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伤来到沙家浜

锦堂

<p class="ql-block">  时光又把季节推到了盛夏,本来安排好的,今年7-8月份不再外出旅游了,但人算不如天算,7月28日,我们又去沙家浜了。</p><p class="ql-block"> 6月底,我们刚从南浔游回来,就看到了不少朋友的信息:介绍他们游东北、到莫河;居威海、吃海鲜;结伴美兰湖、住五星避署;逛都市酒店、放飞城中心灵......各种各样的避暑活动,撩人心扉。但我家中有事,也就早作好了心理准备,安心在家孵空调度夏了。</p><p class="ql-block"> 但7月才过了一半,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飞来小祸”,让夫人受了点小伤,还小住了几天医院。夏夏忙前忙后十几天,花钱消灾,<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说夫人难免吃了不少苦,但总算</span>平安出院了。</p><p class="ql-block"> 夏夏说,大热天的,在家养伤,还不如干脆把外婆也接来,一起出去休闲几天再说......她随手就找了家宾馆,开着小车,老小4人,开始了我们“养伤来到沙家浜”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那天,说是有台风在附近转悠,天阴沉沉的,小车迎着层云,途中,还下起了大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天还是帮忙的,大雨没下多时就停了,我们还是顺利地来到了沙家浜。</p><p class="ql-block"> 沙家浜,因样板戏京剧《沙家浜》而扬名,也成就了这里成了中国红色文化重要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沙家浜拥有大片芦苇荡湿地,在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诗意,也是当年新四军曾与敌人周旋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介绍推荐: 这里有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有沙家浜风景区;有芦荡剧场的演出;有横泾老街等。还有特色美食,都是值得一试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来养伤的,不是来旅游的。我们没进景区,车就停在广场,夫人陪着岳母在景区的出口处留了个影,然后,就走进了一侧的“春来街坊”。</p> <p class="ql-block">  春来街坊里饭店遍布。说热闹时,游客不仅能品尝到正宗的沙家浜美食——鲜美的阳澄湖大闸蟹、香酥的叫花鸡、甜糯的糖藕等等,还能<span style="font-size:18px;">欣赏到精彩的民俗表演。</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吃饭,但我们还没来得及找饭店,就先被街心的场景给吸引住了,这不是"沙家浜”中智斗的场面吗...</p> <p class="ql-block">  能与历史人物的雕塑互动拍照,能让红色历史融入到我们的旅游中来,这使我们兴致大开。祖孙三代、四个人,不光我们积极参与了,连96岁的老太太,也忙着认真地做她的“作业”。</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快忘了,这时刻,早已到饭点啦!</p> <p class="ql-block">  还是夏夏,在众多的网红饭店中,挑了家有农家乐风格,有江南水乡田园氛围的“沙奶奶土灶馆”。</p><p class="ql-block"> 午餐,<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点了二荤三素五个菜。感觉食材新鲜,味道地道,价平量足,</span>不仅满足了味蕾,还受到了温馨的服务。</p><p class="ql-block"> 多说一句,这里的白斩鸡另有一功,<span style="font-size:18px;">皮脆肉嫩,不腥不柴,满嘴留香!诸君</span>如有机会,不妨来此一品。怪不得见有帖子说:午餐一定来这家店享用,它可作为旅游食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饭吃舒服了,就进酒店。我们住“建国·铂萃酒店”,它位置优越,距沙家浜景区仅500米。</p><p class="ql-block">  小车的轮子没转多少圈,我就看到了酒店,建筑主体为灰白色多层结构,听说它是为了全面推进沙家浜景区“度假化”而被重新整合了资源,在2024年刚转型开业的高端酒店。是当地承接商旅团队、红色培训、商务洽谈、各式宴席、演出和展览等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  走进酒店大堂,大理石地面光洁如镜;景观中央有一组以枯山水风格为主的微景组合,包含绿植、石块和沙砾,打造了一派雅致、气派、新颖、和谐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整个大厅,搭配上了精致的灯具和艺术摆件,给人以一种大气又不失格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房间大而舒适;浴室宽敞、前卫;洗漱台上的用品也都是有品质的,细节之处尽显酒店的用心,让客人轻松地去除一天旅游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  咖啡吧;</p> 下午茶; 晚餐炸酱面; 早上自助餐。 疗理伤口; 摆弄手机......<div><br></div> <p class="ql-block">  淡淡素笔,浅摹淡画,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平和地在宾馆养伤。</span>时间匆匆流去,变成了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时间告诉我们,又要午餐了......那天,酒店好像接了什么大单,临时增摆出了几十桌来。我们怕不方便,决定再去“沙奶奶土灶馆”。好在酒店有接送客人去景区的服务承诺,经总台,我们乘上了派来的电瓶车,还说到时候再来接...</p><p class="ql-block"> 右边的二张照片是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在电瓶车上用手机倒拍的,摄影技术是差了点,但看得出,她们当时的心情还不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左侧的是景区广场的候车亭。</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进了“沙奶奶土灶馆”,老板娘笑迎上来说:昨天不是说好了,你们要吃什么,我们可以送菜上门,我有小电驴,方便,大热天的,你们其实不必辛苦跑来的...说着,又送上了大盆的黑米粥...</p><p class="ql-block"> 这顿午餐,我们点了二荤二素四个菜,还是吃不完。特别是昨天想点而没敢点的“东坡肉”,只吃了6块,还剩一半!不是它不好吃,(不好吃,能吃掉6块吗?而相比昨天邻桌的小俩口,4菜+饭,其中也有大碗“东坡肉”,他们有滋有味,光盘而退!)只怪我们胃口太差......看着留下的半碗肉,咋办呀?</p><p class="ql-block"> 老板娘看出了我们的为难,主动安排,把肉存在冰箱,晚上,再让大师傅下一大盆雪菜肉丝面,舒舒服服地打发了我们的晚餐任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我们回宾馆休息了一下。直到下午5点,夏夏才安排了第二天的游程,参观“花间亭”。</p><p class="ql-block">  花间亭也是高端度假酒店,就坐落在沙家浜景区。夏夏说本来这次来,就想借住这里的,后因它标房满了,才此作罢。花间亭以「傍山临湖为亭」为名,主张「善水盛景里的生活建筑」。闻名的电视剧《沙家浜》也在此拍摄。</p><p class="ql-block"> 芦花摇曳生姿,风情万种,在花间亭能看到多姿多彩的江南画卷。有人说,这里是一出唱不断的京剧,一处游不尽的湿地,一壶饮不完的茗茶。</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来住,来看看总行吧!我们走不动,游览不了整个沙家浜景区,光走走花间亭应该可以吧!</p> <p class="ql-block">  看天要下雨,我们带着伞。</p> 雨说下就下,雨下到哪,我们就歇到那。 <p class="ql-block">  躲在廊亭里,还能赏水乡风光,蛮有意境!</p><p class="ql-block"> 水面悠悠泛着波纹,远处那古色古香的亭子和桥,在葱郁林木的映衬下,透着江南独有的温婉雅致。阴天的氛围给景色添了几分静谧深沉,不用走路,就有享受!</p> <p class="ql-block">  夏夏指着河对面的横泾老镇,说它是沙家浜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旅游、水乡风貌交织在一起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不便游览。但能隔岸看看,已蛮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  临水亭廊,母女俩在记录阴雨中的沙家浜。想把江南的柔美和岁月的沉淀都定格下来。</p><p class="ql-block">  看着水波荡漾,联想起沙家浜那段红色过往,自然之美与历史的厚重感交织,叫人感触浓浓!</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熙攘人群,伴着你的是细细的荷香。 </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荷虽不茂盛,但不弯不蔓,亭亭净植。</p><p class="ql-block"> 走坐在绿荫的深处,你来,我在,正值美好。</p><p class="ql-block"> 轻轻哼着生活的歌,记录下心里最美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老太太在忙碌着,在她眼里,这里一片都美好!</p><p class="ql-block"> 是呀,好心态是长寿的秘籍!</p> <p class="ql-block">  七月的风轻托着花间亭的木质秋千。</p><p class="ql-block"> 老太太,有女儿,还有外甥女陪着。在秋千的摇曳中,三代人笑靥映留在了画中。</p><p class="ql-block"> 此时,她们在想什么?想过去?想未来?可能是在回味:最好的时光,不一定是奔赴远方,而是有人陪着,在这方小天地里,把日子摇出一首无字的歌。</p><p class="ql-block"> 秋千后,湖面上的睡莲正悄悄合上花瓣……这夏天正好!</p><p class="ql-block"> 小诗一首:秋千上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花间秋千轻晃悠,三代同坐意稠稠。</p><p class="ql-block"> 外婆笑纹含岁月,妈妈眸光蕴情柔。</p><p class="ql-block"> 后有娇娥伴亲侧,绿植亭阁映眼眸。</p><p class="ql-block"> 此刻时光悄凝驻,亲情暖暖满心头。</p> <p class="ql-block">  游兴浓浓,舍不得离开,那就再拍二张。</p> <p class="ql-block">  “游览”了花间亭后,我们才去沙奶奶土灶馆(很近,都在景区边)完成了雪菜肉丝面+东坡肉的晚餐。</p><p class="ql-block"> 回家路,我们没再叫宾馆的电瓶车,500米,我们用脚步量着回去。</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都能有一颗欢喜心,微笑着接纳所有的好。当然有时也有不好的。来了,我们也要好好面对!这就是生活。</p><p class="ql-block"> 刚刚,看到同学的微信:在她一组微笑的照片下面,留了首打油诗:悠悠夏日长:</p><p class="ql-block"> 自娱自乐好心情,跌打损伤一百天。</p><p class="ql-block"> 持之以恆有信心,早日康复迎朝霞。</p><p class="ql-block">看来,老同学你也受伤了吧,但你很阳光,伤了还写诗!是呀,我们都80后啦,平时就是小心再小心,可能还会碰到些不愿碰到的事!笑着面对吧。我祝愿,也相信,我同学她会早日康复,开心伴日。</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宾馆门口,那开着小窗的,就是我们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我岳母发的照片,老太太真不简单!虽然发这个朋友圈时,夫人会有不少帮助,但这些照片,大多是“老同志”的作品呀!</p> <p class="ql-block">  你们看,这是证据!</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宾馆,明天就要回上海了,我们“养伤来到沙家浜”的故事快结束了。临走,我再为老人家在大厅这温馨的气息中,留下一些美好。一方面,展现她的淡然与优雅,同时,也把这张照片作为我美篇的收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