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拎着行李走出珠海高铁站,热浪裹挟着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像无形的火舌舔舐着每一寸皮肤。大巴驶向北师大珠海校区的路上,蝉鸣如沸,道路两旁一排排高大整齐、长着羽状枝叶的树木倏倏地往后飞奔。视野里只剩下树冠上怒放的鲜红花朵,在湛蓝天空中划出绵延的火红烈焰,仿佛将整个珠海都化作了凤凰涅槃的祭坛。 清晨漫步校园,才发现这种树在南国如此常见。昨夜风雨过后,满地落红如燃尽的灰烬,枝头新绽的花朵却愈发明艳 —— 五瓣舒展的花冠宛如浴火的凤凰昂首欲飞,满树对生的叶片像凤凰舒展的尾翼,硕大而轻盈。这份倔强的生命力,恰似我们紧凑密集的培训日程: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高强度的学习对精力是严酷的淬炼。这体力上的 "烧灼",不过是熔炉的第一层考验。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 "烈焰",源于认知疆域的猛烈冲撞。那些曾引以为傲的经验方法,在秦晓虹主任《AI赋能的项目式学习(PBL)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应用》等新思维面前,显露出僵化与局限。几张直观的思维图示、两份简洁的工具单,让我触摸到项目式学习最本真的内核;黄佑生主席《基于 "双育" 价值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 "六步曲"》的实操课上,六个关键问题的连环追问与小组成员的激烈辩论,更如当头棒喝,让我清醒看见自身在课程设计理念与技术上的巨大鸿沟。这灼烧感,既来自旧有知识结构与思维定式在高温下的崩解,更源于清醒的自我审视 —— 那些深藏的惰性与亟待突破的瓶颈,此刻都无所遁形。</p> 午休时,我常驻足图书馆西侧那株百年凤凰木下,仰望它虬劲的枝干,树皮皲裂如焦炭,却依然托举着漫天红霞。这份顽强,给了我直面认知撕裂的勇气。专家们精妙的理论剖析与鲜活的案例,像凤凰花汁液般浓烈的赤红,无情浸染着我认知的舒适区,带来蜕变前的阵痛。 更深刻的淬炼,来自精神的洗礼。珠海市香洲区教师发展中心余志君主任,不仅专业地解读了新时代研训体系的构建逻辑,更用幽默的语言与生动的态势,讲述她一路走来的故事,让我们看见她对教育本真的坚守。如果说我们还在焦虑如何做好工作,她已在思考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这种境界里折射出的教育家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三十余年职业生涯中,她摒弃荣誉、几易岗位,只为跳出舒适区挑战自我,激发潜能、解锁新技能,堪称典型的 "六边形战士"。尤其那句振聋发聩的话:"向前走,大踏步地向前走,你会发现一切困扰你的都不再是问题。" 在她眼中从无困局,只因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挑战,她从不用抵触对抗来彰显立场,而是先执行、换思路,在行动中慢慢推动改变,最终迎刃而解。 反观自己,常为坚守内心而固执己见,遇困则逃避退缩 —— 这些幼稚的行为,此刻显得如此苍白。这份质朴的教育智慧,让我心中被日常琐碎蒙尘的理想,如浴火凤凰般重获新生。这淬火,锻造的不仅是教学技艺的 "器",更是教育者精神境界的 "道"。 白发苍苍的教授在讲座中,将北师大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的校训诠释得深沉而有力,那份对教育的赤诚与使命担当,令人动容。珠海的暴雨总不期而至,我们躲在长廊下,看豆大的雨点砸在凤凰花上,那抹殷红却在风雨中愈发鲜明。雨过天晴时,无数花瓣随风飘舞,宛如凤凰涅槃时散落的羽翎,而枝头新生的花蕾已悄然蓄势。这壮美的自然启示,恰如我此刻的心境:走出珠海炽烈的阳光,心中已是一片澄澈的 "新天"。 回首北师大珠海校区这段 "炎夏" 历程,满心唯有感恩。感恩这座巍巍学府搭建的凌云之梯,感念专家倾囊相授的智慧薪火,亦珍视同行伙伴砥砺碰撞的真挚情谊。闭目回想时,总见那凤凰花开得如火如荼 —— 它们用最炽烈的色彩诠释生命的壮美,用最决绝的凋零孕育重生的希望。正是这酷暑中的熔炉淬炼,烧尽了自己的惰性与陈规的旧羽,在知识烈焰与深刻反思中,熔铸出直面困境、勇于涅槃的信念与力量,终将在教育的广袤天空下奋力翱翔。 当秋风吹落今夏最后一朵凤凰花时,我将在北方的讲台上,以自己的方式延续这场盛放:以更精进的姿态,点燃学员眼中求知的光芒;用扎根实践的行动,让教育的凤凰花在每个平凡的日子,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华。这,才是对珠海那片火红最好的致敬,才是我们共同追寻的教育新天! <p class="ql-block">插图源自网络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