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几回回梦里回老家,心中惦念蔡家崖”——贺晓明政委回家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吴志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蔡家崖,一块神奇的热土地,一个古老的小山村。她以深沉,凝重和辉煌灿烂的过去著称;她是神州大地的一道靓丽风景。蔡家崖是诗,她饱含哲理,更富激情;蔡家崖是花,她丰姿妩媚,永不凋零;蔡家崖是一坛陈年老酒,其年愈久,其味愈浓。这里遍地是故事,这里到处是传奇!新中国第一代领袖从这里走过,共和国一颗颗将星在这里闪烁升起。这里的山山水水都与共和国有缘,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向游人讲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真谛!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共和国高扬的旗帜上,大书着"蔡家崖"三个金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共和国元帅贺龙的女儿、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政委贺晓明就出生在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7月31日,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一行在政委贺晓明、副团长王亚利的率领下,在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之后,冒雨来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崖乡蔡家崖村的牛家大院——贺晓明出生地。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0年1月在蔡家崖村成立山西省政府第二游击区行政公署(1941年8月1日改称晋西北行政公署),1941年8月,晋西北军区司令部(后改称晋绥军区司令部)进驻牛家大院,1947年1月,贺晓明出生在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7年4月,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河北省西柏坡村时路居此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8年3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陕北迁往西柏坡,途经兴县蔡家崖村,在这里居住了11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贺晓明在这里生活了两年,直到1949年大军南下,随军撤离蔡家崖村。虽然她祖籍是湖南桑植,但是她始终把这里当做故乡,至今已经78年了。</span></p> 开门,快开门,我回来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有贺龙元帅故居。晓明回忆起童年的欢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晓明回忆起在窑洞口见到毛主席的情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晓明说起当年窑洞内物品的摆放</span></p> 晓明在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有晋绥军区礼堂,著名的晋绥干部会议,就在这里召开的,当年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发表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并亲笔题写了土地改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总政策,对全国新老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工作,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晓明一边听讲解一边做补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讲解员介绍晋绥作为试验田进行土改的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晓明介绍解放战争中晋绥部队率先进行攻坚战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有贺龙元帅以及他的夫人薛明留下的六柳亭。六柳亭又称六角亭。1941年春,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区司令员、120师师长贺龙同志亲手栽种六颗柳树,之后在柳中施工建亭。因常有敌机轰炸,为安全起见,建亭终止。六柳日渐繁盛,其枝叶覆盖宛若亭状,人称"六柳亭"。为实现贺龙元帅建亭遗愿,2003年在原址复建成亭。2008年,92岁高龄的贺龙元帅夫人薛明同志亲题亭名。看到眼前的情景,晓明有些动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与晓明熟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晋绥军区司令部厨房里,有一幅照片介绍“饿”字的故事,在此期间,战士们吃野菜、黑豆和小米,因营养不良而引起了肠胃炎和夜盲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院子里有一尊洁白无瑕的汉白玉贺龙元帅骑马塑像巍然矗立在赫红色花岗岩基座上,“贺龙元帅”四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背后掩映着青松翠柏,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令人肃然起敬。大家纷纷在这里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不管走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他的内心深处,始终留着一片柔软的地方,留给了自己的故乡。看过再多的风景,最美的还是故乡的山水。经历过再多的人,始终觉得故乡的人是最亲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晋绥抗日根据地是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一道难于逾越的坚强屏障,不少团员的父亲在陕北保卫着延安,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两次实行联防,统一军事和后方工作。为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段历史,晓明和亚利带着我们驱车来到黄河边上探究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故乡,从情感上来讲,那一定是快乐到了极致,温暖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致。什么时候,故乡在自己心中都是最亲的。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一切一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