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记录四(见自己)

天与海

<p class="ql-block">美篇号:63812487</p><p class="ql-block"> 图/文:天与海</p> <p class="ql-block">在所有的遇见中,恐怕见自己是最难的了。在经历中Let it be,Let it in,let it go,与自己和解,一步比一步难。话说,自知者明,古往今来恐怕只有几大圣人能做到,我这种凡夫俗子也就只能随性随心,顺其自然而已。</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自己是懵懂的,无知无畏的,热烈的,觉得在去西藏的路上可以做很多事,山川湖泊,异域风情,梦想与远方,如此明媚,一览无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年时的自己是带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担当 ,去西藏的路上解结,解远近之烦忧的;</p> <p class="ql-block">而现在的自己是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根清净观自在的态度来西藏的。</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一直有自己在随着年龄成长的错觉,并聊以自慰。其实,成长与年龄无关……真正的成长是允许一切发生,允许自己不美好,允许自己摔在地上不愿意爬起来!</p> <p class="ql-block">沿途走着走着,连以上这些想法与思考都觉得越来越多余累赘。我仅仅只是想在路上而已,没有布达拉宫,没有仓央嘉措,没有那个久违的梦想,我依然还是会在西藏的路上遇着现在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最初出行计划里,家里先生的陪伴也是多余的,西藏那么远,既然他不喜欢,我又怎么能将就。</p><p class="ql-block">后来慢慢习惯了这次计划里有他的存在,他从一个旁观者慢慢转换成一个参与者。在路上他以自己的眼光去了解西藏,去感知这一路的人和事。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居然就渐渐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旅途中也有了不一样的乐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俩人在这种旅途中的碰撞和磨合是平时生活里的油盐柴米达不到的。</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都看到了一个与往不同的我自己。</p> <p class="ql-block">在开始出发时,我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做够了所有的功课 ,尤其是关于身体状况这一块儿 ,应该游刃有余。殊不知,在林芝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在日喀则,问题升级,我几乎是无氧不欢,寸步不离了。到珠峰,氧气也没用,整个人都不属于自己了,时时飘飘欲仙灵魂出窍之感。</p><p class="ql-block">这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在西藏真实的那个我——计划完美,身体脆弱,意志不太坚定,差点半途而废的我。没有什么大不了,我就是那个弱小的我!</p> <p class="ql-block">在这一路各种遇见中,将就,坚持,接纳,拥抱那个不完美的我。</p> <p class="ql-block">同时,我也深知,将来的那个我,也永远不会是完美的。</p><p class="ql-block">我,爱那个真实的自己,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8.2晚记录于珠峰脚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