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里深沉的民族记忆

忠见留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纪念日。部队营区,军旗飘扬,军徽闪耀,全体官兵以军人特有的方式庆祝“八一”建军节。中国军队,坚守使命担当,一路守护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1日晚上,部队组织营区官兵及家属集体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南京照相馆》,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珍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影厅座无虚席,影前军歌嘹亮,拉歌场面热闹非凡,让人热血沸腾;序幕建军节主题宣传片,展示中国军队建设成就,彰显军威,中国军人用行动赢得世界尊重,激发军人战斗意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影片《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讲述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一群生活在南京的普通百姓,躲在吉祥照相馆避难所发生的惊心动魄故事。邮差苏柳昌为了保命,冒充相馆冲洗工,<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并收留了一众中国军民,使相馆成为临时的庇护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在意外冲印出能证明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后,日军企图掩盖大屠杀真相</span>。面对日军残酷暴行,苏柳昌冒着生命危险将避难者们安全转移,并谋划着如何将底片运送出去,将屠杀罪证公之于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影片视角采用“大历史,小切口”的叙事模式,通过吉祥照相馆这一微观视角,展现普通民众在南京大屠杀绝境中的抗争与觉醒。将暗房设定为战场,相机设定为武器,把记忆的守护从肉体抗争升华到文化与历史真相的层面,体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家国情怀。影片中原比例复刻的1937年南京城的城墙纹理与街道风貌,再现了30年代南京中等商户的典型配置,故事真实感人,富有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影片中的角色塑造立体鲜活,如刘昊然饰演的阿昌从畏死怯懦到觉醒抗争,王传君饰演的王广海从自私懦弱到逐渐良知觉醒,高叶饰演的林毓秀飒爽坚韧,在乱世中顽强求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电影中,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其编号是1213,片中反复提到。这个1213编号,纪念意义重大,就是日军侵华开始南京大屠杀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这段中国发展史上悲惨的伤痛,在每个中国人的良知深处留存,成为中华民族深沉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电影中,日军的残暴与虚伪令人发指。鬼子攻陷南京城,甚至全城大屠杀,炸弹纷飞,枪声不止,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实施的奸淫劫掠、杀人竞赛、集体屠杀、火烧活人等场景,惨不忍睹,日军的“影像暴力”让人感到无比震惊和切齿拊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弱的时候,其实平民早就无处可逃。同胞被杀,他们那麻木的表情,也许是在那个时期真实发生过的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是南京人耳熟能详的童谣,承载着最原始的民族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京照相馆(即吉祥照相馆)呈现着记载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价值, <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相馆里的普通人在绝境中逐渐觉醒,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人性光辉</span>,他们不仅是黑暗里的幸存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馆里珍藏的“照片”“合照”“全家福”等,是记录着许多家庭影像记忆的载体,都代表着当代人的真实生活故事,更是民族历史的见证;一幅幅风景画布,北京故宫、武汉黄鹤楼、杭州柳浪闻莺……都代表着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成为了人们心中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寄托,也饱含着对家国的热爱与眷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战胜利后市民们在镜头前绽放的笑容,也见证了这座城市从战火中重生的坚韧与希望,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不屈不挠的岁月沧桑与抗战胜利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伤痛如刻在民族脊梁上的铭文,永远无法被时间抹去,历史的伤痛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上的沉重拷问。南京大屠杀便是这样一道深不见底的伤口,叩开了国人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敬畏与沉思之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有人觉得那时的中国人是麻木的、愚蠢的、自私的、懦弱的,但毕竟人性的善和民族的精神是不可低估的。如果人人自危,贪生怕死,都是汉奸的话,就不会有共产党,也不会有新中国。就是因为还有着一群人,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星星之火才得以燎原。比生死更重要的,是民族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带着沉甸而压抑的心情走出影厅,怅然若失‌,难以忘怀。我们没有资格替先辈们原谅,但至少也得感谢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才给了我们现在稳定的生活!</span>铭记历史,不是谋求延续仇恨,却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在当今的和平年代,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幸福,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中华民族在复兴的道路上稳步坚定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吾虽脱下军装,但仍生活在军营,大好河山,寸土不让,<span style="font-size:18px;">匹夫有责。勿忘国耻,吾辈自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