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逛完成都宽窄巷子后,于2025年6月18号,我们开始了川西旅游的第二站,参观邛崃《长安记忆》博物馆。《长安记忆》博物馆是由共和国的同龄人、铁道兵精神的传承者、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何长安先生个人投资创办。展区面积超过300亩,博物馆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以“军旅生涯铿锵,隽写心中芳华”为主题,打造了多个展馆,通过这些展示使我们看到四川的过去现在发生巨大变化的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声明:本人对于展览中所展示的过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作任何评论,作为一个普通来川西旅游者视角只是客观地记录这个参观过程;同时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所拍摄、所记录内容非常有限,不可能反映《长安记忆》的全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长安记忆》博物馆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安记忆坐落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邛崃市,由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何长安投资1000多万元创建,是国内首家私人文旅融合科普体验文化园。园区于2020年10月01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300余亩,展陈面积20000平方米,共分农耕文化、乡愁文化、红色文化、军旅文化、邛酒文化、励志文化、家国情怀等多个文化体验区和长安美食不夜城、冉族祈福园等怀旧生活区。园区内收藏了数十万件民俗藏品、历史文物、珍贵照片、中外名酒等,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游学观光、科普教育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铁道兵精神的传承者,何长安年轻时奉献祖国,参与修建50余条铁路;退休后实现自我,先后打造了华蓥山、南宝山、芦山大川猴山飞瀑等多个旅游景区。70余岁高龄后,何长安在家乡邛崃创建了长安记忆,70年的风雨征程,从普通人的视角见证祖国的发展历程。作为爱国、爱党、爱家乡的典范,何长安热心公益,带动乡村振兴、旅游扶贫;并在长安记忆建设之初,就提出了将园区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长安先生少年务农、青年从军、壮年献身祖国铁路建设事业,不忘初心、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砥砺前行。长安记忆,是一代人的记忆;长安记忆,是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人生的见证;长安记忆不仅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历史的。</p> <p class="ql-block">二、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收集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以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为主,用照片真实展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波澜壮阔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p> 40年代成都老百姓的悲惨生活 <p class="ql-block">1, 国民革命时期,四川的三个重要人物:刘文彩、刘文辉、刘湘介绍</p> <p class="ql-block">刘文彩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刘家墩子,因其横行乡里、作恶多端,被当地群众称为“刘老虎”,当时为四川首富。</p> <p class="ql-block">刘文辉(1895年1月10日—1976年6月24日),号自乾,四川大邑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时期西康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刘湘的叔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兼国民党西康省党部主任,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拒绝派兵参加内战。1948年参加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3月任川康滇黔4省联合“剿匪”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官,12月与邓锡侯、潘文华等率部在四川彭县起义,并策动罗广文等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林业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务委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湘(1890年7月1日—1938年1月20日 [27]),谱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四川大邑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重庆大学首任校长。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被推为四川各军总司令兼省长。1927年拥蒋反共,被委为第五路军总指挥。后发动川军内战,先后打败杨森、袁祖铭、刘文辉等部,控制全川。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1933年任四川“剿总”总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阻击工农红军北上。1935年2月,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集团军总司令,带病率领川军奔赴抗日前线。 </p><p class="ql-block">1938年初与韩复榘密谋封闭入川通道,阻止蒋军入川。1938年1月20日,刘湘病逝。刘湘死后安葬于成都武侯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湘、刘文彩、刘文辉都来自于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当地人称之为“安仁刘氏”。安仁刘氏最有名的人应该是刘秀才刘宗贤,他其实是举人。刘宗贤有三个儿子刘公晶、刘公敬、刘公赞。刘公敬的长子刘文刚,刘文刚的长子就是刘湘,刘文彩和刘文辉则分别是刘公赞的第五子和第六子。</p> <p class="ql-block">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在国民大会堂正式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民选总统后,坐车到总统府,在礼堂接受文武官员觐贺。11时40分,总统、副总统夫妇与觐贺官员在总统府子超楼前摄影留念。这一张照片实际上就是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全家福”。“全家福”照片上人物多达186人,至今难以一一确认,也有长期被误认的。</p> 2,新中国成立以后收集的各种历史资料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年代除"四害" 50年代毛主席来四川视察,四川人民的生活照片 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跃进和自然灾害时期的照片 60年代 农业学大寨 陈永贵是大寨的党支部书记,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60年代工业学大庆 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1966年文革时期,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红卫兵 毛主席语录 在六十年代文革中,毛主席和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八次在北京接见红卫兵 文革时期的各种宣传画 文革时期的各种报纸 1966年文革中,《长安记忆》博物馆创办人何长安先生年轻时的照片 《长安记忆》博物馆创办人何长安先生 <p class="ql-block">六七十年代各种生活票证,作为经历过互助合作人民公社,三年困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的过来人,何长安还特意展出一些容易被遗忘的东西,如在“长安记忆中的老票证”展室中,专门展出了粮票、布票、糖票、烟票、肉票、油票等几百种票证。看到这些票证,会使人回忆起那个年代物资短缺情景。</p> 六七十年代各种奖状,奖励那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 六七十年代各种结婚照、离婚证 六七十年代的介绍信犹如身份证 青年时代的习近平 玉溪河工程被誉为“四川红旗渠” <p class="ql-block">四川省玉溪河引水灌溉工程是四川省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主体位于雅安市,以引水枢纽为核心,涵盖51.5公里主干渠、16条干渠及分干渠、45座水库和260座电力提灌站,设计引水流量34立方米/秒,灌溉范围覆盖邛崃、蒲江等四县(市),有效灌区面积达62万亩。工程通过隧洞、渡槽等复杂建筑物穿越邛崃山脉,形成引蓄提结合的水利体系,由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管理局负责运行维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溪河工程被誉为“四川红旗渠”。20世纪70年代,四川邛崃人民奋战八年,靠着肩挑手扛、钢钎锄头,用血肉之躯生生凿出了玉溪河工程。今天,再提玉溪河工程,除了回忆建设过程中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传承玉溪河工程的邛崃精神,让治水史诗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p> 博物馆里的铁路和火车(模型) <p class="ql-block">军旅文化展馆是“长安记忆”中最有个人特色的展馆。</p><p class="ql-block">何长安1969年参军入铁道兵服役,一直干到铁道兵因裁军被撤销的1984年。他把自己最精华的青春年代献给了军旅,在这期间他参与了襄渝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等多条铁路的建设。</p><p class="ql-block">军人情结使他终身难以忘怀,因此他的“长安记忆”中特别设置了一个军旅文化馆。</p><p class="ql-block">这个馆里有铁路和火车(模型),有多座铁道兵修建的隧道桥梁大幅图片。</p> 关村坝是全国唯一建在隧道里的车站 博物馆展示的多座铁道兵修建的隧道桥梁大幅图片<div><br></div> <p class="ql-block">三、在各个历史时期收集的实物展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乡愁记忆展区:用各种各样的老物件,勾起浓浓乡愁情怀。</p> 记住乡愁 耕田农具 稻谷风机 家具与自行车 各种电视机 雕花床 过去使用的各种手机 各种手动缝纫机 <p class="ql-block">向《长安记忆》致敬!</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50后的旅游者,在展览中,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一些历史事件,我都亲身经历过;作为一个下过乡的老知青,展览中有些农具,老物件都曾经使用过;还有那些老票证、介绍信等,在以往的工作和生活中也都使用过,现在看到那些老照片、老物件都能唤起我对往事的回忆,同时倍感亲切。新中国的历史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一直走到现在,《长安记忆》的珍贵资料真实地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的艰难缩影。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祖国强大了,人民生活幸福了,要感谢伟大领袖毛主席,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谢《长安记忆》使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所走过的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向《长安记忆》致敬!向《长安记忆》博物馆创办人何长安先生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