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一日游

天涯芳草

<p class="ql-block">三原城隍廟</p> 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50平方米。三原城隍庙面南背北,现有建筑115间,依次排列有砖雕照壁,木牌楼,进入庙内为神道;再经木牌楼和石牌坊,过戏楼,两侧有廊屋;献殿和拜殿相连。戏楼与大殿之间的院落当中,又设一道木牌坊,东、西分立钟鼓楼、配殿。寝殿坐落在庙最北端,它与大殿之间以“无梁门”和明神亭相连。是陕西省内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和大型古建群之一。2001年6月25日,三原城隍庙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class="ql-block">唐初战神李靖是三原县人,为李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三原城隍廟供奉的就是李靖。</p> <p class="ql-block">传奇少年哪吒正是李靖之子</p> <p class="ql-block">三原县周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18px;">周家大院,施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是慈太后干女儿周莹(</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9%E5%90%B4%E5%AF%A1%E5%A6%87/1072266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58, 127, 222); 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安吴寡妇</a><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18px;">)的娘家住宅。该建筑古朴典雅,高台石阶,曲屋连属,具有浓郁的南方建筑风格。其中琳琅满目的砖、木、石雕刻,内容丰富多样,工艺精湛绝伦,寓意深刻准确,置身其中,尤如置身于一部隽永的历史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精巧的建筑,精湛的雕刻,精美的书法绘画及美丽的传说,吸引着众多游人和影视单位前来观光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周莹的卧室及画像</p> <p class="ql-block">道光年间距今已二百年了,大院还是有大户富豪人家的气派和样貌。慈禧西逃曾在大院下榻,周莹先后给朝廷和慈禧捐白银40万两,被慈禧认作干女儿。</p> <p class="ql-block">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院</p> 柏社村位于三原县新兴镇北部,距县城25公里,村域面积3.5平方千米。因历史上广植柏树得名,现存传统窑洞民居780院,其中下沉式地坑窑225院,形成“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的独特景观。‌‌ <p class="ql-block">进入下沉式院落的通道</p> 、 <p></p> <p></p> 地坑窑院在地下挖出深约6-10米的方形深坑,四周开挖窑洞形成居住空间,中央常建有花园或种植树木。这种建筑冬暖夏凉,被称为“天然温度调节器”。窑洞形制多样,包括方坑式四合院、八合头、十合头等,展现了生土建筑的独特魅力。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1, 51, 51);">下沉式地窑窑长13米,宽11米,深6.5米,八合头(八个窑洞)。改造以加固和贴护为主,上部窑面建造挡土墙,出檐瓦保护窑墙立面,室内用蓝砖铺地,白土粉刷。单进院落。该窑东侧南窑洞为出入口,西侧两窑洞为客房,东侧北窑洞为厨房和餐厅,北侧两窑洞依次为客厅、主卧,南侧两窑洞为家畜圈和卫生间。室内装饰以草室泥粉刷为主,地面用蓝砖铺设。</span></p> <p></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搞起了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64, 64, 64);">渭北地坑式窑洞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从中可以窥探人类居住史的演变。在它的建造中,包含了哲学、美学、力学、人文地理等多方面内容,是自然条件、民族渊源、文化习俗的有机融合,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体现了黄土高原人们的风俗和习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