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穿马岭关

仁者

<p class="ql-block">  马岭关我们又爱又恨的地方。它是我们走遍昔阳徒步群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昔阳最具筋骨的精品线路;它是“过客”走失的伤心地,也是"云水禅心"成名作的原型地。马岭关都在默默地记录和诉说着群里的悲欢离合,一点一滴。</p><p class="ql-block"> 记不清这几年我们究竟踏过马岭关多少回,可它的美总在流转。春有山花漫过残墙,夏有浓荫覆住古道,秋见红叶燃遍悬崖,冬遇白雪裹住烽燧;晴时山风撞响石铃,阴时云雾漫过隘口,无论何时造访,它从不让人空着手回去。</p><p class="ql-block"> 这周我们放弃林荫路,偏选了条"自讨苦吃",在烈日爆晒下的环穿马岭关线。马岭关本立在晋冀交界的咽喉上,作为太行五大雄关之一,自古便是兵戈相向的战场。东望大青山层峦如浪,南眺牛群垴绝壁千寻,北临白虎山万丈深渊,西南鬼谷沟上一石桥飞架,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p><p class="ql-block"> 今日马岭关却透着股陌生。记忆里被脚底板磨得发亮的古驿道,如今已被杂草啃噬得七零八落;曾经熟稔的徒步线路,只剩凭着老印象在带刺的荆棘丛里硬蹚;秀美的山体被挖得坑坑洼洼,像块被摔碎的碧玉;那些古老的城墙、残碑、石拱桥虽经修复,新灰旧石却像硬凑的拼图,与周遭景致格格不入。更扎眼的是山上新架的五六个铁梯,铁链、铁网、刺眼的标牌,还有正在施工的索道支架,像给古关披了身不合时宜的铁甲。最让人堵心的是,原本属昔阳地界的关内,我们一点点修出来的徒步路、亲手栽的徒步标识,竟被河北的文物保护碑和古长城界石占了去。昔阳又一处胜迹,被悄悄换了主人。只有先人留下的古诗与古碑,还在风中倔强地宣示着历史的“主权”。但是,平心而论,河北对这雄关古道的保护力度与开发热情,倒真让我们山西人有些汗颜。</p><p class="ql-block"> 正对着眼前的变迁唏嘘,突然被"草虱"打了个措手不及。密密麻麻的小虫子爬上了衣裤,成了一身红装,拍打、抖落、抓痒、喷药,忙得我们狼狈不堪,痒得钻心。这小东西们像是在警告:"这是我们的地盘,以后别来了。"</p><p class="ql-block"> 马岭关终究是晋冀古驿道上的一颗明珠。它不仅划开了地理的疆界,更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碰撞的前沿。每块斑驳的砖石里,都藏着守边将士"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豪情,也裹着"家书抵万金"的乡愁。如今军事要塞渐成景区,只盼来者既能摸到真实的历史印记,也能读懂那份穿越千年的沧桑与震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