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碗窑村

罗乐乐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31日上午,我们一行八人从华宁大酒店出发,驱车缓缓驶入碗窑村。这里,是传承六百余年的“玩泥”圣地,国家级传统村落,更是华宁陶的发源地。至今,古老的制陶技艺仍在窑火中延续,是探索一块陶泥如何蜕变为精美陶器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步入村口,一副对联映入眼帘:“五千里方圆有宁州陶器”点明了华宁陶的产地广阔与历史厚重,彰显其作为云南陶瓷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地位;“六百年技艺源景德瓷都”则追溯技艺源流,揭示其源自江西景德镇的传承脉络。横批“陶冶千秋”,道尽了华宁陶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与技艺传承。</p> <p class="ql-block">碗窑村的陶窑发展始于明洪武年间(约1396年),由江西景德镇人车朋引入制陶技艺,在华盖山脚下建窑烧陶,开创了碗窑村六百余年的制陶历史。这一技艺的落地生根,也奠定了华宁陶在云南陶瓷史上的独特地位。</p> <p class="ql-block">车朋随军平定云南后,发现华盖山下水土适宜制陶,遂在此建窑,烧制碗、碟等生活器具。自此,村名由“瓦窑村”更名“碗窑村”,也标志着一个以陶为生、以陶兴村的时代开启。</p> <p class="ql-block">作为华宁陶的发源地,碗窑村的传统制陶技艺于2013年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村中至今仍保留着龙窑等历史遗存,见证着六百年来窑火不熄的辉煌岁月。</p> <p class="ql-block">华宁陶“宁窑”的核心特色,集中体现在其天然矿物釉色与独特的窑变艺术上。以天然矿物釉为基础,形成月白、绿釉(翡翠色)、蓝青、酱釉、豆青、粉青、铜红、乌金釉等十余种代表性釉色。其中绿釉因“宁州陶器烧得绿”的民谚而尤为闻名,成为华宁陶的标志性色彩。</p> <p class="ql-block">“宁窑”之美,首先体现在釉质上——以乳浊釉为主,温润如玉,光泽含蓄柔和,开片自然如冰裂,兼具白如羊脂、黄如纯金、紫如剑气的视觉美感。其次,其自然窑变更是令人惊叹,烧制过程中釉料随温度变化而交融幻化,形成山水纹、霞光纹等独特图案,每件作品皆为孤品。此外,其工艺传承亦独具魅力,延续明代景德镇青花瓷技艺,并与玉溪窑技术融合,形成“官哥柴定共流传”的审美体系。</p> <p class="ql-block">大岭圪窑始建于清末民初,由当地陶户合作建造,曾广泛用于烧制民用陶器。2017年,窑址得以重建,保留了传统制陶工艺的核心特征,成为碗窑村历史与技艺传承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大岭圪窑采用传统手工拉坯与龙窑柴烧工艺,釉料以天然矿物如铜矿、草灰配制,经高温烧制后呈现出“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的窑变效果。釉层肥厚,耐腐蚀,数百年不脱色,且拥有开片、三彩釉等独特纹理,极具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七彩虹窑”由玉溪市民间工艺美术师陈俊玮、汪海涛夫妇于2011年创立,位于碗窑村宁州街道,占地五亩,拥有标准化厂房六千平方米,专业制作人员逾百人,年产各类陶器二十六万余件。该企业集研究、设计、生产、烧制于一体,是华宁陶现代传承与发展的代表性企业之一。</p> <p class="ql-block">村中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连接着红墙青瓦的古朴民居,葱郁树木与多姿花卉点缀其间,营造出古色古香、宁静悠远的氛围。我们走进一家家陶艺店铺,驻足观赏,无不为这些精美陶器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村内大大小小的商户中,陶器风格各异,琳琅满目。随处可见的陶元素小景,将陶文化悄然融入村落的每一个角落,使整个碗窑村宛如一座露天陶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旅游资源,碗窑村先后荣获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秀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云南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p> <p class="ql-block">华宁陶,古称“宁州陶”,是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的传统陶瓷艺术,拥有六百余年历史。以独特的釉色与精湛的制作工艺著称,被誉为“华夏古陶的活化石”,是中华陶瓷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华宁陶的“美在自由”,体现在其艺术表达与文化传承的多样性上。作为云南独有的传统工艺,华宁陶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高原高温色釉闻名。釉色变化受当地土壤中硅、铝、铁等矿物元素影响,呈现出难以复制的自然美感,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天地造化与匠人巧思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釉色丰富多样,以绿釉为代表,兼具白、黄、蓝、紫、青等色。在高温烧制下,呈现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效果。釉料取自当地天然矿物,如铜矿、草木灰等,赋予陶器天然质朴的色彩与肌理。</p> <p class="ql-block">华宁陶的釉色涵盖月白、绿、蓝青、酱、豆青等十余种天然矿物釉,质地温润如玉,光泽含蓄柔和。传统器物以碗、壶、花瓶等日用陶器为主,近年来逐渐拓展至观赏性艺术品。制陶工艺涵盖采泥、制坯、施釉等二十余道工序,保留了手工制作的淳朴质感与文化温度。</p> <p class="ql-block">通过“器-茶-境”三位一体的沉浸式体验,我们得以深度感知华宁陶六百年的非遗技艺与慢生活的韵味。在陶器与茶香的交融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在一间陶艺店铺中,“宁静致远”的品茶场景,正是传统陶文化与现代慢生活美学的完美融合。陶器不仅承载着技艺,更传递着一种生活的态度与精神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古民居墙体以废弃陶片与匣钵垒砌而成,形成独特的“陶墙”景观,呈现出白、绿、黄等自然釉色,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这些陶片不仅是制陶的副产品,更是村落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村中卫生间以华宁陶元素为核心,通过陶片镶嵌、匣钵垒砌、釉彩装饰等手法,将六百年制陶技艺巧妙融入功能性空间,营造出与村落整体风格统一的古雅氛围,展现出陶文化的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我们见证了华宁陶制作的精致与文化的悠远。每一件陶器都透着历史的气息与前人的智慧,展现出质朴而隽永的美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些陶器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人类生活的缩影,更能读懂这片土地的文化密码。华宁陶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也记录着岁月的荣耀与沧桑。愿华宁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