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蜀道始建于先秦,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秦都咸阳至蜀都成都的道路。习惯上以陕西的汉中为界,向北至咸阳有陈仓道、褒斜道,向南至成都有金牛道、米仓道,其中开辟最早,使用时间最长就是我们脚下的金牛古蜀道。</p><p class="ql-block">据《战国策》记载,金牛古蜀道开凿于公元前316年。当时的巴蜀大地沃野千里、物产极其丰富,日益强大的秦国对蜀国唾涎已久,但是苦于“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的天然屏障,使觊觎无法得手。后来,秦惠文王纳司马错之计,诈称秦国发现了五头能粪金的石牛诱使蜀王开凿蜀道,蜀王果然中计派出五丁力士开山凿路。蜀道通,蜀国灭,蜀国不仅没有得到能拉金子的牛,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五丁力士全部葬身。“地崩山摧壮士死”换来了“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由此打通了古蜀国通往中原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2025.07.24.上午九时半,搭乘好友私车从浦江出发,十时许到达义乌火车站,乘十一点半绿皮卧铺至广元,同班次12人,到达广元站时间25日下午一点左右。还有一批乘上海至成都绿皮卧铺从义乌出发,晚一小时到达广元,另外几人乘高铁转至广元,23人成行。</p> <p class="ql-block">陕西汉中站</p> <p class="ql-block">四川广元站</p> <p class="ql-block">夜宿柏纳宾馆</p> <p class="ql-block">一、广元美食夜景</p> <p class="ql-block">广元美食街</p> <p class="ql-block">晚餐丰盛,特色菜肴,简简单单卖单</p> <p class="ql-block">广元江边夜景</p> <p class="ql-block">二、古道拦马墙段</p><p class="ql-block">徒步八公里古柏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07.26.早餐后乘中巴出发,在翠云廊古柏保护区拦马墙段停车场下车,进景区步行,古柏参天,树冠遮日,行走在二千多年前的古道古树下,甚是惬意!</p><p class="ql-block">夜宿剑阁县城</p> <p class="ql-block">三、雨中游翠云廊核心景区</p><p class="ql-block">景区古柏以三国蜀国历史名人命名,徒步环游一圈三公里。</p> <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境内,剑门蜀道翠云廊有7778株千年古柏,平均树龄1050年,树龄最长的剑阁柏和帅大柏约2300年。漫步在千年古柏的古道上,仿佛穿越时空,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古人于蜀道植柏,意在植树表道、以树计里。</p><p class="ql-block">翠云廊的植树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有确切文献记载的大规模植树有6次,秦始皇、张飞等都曾是植树者。</p><p class="ql-block">其中宋明两朝的种植规模尤其巨大:宋代真宗、仁宗、徽宗、宁宗都颁布了关于沿官道植树的诏令,明正德年间的剑州知州李璧更是沿线植柏达数十万株。</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来,剑阁县沿袭古制接力保护,继承和发扬“官员离任交接”历史惯例,将古柏数量及生长状况作为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交接的重要内容和自然资源审计范围之一。</p><p class="ql-block">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在古蜀道上大量栽植行道树,逐渐形成以古柏为主、绵延数百里的林荫大道。</p> <p class="ql-block">四、剑门关徒步穿越鸟道、梁山寺、石笋、一线天、关楼。</p><p class="ql-block">夜宿剑阁县城</p> <p class="ql-block">07.27.上午从北门购票进景区,景区设有二道缆车,至鸟道、猿猱道一号缆车,至梁山寺二号缆车。鸟道徒步攀登,猿猱道穿安全裤攀登68元/人。大部分人选择鸟道,大人小孩一起上,爬行缓慢,全程装有钢索铁网保护。</p> <p class="ql-block">今天攀登的猿猱道和鸟道,是景区于2012年修建鸟道,2016年修建猿猱道,根据李白巜蜀道难》的鸟道、猿猱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猿猱道</p> <p class="ql-block">适逢雨后天晴,悬崖边云雾遮挡见不到底,恐高人好受些。</p> <p class="ql-block">一千五百多岁的紫薇花开富贵!</p><p class="ql-block">梁山寺坐落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大剑山的绝顶之处,海拔1180米,位于剑门七十二峰里桃花峰和逍遥峰之间的舍身崖上,地势险要且视野宽广。</p><p class="ql-block">古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葺,在清代扩建成两进四合院,现留存有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它的名字源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公元551年,梁武帝曾在此出家修行,于是便有了“梁山寺”这个名字。寺内留存着百年紫荆树和相关的历史遗迹,默默地承载着这段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寺旁有一棵编号为51082308168的一级保护古树紫薇,树龄达1520年。这棵俗称“痒痒树”“百日红”的古树,原产于中国,是长寿的观赏乔木,高度可达10米,在唐代就已经广泛种植。相传这正是梁武帝修行时所种下的,如今虽历经千年,却依旧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尤其在今年,这株紫薇花开得格外茂盛,一簇簇繁花在山巅的清风中摇曳,与古寺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景致。</p> <p class="ql-block">亿年石笋</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楼</p><p class="ql-block">始建于一千七百年前。</p> <p class="ql-block">五、徒步汉阳古道至抄手铺</p><p class="ql-block">下午从汉阳铺徒步古道至抄手铺,烈日下汗流夹背。</p> <p class="ql-block">六、古道赵家坡至望夫桥乘车至昭化古城</p> <p class="ql-block">07.28.今天徒步古道赵家坡、高庙铺、望夫桥、山水太极、昭化古城。夜宿昭化古城陈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山水太极</p> <p class="ql-block">昭化古城</p><p class="ql-block">昭化古城,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嘉陵江与白龙江的汇合处,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即置葭萌县,成为四川境内最早设县建制的地区之一。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改名为昭化县。1950年至1952年,昭化古城为昭化县治城,同年昭化县治迁往宝轮镇后,昭化古城被加以保护。</p><p class="ql-block">昭化古城被史家称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古城处于古蜀道要冲节点部位,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三国重镇”。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唯——座保存完好的三国古城,更是一座中国建制的活化石之城。2008年12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七、千佛崖</p> <p class="ql-block">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中国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老城北4千米处的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千佛崖摩崖造像在长约420米、高约40米的崖面上,龛[kān]窟密布,重重叠叠,多达13层。广元千佛崖开窟造像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均为四川之最。</p><p class="ql-block">千佛崖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主要开凿于北朝至唐代,唐代最为兴盛,五代、宋、元、清时期主要为装彩。整个造像分布在南至石柜阁、北至窟区界墙长388米的山崖上。截至2023年,千佛崖摩崖造像中有龛窟950余龛,共计尊像7900余尊。据记载,千佛崖摩崖造像在唐代被称之为“柏堂寺”;五代两宋仍继续使用此名;元代改称“千佛崖”。千佛崖摩崖造像的主要题材有阿弥陀佛、卢舍那佛、释迦佛、菩萨像等。</p><p class="ql-block">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的核心遗产点。1961年3月4日,千佛崖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千佛崖摩崖造像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07.29.游览千佛崖后乘车返广元,在旅馆清洗就餐后各自返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