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红旅 4 林总小黄楼与开原老城

单晓刚

<p class="ql-block">林总小黄楼现为南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东北行红旅访问哈尔滨,自然要去看看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相关的遗址遗迹。</p><p class="ql-block">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进入哈尔滨特别市,占领并接收市政权,使其成为新中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主要领导曾一度设想在哈尔滨建都,以东北的强大工业基础,以依托苏联和便于接收苏联的支持及经济援助,最终因解放战争的进程超乎寻常地快速和顺利,目光改变,从而放弃了在哈尔滨建都的计划。</p><p class="ql-block"> 解放哈尔滨的指挥是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的李天佑将军。</p><p class="ql-block"> 到了1946年的6、7月间,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及其下属各大机关,全部进驻哈尔滨,东北行政委员会也在哈尔滨成立。</p><p class="ql-block"> 通常以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驻扎在距哈尔滨60公里外的双城,但其实那里是前线指挥部的所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在哈尔滨市内还有一个后方指挥部,就是哈尔滨人俗称的“林总小黄楼”。</p><p class="ql-block"> 有传记说:林总当时住在松花江边的一幢老式小楼里,四周挂满地图,还挂有一个装满黄豆的布袋子。就是指这个“林总小黄楼”,现在的联发街1号,南岗区博物馆所在的俄式小洋楼,因外立面以黄色为主,故称“小黄楼”,始建于1904年,原为中东铁路总稽核官官邸。但这里只是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后方指挥部所在,林总并不住在此楼内,而是住在相邻的联发街5号,一幢原供中东铁路高级职员使用的俄式别墅内。1969年时,这里曾筹建“林副统帅纪念馆”,室内外进行过全面大修,但进行到布展阶段时,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取消了,不过它的建筑状况也因此远好于这一地区的其它俄式别墅建筑。</p><p class="ql-block"> 林总小黄楼大家都进去参观过,看不到任何作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后方指挥部的象征和标志性物件,也未找到当年关于此楼内工作情况的记载和描述,管理人员一问三不知,说明哈尔滨有关方面的认识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时代,尤其是对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在哈尔滨驻扎史的研究尚未展开,令人十分遗憾,大家只能各自发挥想象力了。</p><p class="ql-block"> 有记载的是,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当时任东北局委员、敌工部部长、城工部部长等职)的旧居就在其街斜对面,联发街6号。据李立三夫人李莎回忆说:“1946年秋,我抵达哈尔滨的时候,林彪、叶群也住在铁路职工小区,和我们家隔街相望,因立三一个人住时没有专门的厨师,林彪便吩咐家里的厨师为他做饭,并派人送过去。我到达哈尔滨的第二天,叶群就领着小女儿到我家来看望,此后就经常来我家串门,我有时也礼节性回访。”</p><p class="ql-block"> 其中的故事和轶事自然少不了……</p> <p class="ql-block">在街对面看小黄楼的立面以黄色为主</p> <p class="ql-block">鲜花掩映中的小黄楼正侧面</p> <p class="ql-block">透过高大树木观看小黄楼</p> <p class="ql-block">街景环境与小黄楼相映生辉</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的门牌号与邮政编码</p> <p class="ql-block">院门前吊牌介绍南岗博物馆塈小黄楼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省级文保是中东铁路总稽核官邸旧址</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正立面的会议室兼餐厅和观景厅木构外观</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正立面的木构观景阳台</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正立面的楼梯间明窗装饰</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正立面的全景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内立面的装饰窗</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入口处的木构门厅</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的正侧面结构仰观</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附属回形廊房结构</p> <p class="ql-block">从门厅处看廊房的木构遮阳门斗</p> <p class="ql-block">一小段铁路轨道的铺设点明中东铁路官邸的特质</p> <p class="ql-block">小院的俄式绿漆木栅栏门</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会议厅兼餐厅也是观景厅</p> <p class="ql-block">廊房内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廊房间长长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廊房间铺着木地板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展出的中东铁路信号灯</p> <p class="ql-block">楼内房间的吊灯造型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通往阁楼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带留声机和钢琴的音乐房</p> <p class="ql-block">楼梯间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仰观曲绕而上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楼梯间照明窗与扶手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保暖双层玻璃窗外春意浓浓</p> <p class="ql-block">联发街5号是林总旧居,此为带木厅的临街面侧观,丁香花掩映中。</p> <p class="ql-block">联发街5号俄式别墅的正立面侧观</p> <p class="ql-block">联发街5号俄式别墅的正立面装饰</p> <p class="ql-block">联发街5号是原中东铁路职工住宅旧址,解放战争时曾作为东北民主联军首长住所,林总一家在此居住过一段时间。</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北行红旅第二程时,因为可以分段参加活动,俺即抽空短时离团,只身前往“公怀路追击战”的终结点——开原老城,观瞻古城遗建,借以缅怀纪念前辈们的英勇奋战。此战为应用林总“三猛战术”的典型战例,俺作为参战者后代,凭吊此城,一了心愿。</b></p> <p class="ql-block">公怀路追击战简介:</p><p class="ql-block"> 东北解放战争的三下江南战役结束两个月后,东北民主联军全线反攻的夏季攻势开始。第一纵队在司令员李天佑的指挥下,首先进行了公怀路追击战。全纵一、二、三师以快速平行猛追猛打的战术,勇敢穿插,穷追歼灭,将逃敌截成数段,指挥失灵,乱成一锅粥。并乘势解放了公主岭、郭家店、新老开原等地,使七十一军八十八师、九十一师大部被歼,完全孤立了敌占踞的长春、四平。此役一纵共毙伤俘敌6000多名,缴获大量物质。</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父亲单国富时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二师六团侦通连政指</b></p> <p class="ql-block">林彪的三项战术原则:</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战场上,林彪总结出“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等战术原则。</p><p class="ql-block"> “一点两面”就是在进攻敌人时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得手之后迅速扩大战果,正面进攻与侧面迂回包围、分割、穿插相配合;</p><p class="ql-block"> “三三制”即每班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至四人,进攻时以小组为单位,队形疏散可减少伤亡,容易聚拢便于形成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三猛”即猛打、猛冲、猛追。林彪把复杂的战术问题用几个字简练地概括,好学好记,便于推广,这些战术原则,在东北野战军中推广很普通,应用也很广泛。</p> <p class="ql-block">明代开原城图</p> <p class="ql-block">民国开原县城图</p> <p class="ql-block">清太祖克开原</p> <p class="ql-block">乾隆东巡后重修的开原城墙</p> <p class="ql-block">开原老城的迎恩门城门楼正面</p> <p class="ql-block">开原老城</p><p class="ql-block"> 开原老城,即咸州古城。</p><p class="ql-block"> 咸州古城是一座拥有1000余年历史、中国北方最大的一座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咸州古城是中国历史上有完整城池最北的城,又是中国辽、金、元、明、清各朝设置最北的府级行政机构,有"北方第一城"、"北方第一驿"之称。</p><p class="ql-block"> 咸州古城曾是历史上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也是大金国、东辽国、东夏国的都城,史书称其为"六朝重地、三国故都",是当之无愧的东北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 咸州古城是中国历史上有完整城池最北的城,又是中国辽、金、元、明、清各朝设置最北的府级行政机,有"北方第一城"、 "北方第一驿"之称。清朝诗人王恩明称赞其为"望中烂漫渺无垠,踏遍苏城柳色新。翠萼遥分边塞外,朱阜不让洛阳春"。</p><p class="ql-block"> 古建遗存有:迎恩门城楼,建于金代的崇寿寺塔,记载古城沧桑历史的钟鼓楼,古老的清真寺等。</p> <p class="ql-block">开原老城的迎恩门城门楼正侧面</p> <p class="ql-block">开原老城是明长城的开原段省保碑</p> <p class="ql-block">开原老城的介绍牌</p> <p class="ql-block">开原老城中心的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开原老城迎恩门城门楼的内面和街景</p> <p class="ql-block">开原老城内金代崇寿寺的精美大小古塔</p> <p class="ql-block">开原老城内金代崇寿寺的精美大小古塔</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百战情思》叶建民将军回忆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于“公怀路追击战”的节选)</b></p><p class="ql-block">叶建民时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第二师参谋长</b></p><p class="ql-block"> 12 追歼逃敌</p><p class="ql-block"> “快,快,再快一点!”</p><p class="ql-block"> “慢了,敌人就跑啦!”</p><p class="ql-block"> 我身边的五团团长杨大易,不停地催着随他急进的警卫连队。</p><p class="ql-block"> 我和杨大易都没有骑马,同部队的战士一样甩开大步,拼力地奔跑。</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五日的下午。</p><p class="ql-block">我东北民主联军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已打破了东北敌军的全线阵脚,使蒋介石在东北的代理人、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逐渐丧失了战略主动。而我军,则由战略防御开始逐渐转变为战略反攻了。</p><p class="ql-block"> 五月初,东北民主联军打响了夏季战役的枪声,拉开了战略反击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奉“东总”命令,我第一纵队于八日就南渡松花江,追歼这一带的敌人。</p><p class="ql-block"> 第一纵队命我二师由扶余地区吐拉尼一带渡过松花江,与兄弟部队一起插入敌人心脏——长春和四平之间,要求以“猛打”制胜敌人。</p><p class="ql-block"> “三猛”战术,是我红军的优势和传统,东北战场上虽是新的敌人,可这一优势和传统我们要继承发扬。我们到东北后,有大批新战士入伍,应该让新战士在战场上得到“三猛”战术的锻炼。</p><p class="ql-block"> 贺东生师长分工时,仍叫我去五团,为了加强联系,给我配了一部电台。</p><p class="ql-block"> 过了松花江,我和五团团长杨大易、团政委杨冠武一起正带着部队沿农安、双山,向怀德方向奔袭。途中又接到纵队紧急命令:速赶到怀德东南十里堡阻敌打援。</p><p class="ql-block"> 当时,杜聿明凭借松花江天险,沿吉林、怀德、双山、通辽一线,构成五百公里的弧形防御,以图固守待援。我“东总”为打通南北满的联系,创造反攻条件,发动了一系列的调动敌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战略进攻。</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我二纵奉命包围怀德镇,目的是诱敌出兵增援。果然不错,四平、长春之敌为解怀德之围,以敌新一军三十师、五十师共四个团及七十一军八十八师、九十一师等部,从长春、公主岭分两路出援怀德。</p><p class="ql-block"> 我师接到命令后,我立即对杨大易说:“快,赶到大洼地区。先敌一步抢占制高点,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p><p class="ql-block"> 与我师并肩作战的兄弟部队,有第一师、第三师,还有第二纵队的第五师。此时,都相会于怀德东南地区。</p><p class="ql-block"> 敌八十八师一到怀德东南十里堡,就遭我第五师阻击,便仓促应战,敌师部及一个团进至大洼地区的张万贯、田家油房、王会屯、刘保发村一带,又遭我第二师前卫四团的阻击。</p><p class="ql-block"> 敌人到处遭我猛袭,又得悉怀德镇已被我军攻占。于是,敌八十八师官兵大乱,纷纷以团营建制掉头逃窜。</p><p class="ql-block"> 见此状况,我对杨大易说:“命令部队跟踪追击!有效地消灭敌人!”说完,我分别给贺师长和纵队指挥部发了战况电报。</p><p class="ql-block"> 二十分钟后,收到了纵队指挥部回电:各师分开,追歼当面之敌。</p><p class="ql-block"> 我第二师接纵队电令后,紧紧咬住当面的敌人——敌八十八师师部和另一个团的逃敌,迅猛地追杀。</p><p class="ql-block"> 我和杨团长命令五团三营沿王会屯、大洼方向追歼。命令团主力一营、二营沿刘保发村、张万贯一线追歼逃敌。</p><p class="ql-block"> 这时,敌人已惊慌失措、乱跑乱奔。有三十多个敌人跑不动了,躲在一个大土坑内想侥幸脱生,竟被三营后卫的八连炊事班发现。几个炊事员凭几支步枪一吓唬,敌人就举手投降了。</p><p class="ql-block"> 我对杨团长说:“你去一营,我去二营。平行冲击,快刀斩乱麻,以猛制胜!我俩都有电台,加强联系!”</p><p class="ql-block"> 为了又猛又快地消灭敌人,我几次与杨团长交换意见,更换了遇敌发生战斗的前卫连,目的是不停止猛烈地向敌人纵深插去,打乱敌人的部署,乘乱将敌人歼灭之。</p><p class="ql-block"> 我和杨团长到了大洼地北铡,见一营与三营已把敌人合围了,立即就地设置了团指挥所。一阵猛打猛冲,一营攻占了大洼地以南的芦农屯、王世武屯,截住了混乱的溃敌。三营也攻占了二道沟,进至大洼街北侧,堵住了溃逃的敌人。</p><p class="ql-block"> 两个营乘胜猛追,一举攻占了大洼街,将敌两个营和敌八十八师师部全部歼灭。</p><p class="ql-block"> 我五团二营向田家油房追击逃敌时,在王会屯北侧受阻,他们立刻执行更换前卫连的命令,勇猛直插敌人纵深。六连长见王会屯之敌利用高房、院墙顽抗,便带着爆破组连续爆破,炸塌院墙,消灭了敌人。</p><p class="ql-block"> 当三个营胜利会合时,大洼街的敌人全部被歼。我立即拟了电文,向纵队和贺师长报告战况。</p><p class="ql-block"> 缴获的枪支清点完毕,俘虏已集中押解。各营部队正在整装待命。我站到一块石阶上高声地说:“同志们,辛苦了!我们追歼敌人已经三十多个小时了,大家都很累,可是我们不能停下!前面还有敌八十八师的溃军,他们像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我们必须以快打乱。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猛追猛打,全部歼灭他们!同志们,立功的时候到了!追上逃敌就是胜利!”</p><p class="ql-block"> “追上逃敌,杀敌立功!”这口号声像炸雷震撼大地。</p><p class="ql-block"> 我和杨团长决定:组织一部分部队骑马追歼敌人。凡从战场上缴获到马匹的指战员,都可骑马追敌。缴获到马车的可以车代步。只求猛、快、狠地追击溃败的逃敌。</p><p class="ql-block"> 到处是嘹亮的军号声……</p><p class="ql-block"> 到处是威严的冲杀声……</p><p class="ql-block"> 敌人被追得精疲力竭,有倒在地上起不来的,有躺在路边装死的,也有跑在地上喊饶命的……</p><p class="ql-block"> 田野里,可见敌人丢弃的一门门大炮;大路旁可见敌人翻倒的一辆辆汽车;水沟边,可见敌扔下的一箱箱弹药……</p><p class="ql-block"> 在统一的指令下,五团在追击战中乘胜南下,随二师一举解放了老开原城。</p><p class="ql-block"> 大洼追击战,我五团共毙敌五百余名,俘敌八百余名,缴获枪支两千多支,创造了我纵队暨全师的追击战典范。</p><p class="ql-block"> 历时四天的大追击,给部队的影响很深远。有的新兵说:“天啊,今天我才懂得什么叫猛冲、猛打、猛杀!那是要忍得住饿、吃得了苦、不怕死才能学到的呀!”有的老兵说:“参谋长和团长用大洼追击战给我们上了一堂三猛战术课。”。</p><p class="ql-block"> 是的,战争是残酷的。每个胜利都是用胆识与胆略、鲜血与生命、英勇与无畏拼出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