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摩洛哥 马拉喀什 陵墓、经学院、花园

Charles 沈

<p class="ql-block">本文添加了马若雷勒花园(Majorelle Garden)。这个花园不是马拉喀什世界遗产一部分,却为杂乱无章的老城增光添彩,在浊流中注入一汪清泉,如此美丽,不在此赘述,于心不忍,望各位老师宽恕。</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官网简介】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p><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城是穆拉比兑人于公元1071年至1072年建立的,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马拉喀什一直是摩洛哥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该城的影响力遍及整个西部穆斯林世界,从非洲北部一直到安大路西亚。马拉喀什城中还保留着几个从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遗迹,包括库图比亚清真寺、居民居住区、城墙、巨大城门、花园等等。此外,城中还有一些后期建造的伟大建筑,如巴迪王宫、本·尤素福穆斯林大学、 萨阿迪墓、数处宏伟的宫殿和民居以及真正的室外剧场,雅马埃尔法那广场。1985年被收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萨阿迪陵墓(Saadien's Tombs)建于1557年,是萨阿迪苏丹及其家人的王家墓地,毗邻古堡清真寺的南墙。入口是一条极其狭窄巷子,两侧是高墙,巷子里只能供一人行走。</p> <p class="ql-block">当年阿拉维皇朝的苏丹穆雷·伊斯迈尔占领马拉喀什,虽然摧毁了巴迪皇宫,却保留了这个陵墓,但是筑高墙围绕,唯一的通道从清真寺进入,多年来竟不为人所知。1917年被法国人从航拍照片上才得以重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陵墓包括萨阿迪王朝的大约六十名成员,每一片长方形花瓷砖地就是一个墓葬。</p> <p>阿尔·曼苏尔(Al-Mansur)把他自己的陵墓装饰得无比精美:12根意大利大理石柱,支撑有雕刻的雪松木屋顶,墙上覆盖着精美的几何图案的瓷砖,灰泥雕刻是阿拉伯书法和植物图案。</p> <p class="ql-block">紧邻萨阿滴陵墓的清真寺(Kasbah Mosque)。</p> <p class="ql-block">本·尤素福经学院(Ben Youssef Madrasa)以Almoravid苏丹王阿里·本·尤素福(Ali ibn Yusuf,1106–1142年)的名字命名,是摩洛哥最大的宗教学校。该学院隶属于邻近的本·尤素福清真寺,建于14世纪,专门研究古兰经法。1564年重建后,成为摩洛哥最大,最负盛名的经学院。庭院四周围绕着130个学生宿舍单元。根据伊斯兰教,任何雕刻不包含人类或动物的画像,只能由铭文和几何图案组成。经学院1960年临时关闭,对建筑进行翻新后,于1982年作为历史古迹重新向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中央庭院。二楼是学生宿舍,现在已经没有学生了。</p> <p class="ql-block">中央庭院的入口处的拱门装饰有雪松木屏风(mashrabiya),拱门周围灰泥雕刻。</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间的水池用于净身。</p> <p class="ql-block">庭院的灰泥和木质装饰雕刻有各种图案,包括蔓藤花纹、书法、松果等等。</p> <p class="ql-block">中央庭院,1921年。</p> <p>富士 X-E2 相机。</p> <p class="ql-block">从学生宿舍的窗里看对过的学生宿舍和走廊。</p> <p class="ql-block">有人要求在窗子里拍照。</p> <p class="ql-block">走廊。</p> <p class="ql-block">面对圣地麦加的凹壁(mihrab)。</p> <p class="ql-block">马若雷勒花园(Majorelle Garden)曾经是法国东方主义画家 Jacques Majorelle 的故居(1923-1950年),并历时近四十年精心打造。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法国时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Laurent)购得这处房产,并对其进行了修复。该物业内有一个纪念碑,和位于一幢深蓝色的建筑中的柏柏尔博物馆。花园自1947年起向公众开放,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植物,包括仙人掌,棕榈和竹子。</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喷水池,花园的基调色是称为“马若雷勒”蓝的独特的颜色,并以红黄橙绿各色加以点缀。马若雷勒从马拉喀什周围看到的彩色瓷砖中汲取灵感,将这种钴蓝色广泛应用于花园及其建筑中,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马若雷勒蓝”(bleu Majorelle)。</p> <p>红色的小径,黄色的花盆。</p> <p>蓝色的走廊。</p> <p>蓝色的莲花池。</p> <p>蓝色的喷水池。</p> <p>伊夫·圣罗兰纪念碑。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1936年8月1日-2008年6月1日)是法国时尚设计师,也被认为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p> <p>礼品店。</p> <p>巨大的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各种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马若雷勒以前的工作室及别墅曾经是马拉喀什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展出圣罗兰私人收藏的北非纺织品以及陶瓷和珠宝。自2011年以来,成为柏柏尔博物馆(Musée Pierre Bergé des Arts Berbères),展出柏柏尔文化的文物。屋内还收藏了马若雷勒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雅克·马若雷勒(1886-1962),《阿内米特尔城堡,欧尼拉山谷梯田景观》,1950 年,混合媒介。(图片来自网络)</p> <p>游完马若雷勒花园,我们又回到老城,又找到这家餐馆,还上了楼。炖羊肉好吃,和前一天一样,羊肉里四颗枣,一颗不少。</p> <p>太阳落山,楼下步行街路人多了起来,地摊也多了。</p> <p>苹果手机专卖。</p> <p>选购时装。</p> <p>一套大中小三个皮包,5美元。</p> <p>再看一眼大广场。</p> <p class="ql-block">各种灯具。</p> <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坐火车去最后一个目的地:卡萨布兰卡。</p> <p>火车站内外都干净漂亮,井然有序。</p> <p>“摩铁”(摩洛哥国家铁路局)成立50周年。</p> <p>标语牌上很礼貌地写着“为您服务50年”。摩洛哥除了阿拉伯文就是法文,所以认识几个法文字,还是有帮助,至少看火车站的标示不会错的太离谱。</p> <p>牌子上的阿拉伯文写着:“杜兹(Douz),凭借您的爱,火车大餐使您更加亲近,火车越来越频繁,国家铁路局祝您假期愉快。” “Douz”是什么?不明白。</p> <p>小红帽,黄鞋子都是摩洛哥人的节日服装,黄瓜代表蔬菜,绵羊象征肉食。</p> <p class="ql-block">后记:当地时间2023年9月8日晚上11时12分,北非摩洛哥发生120年来规模最大的6.8强震,19分钟后,又发生4.9级余震。这些地方过去鲜少有破坏性地震,建筑物不够坚固,许多房屋因此倒塌,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地震中心位于高阿特拉斯山脉(High Atlas),蜿蜒山路上每个城镇都受到严重破坏,偏远村庄灾后失去电力、电讯服务,基本上宛如与世隔绝。位于震中以南70公里的古城马拉喀什(Marrakech)也出现灾情。根据摩洛哥内政部表示,目前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受伤人数则为2059人,其中1400多人伤势严重。</p> <p class="ql-block">受灾前的 Karbouch 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受灾后的 Karbouch 清真寺,宣礼塔被毁。</p> <p class="ql-block">9月9日马拉喀什受灾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