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断崖&可鲁克湖

心语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65.0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3米,平均深度21米,最深处32.8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环湖骑行,湟鱼洄游,见证把高原的蓝装进眼睛带回家。</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断崖位于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是青海湖东北部一处由地质构造和冰川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以垂直崖壁、生态多样性及湟鱼洄游奇观著称。</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西岸,赭红色的断崖横亘于天湖相接之处。石崖如同被无形的巨斧劈开,骤然竖立于平坦的湖岸线上,险峻陡直,切割出天地间一道醒目的伤痕。它屏息俯瞰着深湛的湖水,那湖水蓝得幽邃、蓝得凝重,仿佛一整块凝固的孔雀石镶嵌在高原之上。</p> <p class="ql-block">  我移步崖前,仰头望去,山岩的轮廓如刀锋般锐利地刺向天空,在高原澄澈的光线下,岩石的皱褶与裂隙清晰可辦,如同大地苍老肌肤上深刻的纹理。山风从湖面呼啸而至,崖顶密集的经幡便如无数虔诚的手臂在奋力舞动,发出猎猎的声响,似在风中传递着某种无声却执着的心愿。色彩斑斓的幡旗在强劲的风中撕扯、翻腾,几乎要挣脱绳索而飞升而去。</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浩渺的蓝,在岸边被踏碎成粼粼的波光,而岸上,则是生灵的国度。马群便在这水天相接处游荡着,它们披着缎子般的长鬃,毛色在高原澄澈的日光下流淌出深褐、浅栗、乃至墨玉的光泽。它们或低头啃食湖畔柔韧的短草,或凝然伫立,头颅高昂,目光越过无垠的碧波投向远方雪峰。马儿们总是静默的,唯有颈项上的长禁在高原不息的风中翻飞,如燃烧的黑色火焰,又似一面面流动的、无声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的岸边,马是风的具象,牦牛是地的凝魂。一个追逐着水波与天际线的召唤,鬃毛里呼啸着自由;一个则低首,以角驮起整个高原的岑寂与坚韧,四蹄深深嵌入泥土——它们各自以奔涌或沉坠的姿态,在这片浩渺的蓝边,刻写着大地上两种古老而永恒的生命诗行。</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高原生态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作为我国唯一的高寒咸水鱼种,其洄游习性、生存挑战及保护成效均具有重要生态意义。每年5-8月,数以万计湟鱼用尾鳍拍打水面形成银色浪涌,在青海湖咸水支流中上演逆流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  断崖如大地骤然撕裂的伤口,它踞守湖畔,非为阻隔,倒像是大地向深湖倾尽全部灵魂的告白。立于崖畔,脚下是湖的深湛,头顶是风的呼号;而经幡翻飞如搏动的血脉,每一次撕扯与挣扎,都在传递着大地无声的衷情。立于这大地的伤口边缘,我们终会领悟:这陡峭的坠落感,正是生命与永恒之间最深的对望。</p> <p class="ql-block">  可鲁克湖‌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一处自然景区,属于微咸性淡水湖,以清澈的湖水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著称。‌</p> <p class="ql-block">  可鲁克湖面积约57.4平方公里,是柴达木盆地东部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吸引大量迁徙鸟类栖息繁殖。</p> <p class="ql-block">  在可鲁克湖景区门口,数道电线划破空旷的天幕。就在这数条纤细的黑弦之上,竟栖落了成千上万的燕子(我只拍到其中一角)。远远望去,电线被这些墨黑的身躯压成了饱满的弧,像大地的颈项间垂挂着一串沉甸甸的、由无数黑玉缀成的项链。它们是如此密集,一只紧挨着一只,绵延不绝,仿佛墨汁沿着笔直的轨道凝固了,又像是大地向天空骤然抛撒的一把会呼吸的玄色秤星。</p> <p class="ql-block">  我屏息立于其下,仰望这悬于半空的奇观。燕群沉沉地栖在弦上,墨黑的标点布满天空的四线谱。它们小巧的爪腹紧贴冰冷的金属,传递着血肉与工业造物之间微妙的触感。这庞大的栖息,是一场静默的等待,一种蓄势待发的集体悬停。每一只微小的胸腔里都鼓荡着迁徙的季风,每一次细爪的轻移都是对远方不可见的召唤的回应。它们暂时收拢了剪开风雨的翅膀,在这纤细的栖木上,达成一种脆弱的、惊人的平衡。它们集体垂首,像无数待发的箭镞,将天空的重量,轻轻压在一根颤巍的弦上——这凝固的、墨色的河流,是天地间最轻盈也最沉重的一场交易。</p> <p class="ql-block">  大美青海,如一幅天然画卷铺展于天地间,湖泊似蓝宝镶嵌,草原若绿毯铺展,山川壮美,星空璀璨,每一处皆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令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