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书院研学活动—走进稻小蟹艺术农场—琵琶博物馆,谷娟2025/08/03

娟子

<p class="ql-block">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孩子们与土地的距离越来越远,农耕文化的记忆也逐渐模糊。为了让孩子们重新亲近自然,感受传统农耕的魅力,京杭大运河书院应广大家长和小朋友们的热切期盼,策划了“走进最美稻田画”主题活动。这一次,我们走进稻小蟹艺术农场,开启一场与土地、艺术和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稻田上,绿意盎然的田野间,一个用稻草编织而成的卡通螃蟹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几个孩子站在田边,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兴奋。他们围在雕塑旁,或伸手触摸,或合影留念,仿佛在与这片土地进行一场童趣的对话。远处的城市建筑与眼前的自然画卷交织,现代与传统在这里悄然融合。</p> <p class="ql-block">在琵琶博物馆里,讲解员老师用温柔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为孩子们揭开琵琶的神秘面纱。从乐器的结构到音色的差异,从历史演变到演奏技巧,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有人轻轻抚摸展柜中的琵琶,有人模仿着演奏姿势,那一刻,古老的乐器仿佛焕发了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沿着稻田边的小路,谷老师带着孩子们缓步前行。她一边指着田间色彩斑斓的稻田画,一边讲述这些图案背后的创作故事和寓意。孩子们仰头听着,不时发出惊叹。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水稻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绘出如此美丽的画卷。阳光透过稻叶洒在他们脸上,映出一片纯真与好奇。</p> <p class="ql-block">谷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农作具的各种规格和使用用途。</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期待的环节终于到来——插秧体验。在专业农耕技术员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们挽起裤脚,走进水田。泥泞的触感、弯腰的动作、一株株秧苗的安放,让每个人真切感受到农耕的辛劳与乐趣。志愿者在一旁细心引导,确保大家的安全。水田里不时传来欢笑声,也夹杂着孩子们对农民辛勤劳作的由衷敬佩。</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水田上,波光粼粼。几个孩子和家长弯着腰,认真地将秧苗插入水中。有人小心翼翼地扶正秧苗,有人提着水桶来回穿梭。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掩盖不住脸上的笑容。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城市里的孩子,而是这片土地上最真实的耕耘者。</p> <p class="ql-block">一个男孩蹲在田边,手里紧紧握着一捆刚拔好的秧苗。他穿着蓝色上衣和围裙,神情专注,仿佛手中的每一株秧苗都承载着希望。不远处的另一位同学站在身旁的父亲轻轻扶着他,目光中满是鼓励与欣慰。</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稻田间奔跑、嬉戏,有的踩着水花,有的蹲在田边观察小虫。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稻田的绿意映衬着他们欢快的身影。远处的建筑静静伫立,仿佛也在见证这场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这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只剩下笑声和风声在田野间回荡。</p> <p class="ql-block">碎石小路上,一位戴着草帽的妈妈牵着一个穿雨靴的小孩缓缓前行。路旁的彩色风车随风转动,绿意盎然的植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孩子不时抬头望向远方,脸上写满了对自然的向往。成年人则轻声讲述着风车的故事,仿佛在为孩子种下一颗关于梦想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谷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一粒米”的故事,孩子们并亲手体验碾米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活动接近尾声,大家在“稻小蟹艺术农场”的牌匾前合影留念。红底横幅上写着“京杭大运河书院走读活动”,阳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有人竖起大拇指,有人挥手致意,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参与者,更是这段美好记忆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这次研学活动圆满落幕,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更在实践中学会了珍惜粮食、敬畏自然。他们与父母一起劳作、一起学习,亲子关系在阳光下悄然升温。而稻小蟹艺术农场,也因这场活动焕发出新的文化活力,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一座桥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