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女儿作陪再次到江南:《走进明孝陵的悠悠过往》

好游(不能及时回复、请见谅)

<p class="ql-block">前次到中山陵,没时间到明孝陵看看,心里总觉得遗憾,这次陪女儿来中山陵一定要挤出时候去看看。从中山陵出来就有景交车到明孝陵,车费10元就到明孝陵门口。</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经常听着父亲给我讲述朱元璋的故事,所以对朱元璋满怀敬重之情。出身贫寒的他,凭借自身卓越智慧与高瞻远瞩的眼光,一步步登上皇位,成为一代贤明君主。从微末中崛起,他所展现出的非凡谋略与远见卓识,实在令人由衷钦佩。每念及他的传奇人生,都不禁为其过人之处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踏入明孝陵,仿佛叩开了六百年前的时光之门。石象路的翁仲神兽历经风雨,仍以庄严肃穆之姿守护着往昔的荣耀。神道蜿蜒,光影在石兽身上跳跃,斑驳中尽是岁月的诗行。</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象路漫步前行,便来到了碑亭。亭中矗立着一块御碑,其上刻有“治隆唐宋”四字,这出自康熙帝的亲笔。“治隆唐宋”意在夸赞朱元璋治国理政的卓越功勋,堪比繁荣昌盛的唐朝。此碑充分彰显了康熙帝对洪武大帝朱元璋深深的追慕之情。</p> <p class="ql-block">  从碑亭走出,便来到孝陵殿遗址。这里,石柱础静静伫立,尽管四周仅余残垣断壁,但凝望它们,往昔殿宇的恢宏气势仿佛在眼前浮现。红墙黄瓦的痕迹,在苍松翠柏的簇拥下若隐若现。微风轻拂,松涛阵阵,仿佛是历史轻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走过孝陵 殿遗此,方城明楼拔地而起,穿过圆拱门,沿着通道蹬上宝顶,登上城楼远眺,紫金山云气氤氲,仿佛能看见王朝兴衰的剪影。 宝顶是个直径在325米至400米间的巨大土丘,它原本是中山南麓的独龙阜。宝顶四周,以条石为基础,青灰色的城砖墙叠砌出帝王的威仪,这墙周长1000多米,围出的宝城,便是朱元璋与马皇后地宫的所在之处。</p> <p class="ql-block">这里并非冰冷的古迹,而是凝固了时光的长河。每一块砖石,都似一部史书,镌刻着悠悠故事;每一缕清风,都宛如一位老者,诉说着往昔岁月。当夕阳的暖金色光辉洒在明孝陵上,回首望向那扇朱漆大门,仿佛穿越了六百年的时光,与古老王朝展开了一场无声对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