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楼观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的秦岭北麓终南山下,距西安70公里。2500年前,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西游入秦,应关尹子之请,在此讲经传道,留下传世巨著《道德经》五千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北方道教著名楼观派,誉为“仙都”,“道林张本之地”。金元时期,全真教兴起于北方,楼观派亦衍化为全真。从清代迄今,楼观成为全真龙门派在北方的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 宫观现存碑碣、石刻70多件,历史遗迹有说经台、炼丹峰、显灵山、化女泉、上善池、大陵山(老子墓)。主要殿堂及建筑有启宝殿(明)、三清殿、斗姆殿、救苦殿、元展殿、灵官殿;钟鼓楼、老子雕像(铜像)、衣钵塔(清)、方丈塔等。数年来,经过多次整修,楼观面貌一新,道风清纯。</p> <p class="ql-block"> 进入石牌坊门楼,只见这里翠竹环绕,草木葱郁,流水潺潺,环境清幽。</p><p class="ql-block"> 传说,当年函谷关总兵尹喜的古宅在此地,他在此结草为楼,夜观天象,称其宅为楼观,见到紫气东来,预知有圣人从此经过,于是尹喜便到函谷关等候圣人,一日老子骑青牛而至,便拜老子为师,辞官引随老子到他古宅楼观论道,老子来到这里,只见此处祥云缭绕,四季如春,溪流纵横,鱼翔浅底,百鸟争鸣,龙飞凤舞,牡丹竞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老子抬头望时,只见一巨石十分奇异,如有人形,豹头环眼,铁面虬鬓,一手执剑,一手执扇,五蝠飞舞,正气浩然,不尽叹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欲观其妙,常有也,洋洋洒洒五千言,由尹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经》。</p><p class="ql-block"> 后来老子与尹喜结草楼观,夜观天象。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讲道,说经台讲经,楼观台练丹峰炼丹,升仙西楼观,享南山之寿,是谓道教之祖庭,天下第一福地也。</p> <p class="ql-block"> 楼观台巧遇一游客,同行聊天时得知他是一位医生,他看我们的身体状况建议我们经常练习八段锦,并现场示范教我们一招,这真是一段善缘,在天下第一福地,我们也收获了一段福音,算是有福之人,谢谢这位德高仁医,能照亮别人的人也一定前途光明!</p> <p class="ql-block"> 从老子雕像处俯视讲经台。</p> <p class="ql-block"> 说经台是楼观台的主要景点之一。是老子讲经说道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现存主要建筑为宗圣观,内有老子祠、说经台等遗迹。景区内保存大量历代碑碣、雕塑,古木等,完整展现了道教文化脉络。 </p> <p class="ql-block"> 上善池:元代书法家赵孟頫题字碑亭。</p> <p class="ql-block"> 这颗500年的黄连树非常粗壮,几乎把门堵住了。</p> <p class="ql-block"> 这座大殿叫启玄殿,是供奉老子的正殿,启玄之意指赞扬老子著说《道德经》揭示了社会的奥秘,阐述了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老子祠启玄殿后,有一八角形石碾盘,是太上老君碾药的工具。敲击此石可发出金属响声,如钟、如磐。民间传说敲此石可以去灾免病。由于用木棒敲击会发出清脆的音响,所击部位不同,其音韵各异,故又名 “响石”。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颗雌株银杏树,高27米,胸径1.23米,树龄约680年。</p> <p class="ql-block"> 出了说经台,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福地广场。广场气势恢宏,它背靠终南山,前面是108国道。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写着天下第一福地几个红色的大字,非常醒目,后边的牌坊门楼中间有仙都两字,气势磅礴,开车路过都能看到,不由得会引人停车住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 宗圣宫遗址在广场的西边。原系春秋函谷关令尹喜故宅,后因老子在此讲学而闻名。遗址内有许多建筑遗迹,石碑、石雕,古树木等。在此凝视、触摸这些千年遗物,可以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变迁,穿越<span style="font-size:18px;">悠悠历史长河,学习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在这人杰地灵的道教发源地思道、问道、悟道、明道、得道。</span></p> <p class="ql-block"> 文始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 楼观台先师传碑</p><p class="ql-block"> 至元三十(公元1293年)八月刻立,朱象先撰文并书,碑额篆书,楼观先师传碑碑文正书,记述尹喜等三十五位高道的修真事迹与学术活动。后附草书提拔十七行,碑阴刻宗圣宫各下院道观名称及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这株雄性银杏树传为老子来楼观后亲手栽植,树龄已2600多年,树径约三米,已中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遭火焚,此后树体仅靠几片较厚的树皮传输养分,至今依然生机盎然,新枝勃发,呈现出强盛的生命力。这颗雄性银杏和说经台前雌株银杏相呼应,形成了楼观台独具特色的古木景观。现已被列为特级保护对象,并入选“中国十大最美银杏”,而且是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名录中的“陕A0001”号。</p> <p class="ql-block"> 三鹰柏。相传老子自楚入秦后,在楼观设坛讲经,三只老鹰栖止于柏树之上,旁听经文,经久自化于柏树之上,形成了三只造形各异的木雕栖鹰。树虽记枯死多年,人称之为三鹰柏。</p> <p class="ql-block"> 元雕石牛。</p> <p class="ql-block"> 唐雕石牛。该石牛线条粗粗狂,神态安详,比例匀称,以秦川牛为范本所雕。</p> <p class="ql-block"> 系牛柏。老子自楚入秦,曾于此系所乘青牛,约近2600年,此柏虽历时旷远,依旧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一呈劲虬雄姿。</p> <p class="ql-block"> 终南山古楼观宗圣宫之图碑</p><p class="ql-block"> 元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十月二日刻立。石庭玉题跋,碑额隶书”终南山古楼观宗圣宫之图”十一字,并附线刻宗圣宫坐落分布图,下刻正书跋文,碑阴为元贞元年(公元1296年),朱象先撰书,《古楼观系牛伯记》。</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福地碑</p><p class="ql-block"> 元代镌刻,南宋延陵吴琚正书,据宋史载:吴琚官至少师,判建康府兼留守,颇有书名。《史书会要》谓”大字极工”。原碑竖于说经台。</p> <p class="ql-block"> 老子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 这次楼观台之旅不虚此行,看到了许多老子文化遗迹,和楼观台秀丽的自然风光,虽然以前也曾来过,可是经过这些年的不断修葺和开发,又有了不少新的看点,场景也更加大气,气势磅礴,自身对老子文化也有了新的理解,看起来更有味道,感觉真的到了仙都福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