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记忆·打 场(四)

溪之源

<p class="ql-block">  溪源村种植豆类作物品种很多。有大黄豆、绿仁豆、白黑豆、黑豆、红小豆、白小豆等。除了白黑豆、黑豆种植面积较大,打场时需要套牲口碾压,其余的多数是在玉米地、谷子地里套种的,数量不是很多,一般用连枷打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梿枷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木条(一般使用6根枣木条,用皮筋绑定)、梿枷轴、摽子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菜籽等,使籽粒掉下来。在拾掇籽种时,为了防止碌碡碾压时伤害种子外皮,因而多使用梿枷。</p> <p class="ql-block">  打连枷即是技术活,在生产队时期还是个表演项目。那时,生产队劳力多,打连枷时一般都会分成两组,一组三到四人甚至更多,两组对面站立,两组一递一下地拍打,要求队列整齐,动作一致,向前、向后、朝左、朝右,所有动作都是那样协调整齐。</p> <p class="ql-block">  每当此时,在场子里干活和远处高坡上的人们都会停下手里的活计注目观看,这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我虽然年纪小,但打连枷也是一把好手,还发明了好几种打连枷的花样。</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