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站在雷恩加角灯塔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雷恩加角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 新西兰旅游散记之十九</p><p class="ql-block"> 难以忘却的</p><p class="ql-block"> 雷恩加角航标灯塔</p><p class="ql-block"> 王玉柱</p><p class="ql-block"> 雷恩加角航标灯塔位于新西兰的最北端,尽管这座灯塔并不是真正地理意义上的最北端,真正的最北端应是“北望角”,但它是科研保护区,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所以从旅游角度来说,它是游客能够到达的最北端。陆地在此结束,大海从这里开始。雷恩加角也是唯一一条贯穿新西兰全境一号公路的起点,或者说是零公里处。也是塔斯曼海与南太平洋的交汇处。</p><p class="ql-block"> “雷恩加角”在毛利语中是“阴间”的意思,也可译成“灵魂的飞跃之地”。在毛利人的信念中,雷恩加角是人死后灵魂进入祖先家园“哈瓦基”的入口处。相当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奈河桥”,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但那是毛利人的信仰和文化。我们来雷恩加角是来看南太平洋浩瀚的海水和航标灯塔的。</p> <p class="ql-block">面临南太平洋的雷恩加角航标灯塔</p> <p class="ql-block">它的背面是连绵的青山</p> <p class="ql-block">塔斯曼海呈现出浅绿色的颜色,而南太平洋呈现出天蓝色,能明显看出交界线。</p> <p class="ql-block">海浪热情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p> <p class="ql-block">被海浪拍打的雷恩加角的礁石</p> <p class="ql-block"> 雷恩加角是个孤独的地方,离它最近的城镇也有100多公里。一直到2010年,通往雷恩加角的一号公路才正式修通。说它是个不孤独的地方,每天到这里来的世界各地游客,使雷恩加角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雷恩加角有一处特别值得一看的海洋景观,西边塔斯曼海浅綠色的浪花在与东边南太平洋天蓝色的波涛在此踫撞,能清淅地看到交汇处的那条直线。让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功。</p><p class="ql-block"> 到雷恩加角除了看海,就是看航标灯塔,这座灯塔也是新西兰的标志性建筑,我在不少商店里看到有这座航标灯塔的明信片,可见它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 这座灯塔始建于1941年,并于当年点亮。取代了位于英托帕尔岛上建于1879年的旧灯塔。1987年又对雷恩加角的灯塔进行了较大的改造,使其成为一座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航标灯塔,晴天时灯塔充分利用太阳能供电,其它时段则使用电网供电,使其成为一座无人值守的灯塔。新一代航标灯披着白色的外衣,太阳能板象展开的羽翼,它用智能之光勾勒航线。航标灯是塔斯曼海和西太平洋的眼晴,是途经这片浩瀚海域所有船只的坚定守护神。</p><p class="ql-block"> 天色渐晚, 就要离开雷恩加角了。我又一次站在悬崖附近的栏杆前,咸湿的海风裹携着塔斯曼海和南太平洋的涛声扑面而来,远处偶而有海鸥掠过海面,趐膀划破水面,多么象一幅生动的水墨画。近处的航标灯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如此美景,离开真有点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 雷恩加角旅程虽然短暂,但塔斯曼海和南太平洋的壮阔、航标灯塔的孤独都已深深地印在心底。或许这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在有限的时间里遇到无限的风光,然后带着满满的回忆,踏上下一次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