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楚天舒,——湖北游记

岩上无心

<p class="ql-block">  这次陈领队策划的旅游方向是湖北武汉。既然全国都热,武汉,也许就热的不那么明显了吧?再说,我喜欢这种呼朋引伴的游玩,热闹,也安心。可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吴老师表示不想去,语气温和,态度坚决。原因有二,一是城市风光都大差不离,二是武汉素有“小火炉”之称,太热。我久攻不下,只好妥协,就让他在家享受“孤独、寂寞、冷”吧!</span></p><p class="ql-block"> 好在我还有另一位吴老师作伴,是我的小学到中学同学,也是陈领队的大学同学,我们共同的好闺蜜!</p><p class="ql-block"> 同行19人,是同事,也是经常组队的驴友。小梁、小胡两位帅哥的加入、以及董老师家的两位公子,拉低了我们的人均年龄,飙升了团队的颜值。陈领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除了路线设计,跟旅行社洽谈、还贴心地做了旅游备忘录。</p> <p class="ql-block">  坐了5小时动车,下午1:40,终于到了汉口。窗外骄阳似火,列车滚动屏上显示室外温度43.2℃。让人恐惧又有些兴奋。</p><p class="ql-block"> 导游江姐姐白皙时尚,举手投足麻利又稳重,讲话清晰淡定,完全没有凌乱急躁的感觉,至少给我们降温3℃。出了站口,江导就让我们排队拍视频,还指导我们挥手摆pose,果然,资深美女都有拍照打卡制作小视频的爱好,而且江导还说她以前是新闻工作者。哈!导游随团跟拍,这趟旅游的附加值,明显上升!</p> “江苏十四妹” <p class="ql-block">  陈领队给我们的旅行团建群,命名为“十四妹”,原来这次行程他是瞄准了黄石的免费景点。</p><p class="ql-block"> 今年盛夏,比气温更热的是“苏超”,南京抛出了“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梗王,远在湖北的黄石突然高调应援,自称“江苏十四妹”,并且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即日起至12月31日,黄石14家A级景区对所有江苏人免门票,在城市地标大屏打出标语:“2020你们为我们逆行,2025我们为你们打call!”</p><p class="ql-block"> 缘起2020年“新冠”肆虐,黄石是江苏对口支援的城市,江苏13个地市各自为战,用最快速度最强力量驰援黄石,由此结下一段刻骨铭心的情谊。黄石对“江苏十三太保”的免费旅游政策既是用最为朴实的方式表达感恩,也是借“苏超”热度做旅游营销吧。 </p> <p class="ql-block">  黄石的招牌景点是仙岛湖,据说是世界三大千岛湖之一(另有加拿大千岛湖、杭州千岛湖)。江导跟我们介绍:"这儿1002个岛,坐船转一圈,随手一拍都是大片!"确实,湖水清澈,小岛星罗棋布,跟浙江千岛湖很相似,但感觉规模要小。登顶游船,任风吹,放眼眺,心情有瞬间飞扬。</p><p class="ql-block"> 景区组成部分望仙崖、仙居洞,都是惯常山景,并无奇特,倒是一条观湖悬崖玻璃栈道,号称三大千岛奇湖之唯一。栈道全长1018米,最高落差220米。一边是危岩耸壁、一边是水光天色,俯视千岛,一览众山小!许是见识过不少玻璃栈道的缘故,我和吴同学携手并肩,谈笑风生,稀松平常。</p> <p class="ql-block">  仙溪花廊是用来凑数的吧,以“仙闲”意境为主题,然而泛舟溪上,满眼浮藻,风光乏善可陈,所谓的”旅游综合体”尚待开发或是已经失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滴水崖瀑布,总落差达180米,是黄石地区现有唯一的动态自然景观,最大、最壮观的瀑布群,不过对于见过黄果树瀑布的人而言,此行就是享受上下山时每一个毛孔都出汗的酣畅和水帘飞花落在脸上的惬意吧。</p><p class="ql-block"> 瀑布顶端有一个半圆形玻璃观景天台,群山瀑布尽收眼底,蓝天白云倒映成趣。</p><p class="ql-block"> 一阵笑语,一通撒欢。</p><p class="ql-block"> 但是据说昨天我们没去的仙岛湖“天空之镜”才是吉尼斯认证的世界最大玻璃观景台,那里的网红秋千也堪称华中地区最高。遗憾,也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吧,三毛曾说“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过程”,这样的不完美才更接近生活本质。</p> <p class="ql-block">  真正让人觉得不虚此行的是枫林地心大峡谷——一处以溶洞为主体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景区,因其整体位于石灰岩山体内部,且洞道上宽下窄,状如“峡谷”,故被形象地称作“地心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爬坡而上,在我们快要精疲力竭时,路牌显示,“距离溶洞入口200米”,我们顿时精神倍增,全力前进。每一个“里程碑”都是对坚持与信念的肯定,它总结过去,更指引未来。正是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持续激励我们朝着大目标努力!我拍下路牌,种种感悟,想要开学和学生们分享。</p> <p class="ql-block">  景区给每一位游客提供了靴子、袜子和头盔,小孩子还有漂亮的玩水连体衣。果然,峡谷内全程涉水,地下河水沿洞道蜿蜒流出,有些路段落差大、水流急,几乎没到靴口。洞内气温大约在18℃左右,和洞外的高热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一边小心翼翼地踩水前行,一边观看着洞壁形态各异的岩石,新奇又刺激,怎一个爽字了得!这和以前见过的溶洞都大不相同。</p><p class="ql-block"> 同行的陈领队、孙主任、吴同学都是地理老师,他们边走边谈论着“石钟乳”、“石笋”、“鹅管”……让我这个外行也偷师不少。走到一处成片分布的乳房状钟乳石,名为“大地乳母”,形态相似,规模庞大,令人惊叹自然的造化!据说这是地心大峡谷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还有“时光书卷”、“百年等一吻”、“珊瑚化石”“地心大瀑布”……都在诉说百万年沧海桑田的演进。</p> <p class="ql-block">  西塞山,景区史上最长广告是这样写的:“屈原的神舟盛会,三国的英雄故事,张志和的词,刘禹锡的诗——湖北西塞山等你来”。确实,西塞山自然让人想到那首著名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然而去了才知道,关于词中的“西塞山”是有争议的,一说张志和的西塞山是在浙江湖州。其实除了这张文化名片,西塞山险峻秀丽的自然景观和自古兵家必争的军事地位,都是值得一游的。据说东汉以来这里经历过上百次战争,“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登上北望亭,俯视长江在此拐了个弯,奔涌东去,不由感慨“形胜在吴头楚尾,风流于古往今来”。</p><p class="ql-block"> 临行听到一阵男声歌唱,导游说这是黄石专门为西塞山创作的一首歌。歌声悠扬,情景交融,顿时升华了我们的游览感受。</p> <p class="ql-block">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前身为大冶铁矿,开采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从公元226年至今的1800年,从孙策筑炉、岳飞锻剑,到张之洞洋务建厂,再到现代的大冶铁矿开采,最终形成 “亚洲第一采坑”。</p><p class="ql-block"> 下了景交车,迎面一块巨石上写着“大冶铁矿”,后面的“日出东方”广场上矗立着世界上最高的毛主席全身像,9.15米,据说是为了纪念他老人家1958年9月15日视察大冶铁矿,这也是伟人生平视察过的唯一一座铁矿山。环顾矿坑,长2200米,宽550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相当于150个标准足球场,非“壮观”不可形容!居高临下,落差达444米,坑底仍有机器在轰鸣运作。游客是可以乘电梯下到坑道参观的,可是时间紧,不少人又不愿意去,只好作罢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两天的行程都在黄石,不少景点在我们到达时都用电子屏打出“邀请江苏哥哥们共赴山水之约”等欢迎词。虽然黄石的景点并不都“经典”,但是旅游就是“一块馒头搭块糕”,十四妹,你是懂流量的!</p><p class="ql-block"> 晚上住在黄石,出来逛逛步行街,看看黄石港,疲倦,也悠闲。想起白天小胡拍的一张景交站的照片上写着一句广告词“不旅游哪来的邂逅”。世界上最美的相遇,是遇见更好的自己。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一城灯火,与无数人擦肩而过,找回最真实、松弛的自我。</p> 东坡赤壁 <p class="ql-block">  东坡赤壁,又称“文”赤壁,与真正的三国古战场武赤壁相区别。所见皆风雅,栖霞楼、月波楼、坡仙亭、酹江亭……四周被各种现代建筑所包围,长江只能看到一点点江天交接处,想看看当年东坡所见“故垒西边”而不可得,“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也只能凭想象了,更多的只是瞻仰历代文人题刻。</p><p class="ql-block"> 驻足二赋堂,欣赏李鸿章题写的匾额和巨幅木刻《赤壁赋》。我被黄兴撰写的楹联深深吸引,"才子重文章,凭他二赋八诗,都争传苏东坡两游赤壁;英雄造时势,待我三年五载,必艳说湖南客小住黄州",这是黄兴与苏轼的对话,豪情满怀。“遥想公瑾当年”是苏轼与三国周郎的神交,感悟物与我皆无尽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吾辈凡俗,只有景仰和淡淡的怅然。</p> 魅力武汉 <p class="ql-block">  武汉,在我的书本里和课堂上,是明清四大名镇之一,是晚清被迫开放的商埠,是洋务运动的开端,是辛亥首义的策源地,有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央政府,有八七会议的会址,有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 当我们身临其境,发自内心地赞叹“大江大湖大武汉”。</p><p class="ql-block"> 我们此次在湖北行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汉口站,所以在武汉的游览也安排在一头一尾。刚出站,我们就去了古琴台、晴川阁,它们与黄鹤楼并称武汉三大名胜。</p><p class="ql-block"> 古琴台,中国知音文化的发源地,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在这里,我们重温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引发了我和吴艳从小学到中学同窗情谊的感怀。</p> <p class="ql-block">  晴川阁,为明代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晴川阁位于汉阳龟山,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有"楚天第一名楼"之称、“三楚胜境”之誉。在这里,我们既可以了解大禹治水所代表的华夏洪水记忆和民族精神,又可以登阁北望,俯瞰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壮阔景色,更可见“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确实是欣赏江景的绝佳视角,夕阳斜铺,波光粼粼,诠释了“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磅礴意境。‌‌‌‌</p><p class="ql-block"> 晴川阁旁边是铁门关,导游姐姐让我们辨认城楼牌匾上的四个大字。其他还好说,第一个字难度太大。江导揭晓是"巘(yǎn)断廻澜",是形容地势险峻、江水回旋被高山阻断的景象,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用在此处还真是熨贴!旅游中辨认、讨论各式牌匾楹联也是一件趣事啊!</p> <p class="ql-block">  江汉路步行街被称为“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这里的建筑,涵盖欧陆风格、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武汉近代商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漫步江汉路,从“江汉关”开始,一组《收回英租界》的雕塑提醒我们那段屈辱和抗争交织的历史。环顾四周,异域风情的建筑还留存着百年前列强的气息,时尚新颖的商圈又告诉人们今非昔比,换了人间!耐克专卖、肥肥虾庄、中国黄金……门庭都是少见的高大;闪动的大屏、创意的广告、时不时走过的coseplay又展示了这个城市的新潮前卫。</p><p class="ql-block"> 热干面是必尝的武汉风味小吃,年轻人找到了江汉路上最有名的热干面打卡地蔡林记。我们十几个人围着长桌坐下,说笑着品尝着,然而“形式大于内容”,热干面挺好,怎奈我们来自“世界美食之都”的淮安,刻在记忆里的淮安面条滋味,何曾输过呢?</p> <p class="ql-block">  导游说汉口江滩堪比上海外滩、重庆洪崖洞和香港夜景,其实我们早已做好攻略,直接打车去了黎黄陂路。一下车就见到宋庆龄旧居纪念馆,虽然纪念馆已关门,但外观已给人高大上的感觉。八七会议纪念馆肯定也关门了,我们没有进黎黄陂路,直接去了江滩。</p><p class="ql-block"> 灯光秀正拉开帷幕,对面高低错落的大厦次第亮灯,也一下子点亮了人内心的欢畅。戏水玩耍、看星河灿烂灯火霓虹是每个人自带的童年密码吧?一时间散步的、游泳的、驻足观景的,江滩挤满了人。上海外滩、香江维港的夜色我只在屏幕上见过,山城的洪崖洞我去过,应是百媚千红,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  漫步江边,微风送爽,我们在露天吧台小憩,看到游船码头停泊着一艘写有“66.716”的游艇,江面上球形大屏滚动着“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词句。陈领队说,今天是武汉的第50届“渡江节”,为了纪念毛主席66年7约16日横渡长江,武汉把渡江过成了节!好可惜!如果我们事先了解,合理安排,完全可以看到一场万人争渡的盛况!</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是横渡长江纪念馆,我们只能拍照留存。马路对面有一座高大的纪念碑,我们走近细看,是武汉抗洪纪念碑,碑身有五角星、毛主席头像浮雕、毛主席题词、抗洪抢险浮雕群像,高大的基座正面镌刻着《水调歌头·游泳》。我和吴同学连猜带蒙地辨认着毛主席手书的题词,最后还是上网搜索才弄清楚全文:"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在自然面前,人类有多渺小,抗争的精神就有多伟大!</p> <p class="ql-block">  东湖太大,我们只是在听涛风景区溜达了一圈。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望无际的荷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还偶遇了一只活泼可爱小松鼠,一群人大惊小怪,人家🐿可是见惯了傻乎乎的围观人群,捡起地上的花生,嗖地蹿上树干,怡然自得地剥壳儿吃起来。</p><p class="ql-block"> 行吟阁是景区内的标识性建筑,取屈原“行吟泽畔”之意。阁前屈原的塑像峨冠博带,清矍飘逸,仿佛在对天长吟。登上阁楼里的旋转楼梯,便可俯瞰湖景,别有风味。</p><p class="ql-block"> 东坡赤壁和听涛景区里有不少牌匾介绍苏轼和屈原廉洁奉公的事迹和诗词摘录,我想,他们更多的是源于士大夫的人格修养和精神洁癖吧。</p> <p class="ql-block">  黄鹤楼,是武汉市地标建筑,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从建筑看,历史悠久,屡加重修,造型独特,获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从地势看,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登楼远眺,潮平江阔;从文学看,崔颢一首绝唱让李白搁笔,也令历代文人骚客留下多少传世之作,“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为千百年传唱的经典。</p><p class="ql-block"> 我们团队行程的最后一天上午游览了黄鹤楼。我和吴同学乘电梯上下,省力,但却因此错过了《长安三万里》中挂满诗幡的场景。我“时髦精”上身,模仿抖音博主,买了黄鹤楼的折扇和雪糕,摆个pose打个卡。</p> 饕餮盛宴 <p class="ql-block">  来时购票前,大师告诉我,团队里有人不想游览博物馆,他决定自己多留一天再逛逛。好主意!我和吴艳也决定留下来。所以,出了黄鹤楼,我们就和大部队兵分两路了。他们去粮道街和昙华林,然后打道回府。我们接下来的行程则是几个博物馆和武汉大学。</p><p class="ql-block"> 其实粮道街和昙华林都是武汉的经典打卡地,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艺氛围著称。好想去体验一下池莉《生活秀》里的市井味道。可惜,时间不允许。旅游的过程往往就不断地面临这样的选择,有得必有失。</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博物院就在黄鹤楼附近,我们步行前往。博物院前一组《走向共和》的古铜色雕塑,和博物院红色飘带造型的外观浑然一体。一进院内,通道两旁一个个巨大的不平等条约石刻扑面而来,让人顿感压抑沉闷。展厅里近代史的内容熟悉又不忍卒视。</p><p class="ql-block"> “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人人皆知,但是落后的根源何在?如何才能不落后?这才是应该解决的问题!参观这个博物院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近代先驱们开眼看世界的睿智和前仆后继的精神。“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的可怜人,长期活在单一的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正如展厅的标题《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建立共和,确定了历史的走向,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而不再是改朝换代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  虽然早有心理预期,仍然被武汉大学美丽的风光和古朴的建筑所震撼。</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珞珈门进校,迎面便见著名的“國立武漢大學”的校门牌坊,从这里开始我们的探访之旅。</p><p class="ql-block"> 沿着珞珈山路往里走,左面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吸引了我们,右面是造型现代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命科学学院,门前的爱因斯坦塑像十分生动传神,那睿智的大脑正思索着宇宙的无穷奥秘,塑像前还有杨振宁教授的题词。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对青年学生的引领作用可以想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午后阳光洒在图书馆前的台阶上,这座古典柱式建筑高大而沉静,我们只能进门看一眼,因为只有本校师生才能享用,同样限定的还有共享电动车。武大好大,我们步行其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span></p> <p class="ql-block">  万林艺术博物馆造型独特,以“飞来之石”为设计灵感,前卫新颖。我们有多幸运,赶上了《家国信史——长江中游简牍文物展》!涵盖战国楚简、秦汉简牍、魏晋简牍等,这是长江中游出土的220余枚简牍文物及相关展品的首次集中展示。汉代简牍“愿君加湌(餐)食,永安万年,为国爱身”的祝福语体现了古代对健康、平安与家国情怀的重视,温暖朴实,令人莞尔。战国楚简《九九术》刷新了乘法口诀表的实物最早记录,介绍九九表演进的AI视频互动性很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登上博物馆开阔的观景平台,远眺校园,红瓦绿树,云卷云舒。</span>凭栏处,可以看到樱花城堡漂亮的琉璃屋顶。武大的校园春有樱花,秋有梧桐银杏,可惜时值盛夏,少了些缤纷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  走出博物馆,沿着“珞珈山路”缓步前行,石板小径蜿蜒深入林间。偶遇树林中的李达塑像,那深邃的目光似要洞穿山川连绵的广袤东方。塑像前有一束新近献上的麦穗,意喻成果、坚韧,亦是希望吧,让人感慨万千!山坡上的樟树直上青云,撑开绿色的巨伞,在高高的天空搭起遮空蔽日的凉棚。</p> <p class="ql-block">  眼前一座庄严对称的大楼,古朴与现代融合,拾阶而上,我们才知道这是武大的行政楼,立刻觉得整座楼都透着学者气质!</p><p class="ql-block"> 行政楼前一个大操场名曰“九一二操场”,何以得名?原来是源于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此接见武汉大学等高校师生的重大事件。</p><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到樱花大道,从图书馆到操场,一路走来,书卷气与自然美交织,历史感与青春气息并存,令人流连忘返,只怨太匆匆。</p><p class="ql-block"> 为了等着看凌波门的日落,我们在武大食堂里吃了晚餐,然后直奔门口,门外栈道伸向东湖,早已有不少孩童在湖里浅水区玩耍,栈道上、岸边都坐满了人。大师说,这里没法看日落,只适合看日出。虽如此,看着包裹在霞光中惬意的人们,内心也升腾起幸福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是我们多留一天的核心因素。一早我们从容地吃过早饭,转两趟地铁,直奔省博,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 主展馆有四层楼,分为南北两馆,又分为 “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楚国八百年”、曾侯乙展厅、越王勾践剑展厅、梁庄王展厅、“荆楚陶雅,瓷韵江夏”等多个专题展厅,收藏24万多件宝贝。我们知道根本看不完,就确定目标,重点参观它的十大镇馆之宝。按图索骥,走起!</p><p class="ql-block"> 最先被我们找到的是崇阳铜鼓——华夏青铜鼓之祖,制作于商代晚期。吴同学一眼看到它,是因为它造型奇特吧。</p><p class="ql-block"> 在曾侯乙展厅,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钢琴”——编钟。虽然我们没有听到它的演奏,但是看着这套豪华的礼乐重器,两千多年前的“钟鸣鼎食”顿时有了画面感!</p><p class="ql-block"> 这个厅还有曾侯乙尊盘——青铜铸造工艺巅峰之作,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围观者惊叹不断!这样一件艺术品,作为曾国国君的随葬品,它彰显了曾侯乙的尊贵地位和崇高威望,更是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践剑——春秋时期的冷兵器杰作,是当天唯一要排队的“明星展品”。这把剑并不如想象中的粗壮,剑长只有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重875克。剑身布满菱形暗纹,刻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证明这便是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考古发现还解释了两个疑问,不锈之谜和入楚之谜,这把剑自然承载了研究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与文化交<span style="font-size:18px;">流的历史使命。如今,见证了卧薪尝胆、血雨腥风的王者之剑,就这样默默地躺在展柜里,面对后人的审视,依旧闪着锋利的寒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的“寻宝之路”很不平坦。由于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进门就是一楼,谁知竟是二楼,所以一开始就转了向。加之南北两个展馆之间的通道并不是每层都有,大师又陪我去寄存柜拿充电宝,总之大费周章,耗费了不少时间。大师说,逛博物馆是最累人的,然也!</span></p><p class="ql-block">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青花瓷中的绝世珍品,是收藏在专门的陶瓷展厅里的,难怪我们按朝代去找根本找不到。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都是我们看到又错过的藏品,郧县人头骨化石更应是我们最初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这些馆藏之宝,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蕴藏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智慧、创造力和情感。走出博物馆,回望那片静谧的建筑群,仿佛刚刚从历史长河中归来。</p> <p class="ql-block">  时间太紧,出了省博,我们在烈日下买了煎饼果子,站在地铁站狼吞虎咽地吃完,立刻乘车直奔湖北地质博物馆。下了地铁,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又一人扫了一辆共享单车,骑了10分钟左右,才到地质博物馆。我们的这股热情泼辣劲儿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设在一座办公楼的三四两层,不用预约,直接登记即可。共四个展厅,规模不大,和我们去年所见贵州地质博物馆相比显得很小。但馆藏也很丰富,有我国唯一、世界罕见的距今约6亿年的"灯影恰尼虫"化石;国内最大的"铁化木";位居全国前列重达数百公斤的天外来客"光化铁陨石";湖北郧县发掘的长达14米的巨型恐龙骨化石,还有恐龙蛋标本和诸多的矿石标本,绿松石、孔雀石、水晶晶簇……一面化学元素周期表实物墙颇具特色,里面摆放了跟元素符号相关的实物,真是涨知识。</p><p class="ql-block"> 馆内还有专厅介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和科研精神,他的“三光荣”“四特别”成为地质工作者传承的精神标杆。其中“三光荣”指‌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四特别”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协作‌。其实,干哪一行不需要这样的精神呢? ‌ </p> <p class="ql-block">  今天馆里正好有小主持人活动,老师和家长带领这些小学二三年级的小解说员,主动为游人讲解。他们有的熟练大方,有的拘谨生疏,但是都那么努力,我们不由得认真听讲,极力配合,讲解完了再给予热情赞扬。真希望我的小孙子也来参观大恐龙和元素周期表,更希望他也做个小小解说员,侃侃而谈,如数家珍。</p> 衣食住行 <p class="ql-block">衣</p><p class="ql-block"> 在家做了万般打算,出门在外就是大汗淋漓,穿啥都谈不上美感了。我一路抱怨吴同学不会拍照,其实心里明白,是自己太胖,任谁都无能为力啊。要不是几十年的交情垫底,估计吴同学肯定得说出令人扎心的大实话了,真是“一胖毁所有”啊!导游姐姐整天风吹日晒,却保养得很好,白皙高挑,穿着真丝衬衫,带个贝雷帽,简洁清凉又时尚。她告诉我们穿红色和蓝色拍照最好看。记下了!</p> <p class="ql-block">食</p><p class="ql-block"> 鄂菜以湖鲜微辣为特点,但是随着交通和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吃到的更多是“融合菜”,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口味,都很清爽可口。大概是陈领队事先跟旅行社订的餐标比较高吧,一路饭菜很好。酒店的早餐都是自助餐,相当丰盛,中西兼备,丰俭由人。晚饭都是自理,我们事先每人交了400元放在何老师那里,每天集中支出。两个年轻人很尽职地为我们甄选饭店,甚至提前踩点,再佐以啤酒雪碧,每顿都吃的非常满意。结束时还退还每人129元。</p><p class="ql-block"> 除了热干面、烧卖等面点,武昌鱼是必吃的。导游姐姐说湖北潜江小龙虾产量全国第一。比之我们的盱眙龙虾何如?唉,回家才想起来当时应该尝尝潜江油焖小龙虾的,没有比较怎么有发言权?</p><p class="ql-block"> 偶遇一张升学宴广告,五桌以上的,考生高考实际总分可以按1:1比例直接抵扣现金,比如,568分=568元。哈哈,升学宴搞的如此高调,湖北也是高考大省啊,当年谁没做过黄冈密卷呢?</p> <p class="ql-block">住</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在县城还是在市区,我们住的酒店都很不错。前两天我们在黄石阳新县三江大酒店住了两晚,导游一再强调这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2020年才刚刚实现全面脱贫。可是无论是饮食还是住宿都看不出一点贫困的模样。第三天我们住的金花大酒店地处黄石市最繁华的闹市中心,是当地首家现代化的四星级酒店,偶遇送餐的机器人,在电梯门打开时,礼貌地跟我们说“借过”!第四天住在汉口火车站附近的武汉添雅1911酒店,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属于大武汉1911商圈,各项服务都很不错。</p><p class="ql-block"> 导游姐姐悄悄地提出晚上住在我们房间,因为我们团队人少,酒店不提供导游的住宿,我们爽快的答应了。姐姐是个讲究人,早早在沙发睡下,连我们多余的枕头都没用。第五天只有陈领队、吴同学和我三人留下来,导游姐姐帮我们争取了添雅酒店的亲情价,这样我们就能住在原处,不用搬家了。但是我们还是想省点银子,陈领队搜索了附近的一家锦江之星,标准间只要137,比添雅的亲情价还要便宜一百元,条件也很好!第五天我们起了个大早,把行李寄存在锦江之星,这样晚上直接来住宿就行了。第六天早上去博物馆之前又把行李寄存到火车站门口的小店,游览结束直接到车站取了行李,上车走人。太完美了!</p> <p class="ql-block">行</p><p class="ql-block"> 黄石的景点门票是省了,但是“二销”不能省。除了景交车,还有各式新颖的交通工具,比如“魔毯”,其实就是履带传送,再比如玻璃滑道、玻璃水滑道等。价格20-30不等,比较亲民,累了体验一下也很好,有点刺激,来点尖叫,瞬间返老还童! 几天下来,我们已经学会根据景交车费来判断道路的远近,便宜的就不坐,因为肯定不远,走几步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武汉只有共享单车,没有共享电动车。我们三个人从省博“转战”地质博物馆就是骑了共享单车。但是武汉的地铁很方便,而且来自没有地铁的淮安的我们很快就学会了转乘地铁。</p><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就是人生的另一个课堂。</p> 历史的天空 <p class="ql-block">  旅游中的传说、争议往往发人深思,历史人物的遭遇更是令人唏嘘。</p><p class="ql-block"> 西塞山,浙江和湖北皆有,争的是张志和《渔歌子》里的西塞山,争的是自然景观和诗歌意境叠加的文化资源;赤壁,虽然有出土文物、官方认证赤壁古战场在湖北咸宁赤壁市,但是错将黄石赤鼻矶认作赤壁的却大有人在,杜牧就曾在此写下“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诗句,苏轼更是以“二赋一词”打造了一个漂亮的误会。</p><p class="ql-block"> 其实,无论是湖州西塞山还是黄石西塞山,无论是周郎赤壁还是东坡赤壁,都是一个文化符号,争议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黄兴在文赤壁抒怀,“英雄造时势,待我三年五载,必艳说湖南客小住黄州"。山川依旧,往事如烟,感伤或是释怀,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心境和追求吧。</p> <p class="ql-block">  张之洞任湖广总督,督鄂19年,在工业、教育、交通等领域都有重要建树,比如汉阳铁厂、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湖北织布厂、两湖书院(今武汉大学前身)、开办中国首个幼儿园,修建张公堤(今汉口江滩),推动卢汉铁路(今京广线)建设……奠定了武汉重工业基础,相关设施至今仍影响城市发展。可谓湖北近代化的“总设计师”。但是,在1966年的文革中,在他去世57年以后,被从棺椁中拖出,曝尸野外,然后,尸骸失踪41年后才被找到。</p><p class="ql-block"> 李达,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武汉大学校长13年。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诬陷和迫害,同年8月含冤去世。</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命运犹如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却又充满了无数未知与可能, 那个癫狂的时代更是令人沉痛也让人警醒!历史的悲剧带给我们的仅仅是哀叹吗?屈原、苏轼、张之洞、李达……岁月带不走的这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告诉我们,个体虽渺小,仍应竭尽全力守护信念,维护尊严。</p><p class="ql-block">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