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邀请孟浩然,为《画意诗情》举杯共庆</p><p class="ql-block"> 汪光房</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一片草地,诗就是草叶上滚动的露珠。没有露珠,草地还是草地,却少了几分情韵。生活是一座花园,诗就是花丛中飞舞的蝴蝶。有了蝴蝶,花园还是花园,会增添一道风景。</p><p class="ql-block">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最高理想。</p><p class="ql-block"> 在地灵人杰的襄阳古城,有一位蕙质兰心、芳名宋建勤的高雅女子,把爱诗、读诗、写诗当成了生活,也把押着韵脚的生活过成了诗。她淘米洗菜,水龙头里流的是诗;她在江边休闲,目光从水里钓出了诗。春天的柳枝上,她采撷一串串嫩绿的诗行;看翩翩的蝴蝶飞入花丛,她觅到了诗的芳踪。在人生的旅途,无论她快行还是慢走,脚步都踩着诗的节奏。她的脉膊,她的心跳,她的一呼一吸,都合着诗的韵律。宋建勤的诗,简约而清新,那样美妙,是缪斯女神给人间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朋友,当你打开这本《画意诗情》,就走进了宋建勤,与诗结下一段缘分。感谢上天的美意,也许在前世就早已做好了安排,安排我们今生在宋建勤和凡夫的《画意诗情》中《相遇》。这是一部诗歌和摄影联姻的佳作,是一个诗情醉人、画意迷人的艺术世界。朋友啊,就让我们一起,沿着书中的诗行漫步,在诗情画意里徜徉,作一次平平仄仄的诗画之旅……</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裁剪一片春色/做成一把伞/撑在头顶上/牵引了谁的视线”,走啊走啊,走成风景中的风景,“走成一首诗的诗眼”。踩着季节的脚印,我不知《走进了谁的思念》。我要在《酒●曲●茶》里,饮酒奏曲品茶,用酒发酵我的情愫,用音乐洗我的凡心,让茶香拥抱我的芳魂。打开《春》的《一帘幽梦》,折一枝翠柳,欲留住那不系之舟,却只留下一道道涟漪,荡漾在我的心头。就让那小舟去吧,满载着我的祝福,远游……是的,该松手时松手,该《放下》的放下,心会变成一只轻灵的蝴蝶,去吻那含笑的春花。莫为物累,莫为情困,作别西天的云彩,学学徐志摩的潇洒,我们身陷红尘,却可以让心“在诗中安家”。</p><p class="ql-block"> 夏天来了,《夏来好个凉》。凉,凉,就像一颗薄荷糖,把这个“凉”字拿下来,放在嘴里一咬,真是凉甜可口超级爽。你想要内心的宁《静》,可以在一棵大树下,静享一处凉荫。伸手扯一缕阳光,穿起往日的回忆,再穿一串,从荷塘的蛙鸣,那蛙声湿漉漉的,会沾满你的衣襟。炎热的中午,《夏》就藏在翠绿的荷叶下打盹,两只小青蛙看见了,睁着好奇的眼睛。如果,你想在旧时光里,寻找一片古典的凉意,可以踏着青石板,到《北街》逛逛,你会邂逅诗仙李白,他穿越千年重返襄阳。你送他一张《襄阳名片》,他又会诗兴勃发,写下《襄阳歌》的续篇。那满街的诗意四处流淌,流出小北北门,汇入汉水,水面涌起滚滚波浪,奔流不息的汉水哟,成了一条诗的大江。</p><p class="ql-block"> 沿着诗行《走着走着》,不觉已走进了《秋》的画卷。霜天静夜,月落乌啼,啄破了谁的相思梦,破成床前一地碎片。孤鸣的钟声,敲凉了谁的一串相思泪,犹如省略号,省略了多少相思的语言。待天明,收捡《一场秋雨》后的落花,堆花成冢,把破碎的梦埋在中间。泪水打湿的钟声,被阳光晒干,而那串泪珠凝成的琥珀,就交给昨天保管。让一切重新《开始》吧,又一个《月儿圆了》的时候,定会有人与你《牵手》相伴,“你把我的梦绕/我把你的魂牵/从此/缠绵到永远”。</p><p class="ql-block"> 伴着《冬的韵律》,季节翻开新的页面,一曲《梅》《雪》恋歌,在《冬》的舞台上演。那纯洁无瑕的爱,那绝配的旷世奇缘,让人类艳羡。我也来弄梅唱《梅弄》,心曲一段为君弹,扯不断的缕缕情丝啊,就是琴上的弦。夜幕降临,大街拐角处的那盏灯,是夜的眼睛,看我和恋人走向咖啡屋,只到把影子收起。放了糖的咖啡,甜透两颗心,我们就像两块被音乐搅拌的方糖,融化,融化,化为了无形。而此刻,《冬》已沉沉地睡去,睡得那么恬静安详,一株迎春花的花枝,伸进了她的梦乡……</p><p class="ql-block"> 严冬,封锁了《冬》的边界,把《秋》和《春》,阻挡在季节的两端。冰天雪地,寒流突袭,“冬”患了感冒,“打了一个喷嚏”。人们赶紧戴好围巾,裹紧棉衣,“以防体温/被寒风偷去”。雪地上,《男孩和女孩》的童心是冻不住的,抓一把笑声揉进雪团,扔出去,又散作笑声串串。那刚堆好的小雪人,恨不得能长出两条腿,把男孩女孩的欢乐追赶。春姑娘再也等不及了,派遣几片绿叶,突破严寒的封锁,提前占领《冬》的版面,在冰凌的包围中,发表一篇春的宣言。</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走过《春》《夏》《秋》《冬》,却走不出“画意诗情”,我会带上这本书,继续人生的旅程。让画意把忧愁烦恼抹去,让诗情将劳累困倦洗涤,我前行的步伐,会更加轻快而坚毅。舀几勺“诗情”放进牛奶里,切两片“画意”夹在面包里,我的风味儿早点,是不是最有创意?宁静的夜晚,《画意诗情》就放在床头,我可以睡进任意一首诗篇,枕着诗行入眠,画意撑开一顶纱帐,守护着梦的香甜。</p><p class="ql-block"> 《画意诗情》情意深,诗画只爱有缘人。朋友啊,你在寻找快乐吗?《画意诗情》里就住着快乐的精灵;你要平复烦乱的心绪吗?不妨把《画意诗情》当作精神的舒乐安定;你想让生活更有滋味吗?《画意诗情》胜过最好的“鸡精”。你捧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我呀,真想做一个方块汉字,住进宋建勤的诗,当读者的目光从诗行轻轻拂过,那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还想变成一只小鸟,飞进凡夫的画,择一棵护城河畔的杨柳,在枝头筑巢,看一对对情侣树下漫步,看一群群小孩树下玩耍。</p><p class="ql-block"> 感谢女诗人宋建勤,感谢拿起照相机的文学大家凡夫先生,献给读者和文化襄阳的这份厚礼,分量很沉很沉。我要叫醒《孟浩然》,邀请他从唐朝的《春晓》赶来,和我们一起,为《画意诗情》的出版发行举杯共庆…….</p> <p class="ql-block"> 诗意的天伦之乐</p><p class="ql-block"> 一一《火龙果》序 </p><p class="ql-block"> 凡夫</p><p class="ql-block"> 人到金秋,最愜意的事,莫过于含饴弄孙。尤其是在当代,年轻的父母亲们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大都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老人们虽然又忙又累,但是,却也乐在其中。常言道:“孙子亲,隔代亲。”想那个中原委,大约不外这样几条。其一,人和动物其实差不多,都是小时最可爱。儿女都成人了,忙自己的事去了,有个小小人儿常在膝下晃悠,那种可爱,无法言喻。其二,老一辈年轻的时候,一般经济条件都不大好,对儿女常有亏欠之处,每每想起,便有自责。如今有了孙子辈,经济条件也好多了,对孙子加倍地爱,也算补偿对子女的亏欠。其三,儿女小的时候,当父母的并没有多少育儿经验,常常有处理不当的地方;等到有了育儿经验,儿女们却又长大了。如今有了孙子,自己的经验刚好有了用武之地。爱孙子,包含了对儿㹃和孙辈两代人的爱。</p><p class="ql-block"> 宋建勤女士的儿子在部队,儿媳工作忙,照看孙子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她这个当奶奶的身上。宋建勤对孙子也体现了“隔代亲”。这从她给孙子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孙子小名“火龙果”,植物学上火龙果也叫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文化含义是吉祥。小家伙虎头虎脑,聪明伶俐,宋建勤带他是十二分的上心。</p><p class="ql-block"> 很难得,宋建勤有一颗不泯的童心。她一边带孙子,一边还在以诗人的心揣摸孙子的心,然后,用孙子的口吻,写成一首首诗。</p><p class="ql-block"> 她带孙子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是书店。小家伙翻翻这本书,翻翻那本书,有模有样地念念有词,一玩就是半天,这让当奶奶的喜不自胜。她知道,孙子太小,还认不得字,但是,“不要紧的”,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可以“先闻闻书香味儿”(《闻香味儿》)。一次,火龙果生病了,“刚出医院/就进书店/小肚肚还在疼呢/小手就把书翻”,小家伙想从书里找什么呢?“奶奶说书中有颜如玉/妈妈说书中有黄金屋/我找找看/叔叔阿姨们/快来帮帮我/找到了/分你们一半”(《找找看》)。当然,这是大人的揣摸,但十分符合小孩的心理,特别是最后一句,既有童趣,又有义理。的确,知识是可以分享的,文化是可以分享的。</p><p class="ql-block"> 小孩子都免不了会淘气,会调皮,会耍赖,会贪玩,甚至会有一些出格的举动。宋建勤很理解孩子的心理,她把这种思绪做诗化处理,就成了诗。“岁半的年龄/最调皮/翻坛子翻罐/上高爬低/任大人喊破嗓子/理都不理/别不服气/你们都是这儿过来的/知道不/这叫成长的印记”(《成长的印记》)。有一次,火龙果要出去玩,奶奶却磨磨蹭蹭半天出不了门,他“只好又哭又闹耍赖皮”,可是“现在这招不灵了/过一会儿/我只有乖乖地/自个儿从地上爬起/奶奶笑我是三副脸/我说那是我们的天性/哎/要不谁帮出个主意/我现在还不会说话/如果不耍赖皮/怎样才能让大人注意”。这样的诗句,让人忍俊不禁。人们读了,都会发出会心的一笑。</p><p class="ql-block"> 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对于这一点,宋建勤自然不会忽视。在《火龙果》中,有不少诗是反映这个内容的。“手上粘了两颗饭粒/咱用嘴巴舔一舔/不是咱嘴馋/不是咱饿得可可怜/不浪费/要节俭/从小养成好习惯/呵呵/别笑我吃相不好看”(《舔一舔》)。“很久很久以前/记不得是哪一天/我就开始/把废纸片丢在垃圾桶里面/妈妈说/这是个好习惯/讲卫生爱干净/这样的小孩/大家都喜欢”(《很久以前》)。从苗苗抓起,从细处着手,儿童教育,算得上一项精细工程。</p><p class="ql-block"> 人是很怪的动物,对某人生厌时,处处都觉得讨厌;对某人怀爱后,事事都感到可爱。宋建勤对孙子的爱,非同一般。所以,火龙果的一举一动,哪怕是尿尿睡觉也有诗意。“金梭银梭/抵不上这水晶梭/不织汉水/不穿天河/金贵无比/童子尿呵”(《拉尿尿》)。“谁说我无忧无虑/谁说我捣蛋调皮/谁说我不知苦累/谁说我哈哈嘻嘻/别以为我睡得香/我正想着问题呢/醒了再上哪儿去玩/还会有什么好吃的”(《睡觉觉》)。这样的诗句,是爱心和童心的结合。二者缺一,便不会有如此妙笔。</p><p class="ql-block"> 《火龙果》中还有些诗,是宋建勤对孙子的期望,这种期望不是矫情的祝福,也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通过火龙果不经意的举动,以诗意闪现,因此,这期望就有了诗的光彩。“喂 喂/是爸爸吗/妈妈忙着去上班/让我给您打个电话/您在部队还好吗/我和妈妈都在想念/妈妈还让我转告您/您在部队要好好干/可别给咱娘儿俩丢脸/爸爸/这话虽然有点不好听/但我咋觉得/妈妈头发长/可见识不算短呢/爸爸/儿子背着妈妈/还想跟您说个悄悄话/您在部队放心吧/妈妈有我陪伴/您就别挂牵/祖国是个大家园/有你们守护就安全/咱们小家有我呢/我会替您为妈妈撑起一片天/因为/我再小也是个男子汉/什么什么/爸爸您笑我/吹牛皮漂洋过海/吃烟头不用钱买/爸爸要是不信/就回家看看/军人的后代/就是不一般”(《打电话》)。全诗风趣幽默,轻松活泼中又有沉甸甸的分量。</p><p class="ql-block"> 宋建勤的几本诗集,我最喜欢的要数《火龙果》。《火龙果》的诗,小中寓大,平中见奇,爱中含情,趣中有味,既为我们展现了诗意的天伦之乐,也为当今混浊的诗坛,吹进一缕清新的风。</p><p class="ql-block"> 2027年5月15日</p> <p class="ql-block"> 格律体新诗的最新收获</p><p class="ql-block"> 一一《诗香荷韵》序</p><p class="ql-block">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院长</p><p class="ql-block"> 万龙生</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东方诗风”论坛暨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的例行年会,有幸在早已向往的诗城、孟浩然故乡襄阳举行,我不但饱受诗歌传统的洗礼,而且结识了今日襄阳许多诗歌精神的坚守者,其中就有宋建勤女士。</p><p class="ql-block"> 记得23日那天上午,我们在襄阳市图书馆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去时会场还没有完全布置好,一个中年女士还在忙着呢。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宋建勤,已经退休了,在为诗会做义工。会后重庆诗友们还得到她一份精美的礼物:她与著名作家、摄影家凡夫先生合作的一本诗画集《诗香荷韵》。我读后颇为震惊:宋建勤配画的短诗竟大都是我们所倡导的格律体新诗呢。她对格律体新诗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吧?可是都能按表达的需要,写成了那种我们称之为参差对称式的作品。我想,一是她有押韵的习惯,二是受了上下阕对称的宋词的影响所致。</p><p class="ql-block"> 再往后,我进一步了解到以汪光房、朱华杰为代表的主张新诗格律的诗人在襄阳具有一定影响力,才知道宋建勤这样的诗作并非偶然。果然,回重庆以后,我们在编《渝水》2019年刊时,向襄阳诗友约了一组格律体新诗作品,很快就寄了过来。其中就有宋建勤的4首,不仅一丝不苟、中规中矩,意境也不错。</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宋建勤并不满足于已出的《画意诗情》,在诗友们的鼓励下,再次与凡夫先生合作,有意识地编了一本质量更高的诗画集《诗香荷韵》,邀我作序。岂能扫兴,愧对美意?我便在写明原委后,就此再谈点感想吧。</p><p class="ql-block"> 首先,诗画合璧这种方式,给人的“先入之见”就很好。苏轼早就这样评价过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不妨偷懒仿之吧:“味建勤之诗,诗中有画;观凡夫之画,画中有诗。”诗佳画美,交相辉映。其实我们独特的国画就有画上题诗的传统,齐白石不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吗?</p><p class="ql-block"> 而闻一多先生则是单纯就诗本身而言,提出著名的”三美”说,主i张诗要有音乐美、图画美、建筑美。这与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的”意境”说如出一辙。“境”即画景,“意”为诗情。那么,且不说凡夫先生的摄影作品,单就建勤的诗呢?“诗中有画”吗?答案是肯定的。仅举最短小的《问蝶》为例,不就是一嵋“蝶恋花”的美妙画图吗?</p><p class="ql-block"> 春归又一载</p><p class="ql-block"> 花为蝶儿开</p><p class="ql-block"> 蝶儿翩翩飞</p><p class="ql-block"> 可为一花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花为蝶守候</p><p class="ql-block"> 蝶为谁等待</p><p class="ql-block"> 只愿春常好</p><p class="ql-block"> 蝶与花相爱</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诗中之“画”,即一幅美妙的“蝶恋花”,是诗人融情于其中才有的,也需要读者以心观之方知其妙。</p><p class="ql-block"> 建勤诗中的图像往往是“组图”,按表达需要层层递进。如第二首《我愿》就依次出现了小鸟、鲜花、羔羊、明月四种图像,层层递进,表达内心深远、执着的爱意。</p><p class="ql-block"> 古今中外,流传千古的优秀诗作大抵是精短之章。如十四行诗,日本的俳句,波斯的柔巴依,中国的近体诗,词曲中的小令,都是如此。目前的新诗冗长是一大弊端,提出多写短诗是纠偏之举。建勤此集全是短诗,这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并且,84首短诗中,不乏精品佳作。例如《走进了谁的思念》就虚实相生,意蕴深沉,余味绵远:</p><p class="ql-block"> 裁剪一片春色</p><p class="ql-block"> 做成一把美丽的伞</p><p class="ql-block"> 撑在头顶</p><p class="ql-block"> 牵引了谁的视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进春的深处</p><p class="ql-block"> 走成一首诗的诗眼</p><p class="ql-block"> 走啊走啊</p><p class="ql-block"> 走进了谁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另如《韵》《酒.曲.茶》《也许》等均系精短之佳作,《清明不语》更从传统汲取了营养,遂有更深的意蕴。</p><p class="ql-block"> 《诗香荷韵》是一本格律体新诗集,建勤这次显然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诗体意识,对格律的把握更加熟练了。新世纪以来,格律体新诗的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当今格律体新诗界,对押韵的必要性已经形成共识,其体式的“三分法”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建勤对整齐式、参差(对称)式的运用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下面这首《今晨玫瑰》还是二重参差式呢!</p><p class="ql-block"> 昨夜</p><p class="ql-block"> 我为你</p><p class="ql-block"> 打开半扇心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晨</p><p class="ql-block"> 有玫瑰</p><p class="ql-block"> 就在那里绽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手中是否留有余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但只愿</p><p class="ql-block"> 你我真情地久天长</p><p class="ql-block"> 请看,第一、二节是一种节式,第三、四节又是一种节式。又如《你走了》:</p><p class="ql-block"> 你走了</p><p class="ql-block"> 灯</p><p class="ql-block"> 一直为你留着</p><p class="ql-block"> 等你</p><p class="ql-block"> 灭了又亮</p><p class="ql-block"> 亮了又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你走了</p><p class="ql-block"> 茶</p><p class="ql-block"> 一直为你香着</p><p class="ql-block"> 等你</p><p class="ql-block"> 热了又凉</p><p class="ql-block"> 凉了又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你走了</p><p class="ql-block"> 月</p><p class="ql-block"> 一直为你守着</p><p class="ql-block"> 等你</p><p class="ql-block"> 缺了又圆</p><p class="ql-block"> 圆了又缺</p><p class="ql-block"> 该诗分别是第一、三、五节参差对称,第二、四、六节参差对称。</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就形式而言,那么这本诗集就总体而论又怎么样呢?我想了解一下更多读者的印象,便在这个集子中精选10首,请一家名曰“温馨微语”的诗歌微刋推送,结果点赞不断。在诗界久负盛名的王端诚先生以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两句诗赞之:“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这评价真是再适合不过了。</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中国诗坛,以使用的语言载体而论,可以分为诗词与新诗两种,而新诗中包括自由诗与格律诗;而以诗作有无格律而论,则可以分为自由诗与格律诗两种,格律诗又可以分为诗词和格律体新诗。这样看来,无论怎么划分,格律体新诗都“有份”呢。格律体新诗从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开始就已初步形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近百年来发展并不顺利,只是到新世纪以来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始了新的征程。如今在诗城襄阳又增添了一支格律体新诗的有生力量,《诗香荷韵》的问世正是他们的最新收获,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 我先前注意到,这84首诗中,少数按新诗格律要求并不完全规范,可以称为半格律诗吧。哪知宋建勤通过与我不断沟通,进一步了解、掌握业已渐成气候的诸如四行、六行、八行、十四行这几种定行格律体新诗体式,进而增强文体自觉,体验如歌德所言“限制中的自由”,享受创作的快乐,使这本诗集已经没有那种半格律诗了。这使我坚信,宋建勤在今后的创作中一定会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取得更多更的成果,成为一位当今诗坛上优秀的格律体新诗诗人。也希望襄阳认同格律体新诗理念的诗友们以此为契机,在格律体新诗的创作中再创新佳绩,形成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著名诗歌理论家吕进先生在《新诗诗体的双轨发展》(《诗学》2019年卷卷首语)中指出:新诗的第二个百年的重头戏应该是“立”:破格之后的创格。新诗诗体的合理生态应该是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两立式结构:双峰对峙,双关对照,双轨发展。我们应该保护这种生态,大力推进新诗诗体的双轨发展,提升自由体新诗,倡导格律体新诗,让新诗在新的百年里大步前进。</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只要我们放眼未来,持之以恒,继续沿着已经选定的诗路前进,在21世纪中国诗歌的版图中,自由体新诗、格律体新诗、诗词“三国”鼎立的局面一定会出现。</p><p class="ql-block"> 2020年6月22日于渝州悠见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