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是1965年8月出土于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杨家湾村汉长陵陪葬墓的陶塑群 ,共包含11个随葬坑,出土骑兵俑583件、步兵俑1965件及盾牌1000件。该文物群被认定为汉高祖刘邦重臣周勃、周亚夫父子的墓葬遗存,其军事编制涵盖甲骑、轻骑及执戟俑等战术兵种,完整呈现西汉北军卫队形象。</p> <p class="ql-block">陶俑采用900-1100℃高温烧制后人工上色工艺,彩绘保存完好度居全国汉代陶俑前列 。其中指挥俑身穿红绿战袍、披黑色鱼鳞甲,被列为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咸阳博物院文庙博物馆内,形成中国现存最早的大规模兵马俑阵列。</p> <p class="ql-block">走进西汉兵马俑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传统的中式牌坊,上书“西汉兵马俑馆”,两侧石狮威严,仿佛在守护着千年前的军阵。几位游客驻足在牌坊前,身后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绿树掩映的景致,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馆内的建筑也极具特色,红柱灰墙、雕花门窗,处处透露着中式建筑的典雅与庄重。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石磨与小栅栏点缀其间,绿植环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前言中介绍,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大规模兵马俑群,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它不仅揭示了汉朝的军事力量,更见证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每一件陶俑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步入展厅,一排排陶俑整齐排列,仿佛随时会从沉睡中苏醒,重现当年的军阵风貌。中间一名骑马的陶俑居高临下,周围士兵肃立,背景是模拟的山川景象,冷色调的灯光更添肃穆之感。不远处,一座写着“西汉兵马俑馆”的红色牌坊静静矗立,绿树与小径环绕,仿佛在等待着下一位探寻历史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1965年8月,考古人员在咸阳市以东20公里的杨家湾村发掘出11座随葬坑,其中6个骑兵俑坑、4个步兵俑坑和1个战车坑构成完整军阵布局 。该发现填补了秦汉之际军事制度研究的空白,其规模仅次于秦兵马俑,但年代早于徐州狮子山楚王墓陶俑群 。2019年5月,通过微米级修复技术对龟裂陶片进行了保护性处理。</p> <p class="ql-block">展厅深处,一群陶俑整齐排列,姿态各异,有的手握武器,有的双手合十,仿佛正在进行某种仪式。背景是一幅描绘山峦与天空的画作,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两千年前的军营之中。</p> <p class="ql-block">馆内灯光昏暗,气氛庄重,一排排陶俑和马匹整齐排列,背景是模拟的古代战场,仿佛能听见战鼓声与马蹄声由远及近。其中一位身穿红衣的陶俑神情肃穆,手中握着兵器,仿佛随时准备出征。</p> <p class="ql-block">一尊骑马陶俑静静伫立,骑手身着古代战袍,双手握缰,姿态稳重,马匹昂首挺胸,细节精致。左侧墙面的投影隐约映出其他雕塑的轮廓,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关于忠诚与守护的故事。旁边的标牌上写着“西汉军团”几个大字,下方是“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陈列”的介绍,背景是深红色的墙面,显得庄严肃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