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话说洛阳(23)王城与成周</p><p class="ql-block">下图为洛阳城今貌</p> <p class="ql-block"> 洛阳城市的兴起,始于周公营建洛邑,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为伐纣,率军路过洛阳,在孟津会盟八百诸侯,然后渡河,经牧野(今河南安阳附近)一战,一举推翻了殷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周族统治的东周王朝。</p><p class="ql-block"> 建周后,由于周朝偏居于西方的丰、镐,怎样巩固周朝的统治,怎样有效的控制殷朝奴隶主势力集中的东方地区,周武王主张在嵩岳、伊阙之北,太行、黄河之南,伊河、洛河一带建都。刚有了这个想法,在灭殷的第二年,周武王就死了。</p><p class="ql-block"> 武王死后,成王幼年即位。当时的贵族势力,认为有机可乘,遂制造周公欲篡王位的谣言,挑拨管叔、蔡叔、霍叔与周公的关系,并联合发动了武装叛乱,妄图恢复殷朝政权。因此迫使周公进行了第二次东征。经过三年激烈战争,平定了这次叛乱。</p><p class="ql-block"> 平叛后,周公意识到洛阳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向成王建议说:洛阳为“天下之中,四方入洛道里均”,恳请成王建都洛阳。</p><p class="ql-block"> 成王同意了周公的建议,就从殷(安阳)把九鼎迁到了洛阳,史称“成王定鼎于郏鄏”。</p><p class="ql-block"> 郏鄏(jiaru)是西周时洛阳邙山的名称。迁九鼎于郏鄏,即是定都于洛阳。</p><p class="ql-block"> 洛邑的兴建,是周初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成王正式执政的同年三月,太保召公(名奭shi)受命来到武王选定的地方,查看地形,测定城郭、宗庙、宫室和市场的位置,接着,周公也来到这里察看新邑规划,史称“周公相宅”。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周公择定吉日,举行了祭祀和开工典礼。</p><p class="ql-block"> 一年的辛劳,新邑建成。成王特意从镐京赶来庆祝。</p><p class="ql-block"> 从此,西周有了两座都城,西方的镐京、丰都,称宗周;东方的洛邑称王城、成周。</p><p class="ql-block"> 关于王城的规模,《晋元康地道记》说:“王城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内部建筑布局,排列井然。</p><p class="ql-block"> 1954年,对王城遗址进行了勘察和部分挖掘,得知北城墙地下保存最为完好。全长2890米,其余三面有残存遗存。其四隅是:西北角在东干沟村北,东北角在洛阳东站东一公里处,西南角在兴隆寨东北,东南角已被洛河冲毁。估计城郭周长15公里,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p><p class="ql-block"> 王城到西汉时,为河南县城,北魏以前已经废弃,至隋迁都洛阳以后十三年,城墙才彻底平毁。现在的王城公园就建在了王城的旧址上。</p><p class="ql-block"> 由于历史的变迁,王城与成周虽已不复存在,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1963年文物工作者在洛阳老城北庞家沟两侧,于三万多平米的面积内,发掘了四百座西周贵族墓葬,出土了青铜器、瓷器、玉器等数万件,还在成周城东北的金村,发现了举世闻名的东周墓葬群,这些,对周代的历史研究都具很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