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p><p class="ql-block">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
</p><p class="ql-block">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
</p><p class="ql-block">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p><p class="ql-block">【解读】
</p><p class="ql-block">自然的规律,不就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
</p><p class="ql-block">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
</p><p class="ql-block">律,有余的自然向不足的补充,以达到均衡与稳定。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
</p><p class="ql-block">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
</p><p class="ql-block">人的不足呢?只有好的制度才可以做到。因此,好的制度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
</p><p class="ql-block">所成就而不居功。只有制度才不需要显示自己的贤能(恰如自然规律)。
</p><p class="ql-block">制度是人制定的,西方主张以人为本,精英通过努力获得制度的制定权,开
</p><p class="ql-block">始想方设法地设计保护自己的制度,这种制度衍生出的贫富分化被视为必然与真
</p><p class="ql-block">理。美其名曰28法则。这种法则会持久吗?东方主张以民为本,精英通过努力获
</p><p class="ql-block">得制度的制定权,会想方设法保护老百姓的晋升通道,会扩大蛋糕,鼓励先富带
</p><p class="ql-block">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才是天之道,才是长久的存在。因此,有人在天
</p><p class="ql-block">道之上,有人在背离天道之上,谁会胜出呢?不言自明。
</p><p class="ql-block">自然律是道,依托自然律创造的公共网络和智能机器,是道在时空中的展现
</p><p class="ql-block">和继承。道属于自然,而不属于某个人。为群体谋福利是道的基本属性,个体可
</p><p class="ql-block">以窃取道的一时成果,而不能窃取道的一世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