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艺术馆特展【失乐园】

追梦-梅之恋

<p class="ql-block">拉基布·肖(Raqib Shaw)</p><p class="ql-block">《失乐园》(Paradise Lost)</p><p class="ql-block">拉基布·肖</p><p class="ql-block">1974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现居伦敦</p><p class="ql-block">《失乐园》</p><p class="ql-block">2009–2025</p><p class="ql-block">亚克力描线、丙烯颜料、油画颜料、珐琅、亮片及水钻于桦木板上</p><p class="ql-block">艺术家自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拉基布·肖的《失乐园》带领观者踏上一段宏大而动荡的旅程,展现人类存在的本质与广度。画作横跨100多英尺,从左至右徐徐展开,揭示了艺术家所说的“从青春到衰老与死亡,乃至超越死亡的旅程”,并描绘了他一生中的创伤与胜利。肖最初在艺术求学时期构思了《失乐园》,并表示将为此作品倾注终生。</p><p class="ql-block">肖的童年在喀什米尔度过,这片喜马拉雅山谷以其飘渺的美景闻名。然而1989年,当地爆发了武装暴力,16岁的肖被迫逃离。他再未返回,但那片土地深深铭刻在他的记忆中,美丽之中夹杂着痛楚。作品中遍布肖的自画像与化身:有动物头颅的生物、神话人物,或隐藏在海洋、树林与天空中的表情面孔。肖在创作中融入了东西方文化的文学与历史引用。标题《失乐园》借自17世纪约翰·弥尔顿的同名史诗,也让人联想到“人间天堂”般的喀什米尔。最终,这件作品呈现的是肖关于失落与流亡的情感史诗,以及他对人生的坚韧接受。</p><p class="ql-block">本展览由Usha和Lakshmi Mittal慷慨支持。</p> <p class="ql-block">画太长,截断让大家👀</p> <p class="ql-block">他最早在学生时代(约2000年前后)就构思,并于2009年正式开始创作,此后不断增补、修改,至今(2025年)仍在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这幅画已经创作了十六年以上,且是他一生持续进行的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