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田野地头的温柔

龚秀平

<div><br></div> 2025年8月3日驱车来到昌平区七孔桥花海打卡,不巧的是因下雨景区关闭,很是扫兴。往回走的路上停下车,在胡庄村边沿着小路走进去,一路观赏着农田和路边滋生的花草,这种自然的美很温馨,很亲切,不时拿起相机把美景记录下来。请欣赏。 编辑:龚秀平<div>摄影:龚秀平</div> 玉米地里一人多高的玉米秆直挺挺站着,头顶的雄花穗垂下来,风一吹就撒下细碎的粉。最惹眼的是玉米苞上垂下来的须子,红的、黄的、紫的,一缕缕像小姑娘的发丝,又软又韧,这些须子藏在宽大的玉米叶下,不声不响地等着,等结出饱满的玉米粒,自己就慢慢枯成干黄的一缕,成了玉米最贴身的记号。 村边的喇叭花总爱往篱笆上攀,紫的、粉的、白的,一朵朵都像憋足了劲儿的小喇叭,清晨张得最开,花瓣薄得透亮,风一吹就晃悠悠地响,像是在把村头的新鲜事往四处广播。藤蔓缠缠绕绕,连石墙上的裂缝都不放过,到了晌午太阳烈起来,花瓣就慢慢卷成小筒,倒像怕热似的缩起了脖子。 田埂边的狗尾草举着毛茸茸的穗子,风一吹就齐刷刷地弯腰,像一群怯生生的孩童。 倭瓜花却张扬得很,黄澄澄的大花朵缀在爬满地的藤上,花瓣厚实得像缎子,花心鼓囊囊的,沾着金粉似的细绒毛。蜜蜂嗡嗡地钻进去,把胖身子埋在花心里,出来时腿上裹着黄灿灿的花粉,连带着花朵都晃悠半天。有的花谢了,花蒂处慢慢鼓出个小倭瓜,青绿色带着绒毛,歪歪扭扭地挂着,倒比花儿还憨态可掬。 位于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南临十三陵盆地,属于燕山山脉的余脉、军都山的分支。<br>  天寿山是长陵的玄武靠山,与东边的蟒山(青龙砂)、西边的虎峪山(白虎砂)以及前方的平原(朱雀明堂)构成“四象俱全”的完美格局,形成了“龙虎交锁”之势,被视为绝佳的风水宝地。<div>  在村头田野里清楚的看到了天寿山的巍峨。</div> 墙头花草在阳光的照射下也很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