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印象

hhwang

伊朗是世界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我一直想去看看;正好夫人与我有同样的想法,一拍即合。四月下旬,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跟团从北京出发,直飞伊朗首都德黑兰。到达已是深夜,接机的伊朗导游特意为每位团员准备了一束玫瑰花。夜宿德黑兰,酒店挺温馨。 德黑兰只有一天的行程,因为晚上要飞设拉子,行程多少有些紧凑。伊朗地毯博物馆位于德黑兰市中心,展厅陈列着各种馆藏地毯珍品。据介绍,公元前6000年伊朗就有编织地毯出现。高超的编织技艺,精美的图案设计,让人大饱眼福。 格雷斯坦Golestan宫位于市中心的老城,始建于萨法维Safavid王朝,卡札尔Qajar王朝定都德黑兰后,开始扩建。从卡札尔王朝到巴列维王朝,一直由伊朗皇室居住。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漫步其中,郁郁葱葱的花园,金碧辉煌的宫殿,让人叹为观止。偶遇众多参观宫殿的学生,孩子们的热情让我们感动。 伊朗国家博物馆文物多达 30 万件,由南楼(1937年建)和东楼(1996年建)组成,分别展示史前至萨珊Sassanid王朝文物与伊斯兰时期文化遗产。包含距今60-70万年的石箭、公元前5000年宗教仪式彩绘陶碗等众多展品。精美的青花瓷器记录了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自由纪念塔是伊朗首都的象征,雄伟气派,风格新颖,围绕塔身转一周,可以感受纪念塔的韵律和风采。可惜因赶飞机,未能从塔底沿着275级石阶盘旋而上,到达塔顶的瞭望台,将德黑兰全城景色收入眼底。 在机场吃快餐,感觉挺不错。搭乘内陆航班飞往设拉子,从飞机起飞到降落,就是眨眼的功夫。机场不大,但挺便捷。到达酒店已是深夜,酒店很舒适。 设拉子是《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都城,波斯文明的发祥地。早餐后,直奔莫克清真寺(粉红清真寺),感受朝阳从彩色玻璃穿过的色彩斑斓。这里被誉为最优雅、最上镜的清真寺,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一千零一夜》中的魔幻世界。 伊尔姆花园(天堂花园)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园,设拉子大学的一部分。鲜花盛开,绿意盎然。孩子们的笑脸和热情,让人倍感温暖。不少学生主动提出用他们的手机单独与我合影留念,没想到人近古稀,竞成了孩子们竞相打卡的“模特”。 第七个伊玛目纪念馆(绿镜清真寺)主体建筑建于萨法维王朝,后经卡札尔王朝扩建。穹顶和四周墙壁镶满了璀璨夺目的镜片,以绿色为主基调,造就了梦幻的绿色水晶宫。在这里,波斯人把玻璃镜子运用到极致。 午餐走进波斯人家,主人才华横溢,不仅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家宴,还为我们表演了亮眼的节目。 设拉子市郊的马哈鲁Maharloo湖是一个氛围浪漫的粉红色盐湖,湖面开阔,美丽壮观。据介绍,湖水中有一种嗜盐的微生物红藻,春夏季大量繁殖,气温越高范围越大,水色越红。因为环境适宜,火烈鸟成为这里的常客。 华灯初上,瞻仰哈菲兹陵园。人流如织,熙熙攘攘。在伊朗人的心目中,哈菲兹是永生的天堂诗人。在诗歌灵魂的栖息地,人们随意翻开诗集,在花园中寻找命运的箴言。“来到我的墓前,请许下一个愿;我的陵寝,是全世界修行者的家园。” 晚餐是丰盛的大餐,精美的食物,眩目的表演,激情的互动,让大家乐不思蜀。 入夜来到古兰经门,万灯闪烁。历经千年风雨,大门风采依旧。游人兴致勃勃,商贩热情周到。据说卡里姆汗(赞德Zand王朝的开创者)曾在城门顶上的小房间里放置了一本《古兰经》,保佑人们进出平安。先人已去,留下记忆与繁华。 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是波斯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王朝的第二个都城,位于设拉子东北约51公里处,建于大流士一世时期。主要遗迹有大流士王的接见厅、百柱宫等,后在亚历山大东征时被烧毁。波斯波利斯古城遗址提供了许多关于古代波斯文明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偶遇一位家住附近的少年主动为我当向导,为游览平添亮色。站在废墟前,我的内心多少有些五味杂陈,建造与毁灭,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常常循环往复。人们向往和平,但和平需要全人类齐心协力。 纳克什鲁斯坦(Naqsh-e Rostam)为波斯帝王陵,位于设拉子东北波斯波利斯附近的山崖上,是居鲁士大帝之后四位帝王的安息之地。四个十字形帝陵从左至右分别为薛西斯一世(Xerxes I)、大流士一世(Darius I)阿尔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大流士二世(Darius II)。大流士一世一生征战无数,被誉为"王中之王,诸国之王"。岁月沧桑,如今世人用仰视的方式致敬一代天骄。 帕萨尔加德Pasargadae位于设拉子东北约130公里处,波斯帝国古都,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一个都城,遗址较分散,我们只能点到为止。瞻仰居鲁士大帝陵墓,致敬被后人尊称为“伊朗国父”的波斯帝国缔造者。 夜宿亚兹德。亚兹德是拜火教文化的中心。寂静之塔是以石块砌成的环形无顶建筑,是拜火教实行天葬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天葬的场所之一。因接待拍摄任务,景区临时关闭,我们只能远观。 亚兹德拜火庙(火神殿)是琐罗亚斯德教 (Zarathustra)的圣地,据说这里的圣火自公元 470 年始一直燃烧至今,被称为“胜利之火”(Atash Bahram)。寺庙前门上,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有翼神像静静呵护着每一位访客。 多莱特阿巴德风塔花园是波斯园林中的瑰宝,由萨法维王朝的末代摄政王卡利姆·汗精心打造。花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达33米的八角形风塔,其设计巧妙利用了空气对流,将凉爽的空气从高处引入室内,为炎热的沙漠城市带来一丝凉意。 亚兹德古城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漫步其中,感觉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越。 亚历山大监狱是亚兹德古城的一处历史遗迹,尽管名字与亚历山大大帝有关,但这座建筑的历史和用途仍存在争议。监狱?学校还是储水设施?历史常会这样,留下蛛丝马迹,却让后人难以定论。呈现在人眼前的是斑驳的土墙和居者平静的生活。 聚礼清真寺两座54米高的宣礼塔,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双宣礼塔。从上到下贴满蓝色的瓷砖,内墙和穹顶装饰着富丽的波斯马赛克,是古城内最耀眼的建筑。这座12世纪的古老清真寺在伊朗200里亚尔纸币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走进古城的特色茶饮店,品茶饮,赏古城,观日落。 继续浏览华灯映照的古城。阿米尔恰赫马格广场是亚兹德市规模最大的历史建筑群落,由尖塔、圆拱型建筑群和巴扎市场构成,其标志性双尖塔成为城市形象景观。 在街巷深处,是一家波斯武馆,别具一格的表演,让人感受异国风情。 晚餐品尝当地的特色披萨,巧遇孩子们聚会,可爱的孩子们让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早餐后,乘车前往古城梅博德,亚兹德省的第二大城市,距今有1800年历史。千年古镇,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驿站。纳林Narin城堡历史可追溯到萨珊王朝,饱经沧桑,依旧显露曾经的辉煌。走进阿巴斯驿站,整洁如新,迎接远方来客。<br> 伊斯法罕哈鸠Khaju大桥,是伊朗最著名的古桥之一,位于扎因代Zayandeh河上,是波斯萨法维王朝时期建筑与艺术的杰作。大桥同时是一座水坝,滑动式闸门可以控制水流。当地人戏水漫步,享受美好时光。 在一千零一夜特色餐厅享用晚餐,感受不一样的饮食文化。 夜晚的三十三孔桥格外迷人,桥洞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形成三十三个整齐划一的圆孔。桥梁建造于1602年,彰显了萨法维王朝的繁荣与艺术成就,被誉为“伊斯法罕的灵魂”。 伊斯法罕,曾经是萨法维王朝的首都。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宫(Chehel Sotoun Palace)是萨法维王朝时期的建筑杰作,独特的建筑、精美的壁画,闻名于世。宫殿前20根纤细的柏木柱倒映在水池中,形成40柱的视觉效果。殿内油画人物栩栩如生,反映了萨法维王朝的盛况。 伊玛目Imam广场是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广场之一,建于萨法维王朝时期,曾是政治、宗教、商业和社交活动的中心。1979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说广场是仅次于北京天安门的世界第二大广场。谢赫洛特芙拉Sheikh Lotfollah清真寺穹顶精美,光影绚丽。站在阿里卡普宫(Ali Qapu Palace)俯瞰广场全景,视野开阔,大气磅礴。伊玛目清真寺始建于1612年阿巴斯一世时期,1638年完成。清真寺又称“马斯吉迪·贾米伊·阿巴斯”或“国王清真寺”。广场一侧的大巴扎(Grand Bazaar),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聚礼清真寺(星期五清真寺)始建于公元771年,现存建筑多为11至18世纪的遗迹,由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组成了伊朗最大、最富历史内涵的清真寺复合体,堪称华美的艺术圣殿。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乘车到达卡尚。费恩庭园始建于萨法维王朝时期,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花木扶疏,流水潺潺;庭院深深,古木参天;好一个古典波斯天堂美景。让人羡慕和抒怀。 奥高勃佐尔格Agha Bozorg清真寺是卡尚最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始建于13世纪,目前所见大多为18世纪建筑。为解决夏季炎热问题,清真寺的主礼拜厅位于地下,通过巧妙的设计保持凉爽,同时设立了伊斯兰学校。 布鲁杰尔迪Borujerdi古宅是波斯卡扎尔王朝时期的建筑。富商布鲁杰尔迪为了迎娶富商的女儿,花18年时间精心打造。走进豪宅,建筑精雕细琢,历经岁月打磨,风采依旧,成为热门伊朗电影取景地。 返回德黑兰,瞻仰霍梅尼陵园。陵园从外观上看象一座大清真寺,金碧辉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四座尖塔,塔高91米,表示霍梅尼91岁去世;72个寺门象征1981年6月28日伊斯兰共和党总部爆炸事件中遇难的72名烈士。 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刻,伊朗是充满故事和魅力的国度,一路走来,伊朗人的亲切友善、孩子们的热情洋溢让我印象深刻。告别之日,多少有些依依不舍。我和夫人还要特别感谢伊朗导游、师傅和国内领队,他们的敬业和呵护让我俩一路顺利。我联想到哈菲兹的诗句“玫瑰花的全部价值,只有夜莺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