年人。</p> <p class="ql-block"> 大拇指雕塑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贝壳形帆棚,这两个帆棚自然会成为各文艺团队都想拥有的专属场地。我的一个中学同学是文艺爱好者,他来银滩后就加入了一个叫“小白杨”的艺术团队,这个团队之所以叫“小白杨”,只因为他们的团长最早在这里演唱“小白杨”时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发展成团队以后干脆就采用了这个名字,他们的固定演出地点正是大拇指广场西侧的贝壳帆棚。因为有自己同学参与的缘故,我专门去观摩了一场这个团队的表演,现在,我就把自己看到的这场表演分享出来,朋友们或可通过下面的图片和文字感受到银滩人发自内心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 上图即为小白杨艺术团的领地,场地虽不算很大,却也足够了。由于有帆棚遮掩,即便是大白天也可以在这里练习和演出。我看过他们的介绍,这个艺术团每年的演出场次大约是一百六十多场。这是个什么概念?这就是说,在候鸟们来这里生活的夏秋两季,几乎每一天都会来这次演出(这里边还包括了不方便演出的大风大雨天气)。</p> <p class="ql-block"> 今天正好是八一节,他们与时俱进,把今晚的演出定为八一专场,上图为今晚的节目单。</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银滩管乐队暖场,想不到,这些银发飘飘的老头儿和老太,居然还能够捣鼓出如此震耳欲聋、气吞山河的动静来。</p> <p class="ql-block"> 我同学郭建新参加表演的节目被安排在第二个,我对这几个年逾古稀的“帅小伙”全程进行了录像,现在就分享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合唱团的表演很有感染力,围观的人们大都忍不住跟着唱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建军节,因此,晚会安排了若干体现军队色彩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 这是长征组歌表演唱中的一个画面,“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吹断梁……”随着女高音歌声的悄然响起,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长征路上的一幕幕场景。</p> <p class="ql-block"> 或因为今天是八一建军节的缘故,走秀的模特儿们都“不爱红装爱武装”了,好几支模特队都是身着戎装登场。看着这些七老八十的大姐们身着戎装展示军人风采,不能不由衷地对她们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银滩虽然地处胶东半岛,但业主却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的候鸟都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因此,蒙、藏、维吾尔等特色鲜明的民族歌舞一定是不能缺席的。</p> <p class="ql-block"> 这位大姐的蒙古舞很有功力,她顶着一大叠瓷碗在场上跳来跳去,一会儿在台上欢快地旋转,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扭腰抖肩,那些瓷碗始终都稳稳地顶在头上。我后悔关闭录像太早,没录到她结束舞蹈之后的一个附加动作,她稳稳地捧下这一大叠瓷碗后,取出最上面的那个碗慢慢地倾斜,这时的我们才发现: 碗里面竟然装着满满的一碗清水!</p> <p class="ql-block"> 这个节目既有民族特色,又展示了军民鱼水情。这个节目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应是非常熟悉的,这就是那个年代几乎每一个文艺团队都会有的保留节目——藏族的“洗衣舞”。演出中,许多老年观众都忍不住跟着念念有词: 出哒出哒出哒出哒——阿拉嘿斯……。</p> <p class="ql-block"> 展示民族特色,当然不能缺少新疆舞。近些年来,热烈、欢快的新疆舞让许多人如痴如醉。不光是舞者,我相信每一个看过新疆舞的观众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情会随之开朗起来。</p> <p class="ql-block"> 除了民族特色值得欣赏,不同地区孕育出来的地域文化也是很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的,比如黄土高原孕育出来的西北风歌舞,总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环境的苍凉和生命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 我发现,老年女性中热衷于走秀的人真是不少,今天晚上不知道有多少支模特队相继登台展示了,正所谓你方秀罢我登场。哈哈。</p> <p class="ql-block"> 除了走秀,女士们喜欢的另一种文艺形式就是舞蹈,一支支身着华丽霓裳的舞蹈队轮番上场,让围观者长时间目不暇接,不断地感受到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我不懂得舞蹈语言,不清楚她们想要传达出什么意境,但是,看着眼前这些裙摆翻飞的画面,自己恍若来到了瑶池,眼前这些资深美女,似乎浑身都飘散着仙气?</p> <p class="ql-block"> 现在条件好了,许多忙碌了一辈子的人,到老来都让自己学习了一门新的技艺,无论哪一种乐器,一招呼就可以聚拢来一大批人,下面这些葫芦丝表演者中,基本上都是告别职场后才开始接触器乐的。</p> <p class="ql-block"> 男士们很少有集体舞之类的表演,但男生独唱却明显多于女生独唱。</p> <p class="ql-block"> 我没学过声乐,不懂得他们的演唱水平到了哪一步,但个人感觉就是好听,跟自己在电视里见到的那些歌手没有太大区别。其实,我对于这台晚会的所有节目全都分别做了全程录像,只因为不敢占用大家太多时间,就不在这里一一分享了。</p> <p class="ql-block"> 最后登场的是艺术团的副团长杨勇,实际上,他在退休前只是一名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并且退休前没有接触过文艺表演,来到银滩后,受这里浓厚文艺氛围影响才爱上了唱歌,从此却一发不可收拾,深度激活了自己身上潜藏着的文艺细胞。他喜欢踩着轮滑唱歌,有人就叫他轮滑哥。又因为他的演唱风格酷似腾格尔,也有人叫他银滩腾格尔。很少有人知道,他之所以在艺术上能取得如此神速的进步,只因为他是把自己的全副身心都投入在演艺事业中了。他说每天早晨在银滩一醒来后,除了吃饭和午睡时间,都是和朋友们一起在学习和交流演唱技艺。到了下午四五点钟,他就要开始为每天晚上在大拇指广场西贝壳舞台的演出做准备了,包括音响、灯光、器乐等等,他都要一一操心,直到每天晚上九点半左右,演出结束后才慢慢收拾东西回家……</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他的演唱魅力,我这里特意分享一段他的演唱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