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7年毛乌素沙漠生死行</p><p class="ql-block">1977年大王经历了一次最艰难的行程。厂家属科为了尽快得到发展,准备生产卡盘。科长白景琪通过关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搞到了三台旧机床。设备无法通过铁路运回,只能汽运,这个任务又落到大王身上。</p><p class="ql-block">1977年7月30日,大王开着他心爱的黄河车,带着家属科两位技师一起出发。有一位技师还带了自己六岁的儿子同行。因为这条线路谁也没有走过,从地图上看,过了陕北榆林就要进入沙漠。大王怕路上出问题,准备了铁锹、镐头、喷灯、大水壶及部分汽车备件。当天他们一路顺利到达宜君县,第二天中午抵达延安。来到中国革命圣地,就要好好看看。可是,那年7月6日至7日延安遭遇连续降雨,导致洪水泛滥,给延安造成严重破坏,一百多人死亡。大王他们到枣园、杨家岭等地参观了一下,就继续出发了。</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他们来到榆林。那时候的榆林城外没有建筑,方方正正的古城墙远远就能望见,非常雄伟壮观。第二天早上从榆林出发的时候,艳阳高照,几个人的心情很不错,哪知道危险即将到来。大王驾车沿着沙石公路前行,没有多久,就看见前面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从天边向他们压过来。那团吞噬天地的黑云来得比草原上的野马还快,转眼间白昼就成了黑夜。道路已经看不见了,大王赶紧打开汽车大灯。吸取延安洪水的教训,大王找了一处高坡把车停下来。雨水和冰雹拼命敲打着铁皮车厢,此时的天如同塌了一般压下来。从来没有见过这阵仗,几个人蜷缩在车里,紧张地望向窗外,不知所措。过了半个多小时,雨势渐缓,天也逐渐亮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太阳好像也被天狗吐出来一样高高挂在天空,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后来才知道1977年8月1日至2日,毛乌素沙漠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此次暴雨的降雨中心位于内蒙古乌审旗的呼吉尔图乡沙日嘎毛日村,雨量高达1400毫米,雨区呈东西带状分布。所幸他们没有进入此次暴雨中心。公路上的积水正在慢慢消退,大王他们只能在车里等待。这一段公路是沙石路面,雨水渗透的比较快,又过了半个小时,路上基本没有积水了。大王着急赶路,就发动汽车驶上公路。虽然看着路面没有水,但是路面特别湿滑,汽车只能慢慢行走。稍微加速汽车就会摆来摆去,大王也不敢着急。</p><p class="ql-block">汽车就这样来到一处道路洼地,刚才的暴雨把道路冲开一条一米来宽的沟,汽车没法通过。大王下车查看,发现旁边有一棵枯树。大王取出钢丝绳,挂在枯树上,另一头挂在自己的汽车上。他上车向后拉了一下,枯树被拉断了。几个人合力把它拖进沟里,又找来一些路边的蒿草垫到里边,拿出铁锹挖了一些沙土在上面,汽车顺利通过了。再往前就进入毛乌素沙漠了。真的没有想到省际公路在这里就只有用蒿草铺的两条车辙。大王驾车沿着这条路向前行驶,心里一片迷茫。走了近一个小时,汽车来到一条小河边,没有桥梁。刚刚下过雨,这里的河水比较深,不是很急,离对面上岸的路口有二十几米的距离。大王不敢盲目过河,他脱掉外裤下水探路。在水里反复走了几次,对水下的河床的情况有了解。这里水深有六七十公分,河底比较坚实,应该可以通过。他发动汽车,谨慎驾车,顺利登上对岸。前面的道路又变成了沙石路面,汽车欢快地跑起来。走了半个小时,发现前面路上停了一辆货车。走进一看是一辆南京嘎斯车,后轮陷在了路面。原来,洪水冲垮了路面下面的涵洞,只剩上面薄薄的一层土附在路基上。司机没有发现路面出现的险情,前轮驶过去了,后轮卡在路基上。那位司机看见后面有车过来了,从车上走下来,请求帮忙把他的车拉出来。大王看了一下说:我只能把你向后面拉出来。那辆车上还有一位妇女,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为了安全,大王让她们下车等着。连接好钢丝绳,黄河车轻轻一下,就把那辆车拉了回来。那位司机十分感谢!路断了,大王很发愁。那位司机是榆林人,姓马,对这条路很熟悉。他告诉大王往后退,后面有一个坡路可以下到右侧路边的辅路。虽然辅路有水,但是路基没有问题。于是他们向后退去,来到了坡路的地方。马师傅的车在前面领路,他们沿着辅路前行。路面虽然有四十公分的积水,走起来还是很轻松,没有一会儿,就又回到了主路上。两辆车走了有六七公里,前面的车停下了。前方有一百多米的路基全被洪水冲走了,下面残余的路基被泡在水里,无法前进。看着眼前的情景,全都傻了眼!天色已晚,看来只能在车里过夜了。大王拿着大水壶准备去弄些水用喷灯烧开。就在这时,来了一位农民问需不需要去家里过夜?他可以帮忙看守汽车。大王和马师傅商量怎么办?马师傅说可以去。于是他们锁好车门,跟着农民回到他家。</p><p class="ql-block">那是一间低矮的草房,有二十平米大小,南北两铺大炕。房间没有间墙,厨房、住屋和鸡舍混在一起。家里除了女主人还有一位老人和两个孩子。农民把他们带回家里,找了一件棉衣就出去帮他们守护车辆去了。家里由女主人负责接待客人。马师傅对这里十分熟悉,他让女主人帮忙做点面。女主人找出一小袋面粉,用称称出一斤半面粉。没有蔬菜,找了两个洋芋切成片,用羊油炝锅做了一锅面条。最让大王感到新奇的就是那个面条是把面团擀成一公分的厚饼,然后切成薄片。估计是面粉质量不好,擀成薄片就碎了。每人分了一碗散发着羊膻味的面条,吃到嘴里不敢细嚼,里面全是沙子。饿了一天,只能勉强吞下。这一夜,男女同睡在一铺大炕上,熬到了天明。第二天早上,马师傅让女主人煮了几个鸡蛋,每人吃了一个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经过一夜,路基底下的水基本没有了。大王拿出铁锹和镐头,几个人合力把前面的路基弄平整。前面的嘎斯车顺利下到路基下面,开到了对面的公路上。马师傅对大王说:你也过吧,前面有动力了,不行我拉你。大王看了看对他说:我的车前面重,估计在沟底会上不去!唯一的希望就在眼前,也只能一试了。大王驾车顺利下坡,在沟底走了一点就动弹不得。马师傅见状倒了回来拉大王的车,试了几次都不行。大王下车看了看,自己的车后桥已经陷在泥土里,没法出来了。他对马师傅说:你先走吧,你车上还有女人和孩子。我得慢慢把车轮垫起来,否则出不去。马师傅说:你先慢慢弄吧,我去前面的公社给你找个拖拉机过来。大王把车上的千斤顶和短木板拿出来,一点点抬起后桥,不断往轮胎下面填沙土。几个人轮番作战,各个累的满头大汗。这时候马师傅又回来了,告诉大王:昨天公社的汽车陷在沙漠里了,拖拉机去救援也陷进了沙漠。没有办法,我给你找来十几匹骡马,他们带着长木板一会就过来。大王听了十分感动,患难之交结下如此情谊,实在难得!谢过马师傅,他们继续努力,车轮终于从泥里被挖了出来。此时,十几匹骡马驮着几块木板来了。大王指挥他们把木板垫在四个车轮下面,然后把十几匹骡马拴在汽车前面。他坐进驾驶室,告诉那些农民,我按喇叭,你们就赶牲口。就这样双方齐心合力,汽车终于从沟里爬了上来。他们谢过了农民兄弟,付了九十元的劳务费,准备赶路。对面驶来一辆长途客车,大王赶紧把它拦住,告诉他前面无法通行,劝他们返回。</p><p class="ql-block">过了这一关,前面的路好走多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看见前面公路右侧有一片蓝白建筑,极其雄伟壮观。走近才知道那是成吉思汗陵。一天多几乎没吃东西,饥肠辘辘,谁也没有心情过去参观,只能多看几眼,也是到此一游。前面不远就来到伊金霍洛旗,他们找了一家餐馆赶紧解决吃饭问题。餐馆还不错,随车带小孩的技师买了一盘红烧肉端到了桌子上。孩子看见挑了一块最大的肉块放进嘴里,没嚼几下就往下吞。结果肉块卡在了喉咙里,憋得满脸通红。他爸爸见状在孩子的后背猛砸了几拳,孩子哇的一声把肉块吐了出来。大王赶紧对孩子说:慢慢吃,别着急,肉有的是。一场虚惊过去了,他们吃过午饭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从这里开始,就没有下过雨,道路畅通。蓝天、烈日、黄沙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忽然他们发现这里有很多人穿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马从不同的方向向东胜奔去。原来今天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日子,东胜正在举办那达慕活动。他们看着眼前的美景,沿着公路向前行驶,顺利抵达呼和浩特。根据来时的路况,汽车装上几台机床肯定不能从原路返回了,大王给车队发了电报,告诉曲师傅准备绕路山西返回。</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他们顺利装好机床,捆绑牢固,就开始返回。汽车向集宁方向前进,道路的两侧是绿色的草原。草原上羊群在游动,仿佛白云漂浮在草原。偶然公路上也会遇到成群的牛儿,它们看见汽车根本就不害怕,瞪着圆圆的大眼睛,慢悠悠地散步。到了集宁,汽车转向东南行驶,没有多久,便来到了丰镇。这里是内蒙古和山西的交界处,设立了一处检查站。粗粗的铁栏杆横在公路中间,过往的车辆都要一一接受检查。大王他们拉运的机床虽然有内蒙古机械局的通行证,还是被扣在路边,经过电话核实之后,才予以放行。当晚,汽车开进山西大同住下。在大同,他们又得到一个坏消息。太原至介休之间的铁路因洪水停运。山西是两山夹一沟,铁路停运,公路肯定也断了。他们只能往北京绕行,大王赶紧向家里汇报情况。次日,大王驾车直奔北京方向开去。这一路基本都是在山区行驶,很顺畅。当汽车来到八达岭城墙下,大王停好汽车,几个人爬上城墙,欣赏这里的长城。沿着山路汽车缓缓下山,驶入北京。汽车出来时带的两大桶柴油已经快用完了,急需在北京加油。他和厂里通了电话,告诉他去北京重型机械厂找供销科联系加油。</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他们找到北京重型机械厂加满柴油,就赶紧出发了。傍晚时分,来到河北束鹿附近。这里有一处涵洞正在施工,车辆要绕到路边沟底下临时修建的辅路行驶。坡路很陡,大王谨慎驾车缓缓驶下陡坡,就在汽车刚要爬坡的时候,突然听到“咔”的一声响,停下不动了。大王分析应该是半轴断了。他赶紧熄火停车,下去检查。果然是右侧的半轴断了!他找出工具,熟练卸下半轴一看,右后侧的半轴断了,而且是在靠近齿轮箱的地方断了。这可难坏了大王!细细的半轴套管只有十来公分粗细,手根本摸不到,怎么办?急得大王额头冒汗!这里是单行路,车坏在了这里,两边的车都被堵在公路上。情急之时,他忽然看到附近修涵洞的工人在熬沥青,他的手里握着一根铁棍,大王赶紧跑过去借来一用。大王拿着铁棍在半轴套筒里小心向外拨弄,听到啪的一下 ,断裂的另一半半轴被他拨了出来。大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从车上取下备用的半轴,迅速装上,紧好螺栓。汽车顺利从坡下爬了上来。站在公路上等待的司机师傅们爆发出阵阵欢呼声。这次艰难行程的“最后一劫”终于过去了。他们顺利返回工厂。此行留给大王印象最深的是那位在沙漠中相遇的司机马师傅。艰难中相互帮助,相互关照、没有临阵退缩。他们留了各自的联系电话,由于相距太远,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那个时代留给他们脑海中的那份记忆却始终温暖着两个人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