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 一万光年</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55548828</p><p class="ql-block">图 自拍</p> <p class="ql-block">“长江东去,汉水西来,江汉牵手奔大海。龙饮两江,城分三镇,中华一玺定乾坤。”这是汉口龙王庙前的中华龙玺上的一副对联,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江城的地理位置。“通天河由世界屋脊经武汉奔东海谓之万里长江;玉带河由秦岭南麓过汉口龙王庙入长江谓之汉水。长江汉水在武汉相交宛若书写了个巨大的“人”字,尔后牵手高歌入海,谓之“江汉朝宗”。”</p> <p class="ql-block">站在龙王庙码头南望,但见长江浩淼,汉水逶迤,两倾烟波交汇之处,清浊分明。被两江包围的那一片青葱,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岸嘴。晴川桥如一道彩虹飞跃汉水,绚烂旖旎,落在龟山南麓。长江大桥则从龟山北麓跃出,飞架到大江对岸的蛇山黄鹤楼。雄桥横江的背后,隐隐绰绰能看到鹦鹉洲大桥与杨泗港大桥的身姿。</p><p class="ql-block">一眼两江水,极目四桥横!夹在中间的南岸嘴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鸟,巡视着万里河山。而它的对面,与它隔江相对的,就是汉口龙王庙公园。</p> <p class="ql-block">我国有很多龙王庙,但最出名的还是汉口龙王庙,民间流传的那句“大水冲了龙王庙”的俗语就源于此处。</p><p class="ql-block">龙王庙码头上,一只神龟驮着一块巨碑,安静的卧在长江与汉水交汇之处,上书“两江水府,三镇福地”。碑顶之上,则是二龙戏珠的石雕。寓意长江与汉水像两条蛟龙,在守护明珠“江城”。</p><p class="ql-block">从龙王庙码头向北,穿过沿江大道,是一座人工堆成的山丘,汉口龙王庙建筑群就坐落于这片山丘之上。</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的入口在正南方,面对着长江与汉水。入口处的石阶逐级而上,经过三级观江平台,才能到达龙王庙江汉朝宗的门口。</p><p class="ql-block">石阶两旁是汉白玉栏杆,栏杆两侧则是绿地和景石。整个建筑群,依山丘地势而建,错落有致。左右两侧的绿地之中,均有凉亭与长廊,与第一级观江平台连通。空地上长满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叶盖如巨伞,荫泽四方。就算时值八月,暑气正盛,也能颇觉阴凉,神清气爽。透过斑驳的光线,抬首四顾,有飞檐翘角隐现于绿叶之中,飞檐上的走兽,或奔或跑,似乎要跃向空中,与在树林间穿梭打闹的鸟雀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偶尔传来的蝉唱,在空寂的午后,孤独的嘶鸣,迸发出不妥协的热情。经过多年的地底生活,一直在黑暗中求索。终于完成了金蝉脱壳,挣脱了束缚,振翅而飞,始得高风。因此它要用尽全部的生命,对着光明而歌,直到最后一刻。</p> <p class="ql-block">“江汉朝宗”的巨大景石,立于龙王庙东侧的绿荫之中。景石后的长廊与凉亭,坐满了纳凉的人。她们时而载歌载舞,时而谈笑风生。蒲扇挥出的凉风,清爽着流火的岁月。</p><p class="ql-block">龙王庙西侧一隅,汉口源点的石碑,立于六角形的古井之前。幽深的古井,映照着一方神秘的天空。古老的泉眼,总让人想追溯未知的远古,想寻找人类的源头。而龙王庙,就是汉正街的源头,是汉正街的大门。</p><p class="ql-block">透过这扇大门,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初老汉口的一城繁华,还有那老汉口二十里长街八大码头的喧哗,还有这汉江纤夫黝黑的脊背与高亢的呐喊。凹凸紧致的肌肤,粗壮的缆绳,映射出一个民族逆流而上的倔强和对困难的不屈。</p> <p class="ql-block">站在龙王庙的山门之下,沿着中轴线仰望山顶,巍峨的龙王庙牌坊之后,汉白玉石阶层层叠叠,延伸至山巅,两旁的栏杆与石阶斜坡上,都是龙的图案,踏水驾云,神态各异。石阶尽头,龙王阁仿佛在白云之巅,庄严肃穆,接受着远道而来游客的膜拜。</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牌坊由四根高大的石柱与雕花横梁组成,正中牌匾雕刻五个大字“龙王庙公园”。每根柱顶盘着一个昂首向天的龙首,龙首下面则是漂浮的云朵,柱根则是翻腾的浪花,看上去就有一种风生水起的感觉。这里就是龙王庙公园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从牌坊登上九级台阶,是一个休息平台,一方大印稳稳落在中轴线上,大印两边,四根盘龙石柱守护,象征四海安定。位于盘龙柱中间的龙玺方方正正,四平八稳,由基座、玺身与玺顶共三级组成,寓意节节高升、连升三级、三镇鼎力、三生万物。基座正面雕刻“中华龙玺”四个大字,玺身正面榜书一个金色的“龙”字,其形张扬洒脱,其意高深难测。玺顶之上,神龙盘踞,镇压四方。此方宝玺,如帝王印章,印在长江与汉水交汇之地,象征着宝玺镇河山,人民江山永固!</p> <p class="ql-block">走过中华龙玺,向上延伸的就是长长的汉白玉石阶,每九级一个休息平台,一共五道平台四十五级台阶曲折向上。</p><p class="ql-block">龙王庙公园并不是很大,但是经过这四十五级台阶的设计,也给人一种在深山古刹遥望山门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走完这四十五级台阶,就来到龙王庙公园的第一个观江大平台,这个平台将龙王庙环绕在中央,游人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龙王庙以及江景。</p><p class="ql-block">平台朝江的一面,在平台中央,“汉口龙王阁”的大鼎坐落在公园的中轴线上。大鼎看上去是青铜材质,古色古香,沉稳大气,应该是用于焚香祭拜的容器,只是由于身处城市之中,为防止火灾,禁止了烟火。</p> <p class="ql-block">从第一个观江大平台,再上十一级台阶,就到了第二个观江大平台,由于在这个平台的东南角摆放了一口巨大的古钟,巨钟古朴典雅,用铁链吊在黑色的钢架之上。传说中的“龙钮古钟”早已失去踪迹,未曾现世,所以此古钟为仿制的“龙钮古钟”。钟上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主要介绍龙王庙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字,原来此钟是用于祈福求雨,因此这一层观江平台又叫祈雨台。</p><p class="ql-block">祈雨台正南面的中轴线上,是财神雕像,头戴金冠,左手金樽,右手如意,脚踩祥云,上有“招财进宝”四个金字,“风调雨顺,日进斗金”是人们最朴素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从祈雨台向上,经过一个休息平台与两个八级台阶,就登上了龙王庙的第三个观江平台,来到龙王阁江汉朝宗的大门前。回想从庙门开始拾级而上,至此刚好八十一级台阶,走完这八十一级台阶,就像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深入骨髓的,无论是文化还是建筑,都是如此,因为人生路上的每一步都是修行。</p> <p class="ql-block">龙王阁是一栋三层建筑,四面八角,飞檐翘脊,雕梁画栋,有各类走兽列于檐脊之上。斗拱、梁、柱、枋的油漆彩画为清代金龙和玺装饰效果,煞是壮观。</p><p class="ql-block">正南门一层牌匾上书“江汉朝宗”,二层牌匾上书“龙盘虎踞”,三层最高处牌匾上书“龙王阁”,原来我们常说的龙王庙的建筑主体是龙王阁,属于道教庙宇。</p><p class="ql-block">阁前粗大圆柱上的一副对联很有意思:天地人神和谐永度,龙道儒释同享一阁。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思想就是牛,我们不仅希望人类和谐相处,我们还要安排神仙和平共处,我们是真的明白“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跨过由两只玉石白象瑞兽守护的高高门槛,进入龙王阁内,还真如前面对联所说,一屋神仙共处。</p><p class="ql-block">正面是双尊九龙树神雕像,左侧是万龙神雕,最里边供奉的是黄龙神雕。传黄龙为五龙之首,统治四海,而黄龙又是长江与黄河的化身,乃四海之源。</p><p class="ql-block">墙壁上挂满字画,最瞩目的当属“中华八千年文明七星图”,分别是人文元祖伏羲羲皇,人文初祖神农炎帝,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奴隶制开元夏禹王,封建制始皇帝嬴政,民主革命先烈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社会主义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主席。这是中华民族八千年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七位巨星。他们如北斗七星一般,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站在最高处的观江平台,再次瞰汉水、览长江,赏天宽地阔之雄奇,赞四桥飞渡之壮举,叹南岸叠翠,两翼飞虹之奇观。看那两江交汇处,犹如青龙撞入黄龙怀,二龙牵手奔大海,不得不赞叹这大好河山。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民族已经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以我们的民族性格,一定会走向更加辽阔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兴之所至,赋词一首。</p><p class="ql-block">临江仙·江汉朝宗</p><p class="ql-block">南岸青葱芳叠翠,长江浩瀚飞鸿。逶迤汉水跃青龙。浊清交汇,江汉始朝宗。</p><p class="ql-block">左岸平滩出古庙,飞檐翘脊仙踪。中华龙玺镇妖凶。河清海宴,享万世饶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