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龙泉公园

老骏

<p class="ql-block">  龙泉公园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是一座以历史文化为背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区,占地面积78公顷,公园始建于1986年,1987年开放。</p><p class="ql-block"> 公园以象山为中心,拥有山、泉、湖、河等自然资源。景区布局分为青少年活动区、盆景园区、文化古迹区和象山自然景观区。主要景点包括华夏艺林园、动物园、盆景园、游乐园、百花园以及张自忠纪念馆、陆夫子祠等。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有200余种植物和30000余盆花卉盆景,野生动物30余种。每年举办各类展览和文化活动,如水仙、月季、菊花展览,春节游园活动等。</p><p class="ql-block">龙泉公园是国家3A级景区;1999年被列为中国百家名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荆门市烈士陵园建于象山山顶,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有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烈士名录墙和烈士陵园等。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陵园内最高建筑物,纪念碑的高度是23米,镌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西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原省委书记陈丕显题写。纪念碑的碑基上东、南、北面是2米×5米的巨幅汉白玉浮雕,西面是巨幅汉白玉碑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莱子塑像</p> <p class="ql-block">在荆门象山东麓,由南至北依次排列着四潭泉水,虽然样子古旧,但水质清凉甘甜,这就是遐迩闻名的象山四泉——蒙泉、惠泉、龙泉、顺泉,它们犹如四颗明珠镶嵌在文明湖畔,吸引了无数文人文人墨客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顺泉,由于距文明湖较远,所以难以得见。顺泉是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公元1034年至1037年)翰林大学士彭乘在荆门任知军时,在蒙泉北侧凿得。因为这个泉恰好在当年的老莱子山庄(春秋晚期楚国著名道家老莱子隐居的地方)。老莱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他戏彩娱亲孝顺父母的事迹人尽皆知,所以彭乘便根据老莱子孝迹,把新凿的泉命名为顺泉。</p> <p class="ql-block">蒙泉</p><p class="ql-block">象山最早叫蒙山,宋元以后因其形似象故称象山,今人以“陆王心学”开创者 、南宋荆门知军、著名理学家陆九渊(号象山)之号来命名。顺着石板路往里走,第一眼就看见“蒙泉”二字,遒劲有力,是黄庭坚的手迹!蒙泉也因蒙山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龙泉</p><p class="ql-block">龙泉是四泉中最大的一眼泉,深不见底。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荆门知州舒成龙在构筑来龙桥傍山采石时,在蒙泉与惠泉之间又凿得一泉,并且掘出一块碑碣,上面刻有南宋熙宁年间荆门知军吕元所题的一首诗:“泓泉敷润有深功,石渎涓涓海眼通。岁稔时和霖雨足,风云长静白龙宫。”舒成龙便根据诗的末句,把新凿的这个泉取名为龙泉。泉畔建有躍渊阁,与龙泉桥相通,方便游人来往。</p> <p class="ql-block">文明湖</p> <p class="ql-block">惠泉是温泉,因泉水冬日犹温惠及于荆门百姓而得名。惠泉的泉池也是方形的。泉上有流清亭始建于隋,初建时名为初月亭,清朝乾隆年间修葺时更名为流清亭,游人可以在亭子里观赏惠泉。冬天下雪时,山上白茫茫一片,惠泉上方热气蒸腾。惠泉中浅绿色的水草一株株,挨挨挤挤,摇曳生姿,远远看去,就像给水底铺了毛茸茸的绿地毯,轻软又柔和。</p> <p class="ql-block">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于1060年赴京途中经湖北荆门,游历惠泉。作同题诗《荆门惠泉》。</p><p class="ql-block">苏洵《荆门惠泉》</p><p class="ql-block">古郡带荒山,寒泉出西郭。</p><p class="ql-block">嘈嘈幽响远,衮衮清光活。</p><p class="ql-block">当年我少年,系马弄潺湲。</p><p class="ql-block">爱此泉旁鹭,高姿不可攀。</p><p class="ql-block">今逾二十载,我老泉依旧。</p><p class="ql-block">临流照衰颜,始觉老且瘦。</p><p class="ql-block">当时同游子,半作泉下尘。</p><p class="ql-block">流水去不返,游人岁岁新。</p><p class="ql-block">苏轼《荆门惠泉》</p><p class="ql-block">泉源从高来,走下随石脉。</p><p class="ql-block">纷纷白沫乱,隐隐苍崖坼。</p><p class="ql-block">萦回成曲沼,清澈见肝膈。</p><p class="ql-block">众泻为长溪,奔驶荡蛙蝈。</p><p class="ql-block">初开不容碗,渐去已如帛。</p><p class="ql-block">传闻此山中,神物懒遭谪。</p><p class="ql-block">不能致雷雨,灩灩吐寒碧。</p><p class="ql-block">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麦。</p><p class="ql-block">苏辙《荆门惠泉》</p><p class="ql-block">泉源何従来,山下长溪发。</p><p class="ql-block">油然本无营,谁使自激冽。</p><p class="ql-block">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叶。</p><p class="ql-block">使水皆为泉,地已不胜泄。</p><p class="ql-block">应是众水中,独不容至洁。</p><p class="ql-block">涓涓自倾泻,奕奕见清澈。</p><p class="ql-block">石泓净无尘,中有三尺雪。</p><p class="ql-block">下为百丈溪,冷不受鱼鳖。</p><p class="ql-block">脱衣浣中流,解我双足热。</p><p class="ql-block">乐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自忠将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长城抗战及华北从政时期</p><p class="ql-block">1933年3月,29军38师师长张自忠将军任前线总指挥,在河北长城喜峰口率将士用大刀等低劣武器歼灭来犯日军6000人威震中外。</p><p class="ql-block">1935年12月,张自忠将军历任察哈尔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这是张自忠首次膺任封疆大吏,历时一年多的政坛生涯开始。</p><p class="ql-block">1936年6月继任天津市长,从政治、经济、民政、文教、治安、军事等方面全面治理天津,后临危受命代理冀察政务委员委员长和北平市长。即使因平津失守受到舆论的误解,毅然回归军旅杀向抗日战场。</p> <p class="ql-block">徐州会战</p><p class="ql-block">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华北、华中日军妄图南北对进夹攻徐州,进而窥视中原。为此,第五战区发动徐州会战予以反击。张自忠将军奉命率部首战淝水、三战临沂、策应台儿庄、掩护 45 万大军从徐州突围,均取得了震惊全国乃至世界的伟大胜利。</p> <p class="ql-block">驻防荆门保卫鄂西时期</p><p class="ql-block">武汉失守后,为确保鄂西及荆沙地区,中国军队决定固守襄河一线。1938年11月18日,张自忠率总部进抵荆门县城,并将总司令部设在荆门龙泉中学。但在 1938年 11月22日,张自忠率总部进驻荆门 4天后,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就派出 30 多架轰炸机,空袭荆门县城、公路和村庄。张自忠听到飞机轰炸声,赶快跑出总司令部,亲自指挥附近军民疏散隐蔽。</p> <p class="ql-block">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1940.5.10-16</p><p class="ql-block">血染襄东</p><p class="ql-block">1940年5月1日,日军发动进攻,“枣宜会战“开始,张自忠将军东渡襄河,亲临前线指挥,给日军以重创。从 11 日起,参战日军以一半兵力攻击张自忠所部及前线总部,他率领身边3000名将士,几天内歼敌 5400余人。16日,日军调集6000余人和飞机大炮合围,疯狂进攻,战斗异常激烈残酷,张自忠将军身边的官员全部阵亡,他自己也身中7弹而壮烈殉国。</p> <p class="ql-block">英烈千秋</p><p class="ql-block">张自忠将军殉国后,我军将忠运回,护送到重庆,安葬在梅花山。1940年7月7日,张自忠将军殉国的消息公开发表,举国震惊,各地持续不断地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张自忠将军永垂不朽,炎黄子孙永远纪念他,怀念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陆夫子祠位于湖北省荆门市象山东麓龙泉公园内,北邻文明湖,南接烈士陵园,为纪念南宋理学家陆九渊而建。该建筑群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993年重建后形成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1公顷,由十五组青瓦白墙红柱的仿清建筑构成。祠内设有荆门历代名宦陈列室。</p><p class="ql-block">门前有雕栏石桥跨文明湖水系,周边柳松掩映,与烈士陵园、老莱子山庄等景观共同构成象山文化广场核心区域</p><p class="ql-block">陆夫子祠前身为南宋陆九渊任荆门知军期间创建的象山书院,明弘治年间改建为祠堂。</p><p class="ql-block">1993年在清乾隆年间石木结构遗址上重建,形成现存建筑格局。</p> <p class="ql-block">陆九渊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白云观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青龙山西麓,始建于东汉末期,初名太平洞,至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形成洞、台、楼组合建筑群,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布局,包含白云洞、斯台、三皇殿等清代古建,现存石雕、楹联等体现荆楚道教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白云观初为纪念吕洞宾而建太平洞,唐代更名为卧云洞。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扩建形成包含白云洞、斯台、白云楼的核心建筑群。</p><p class="ql-block">现存主体建筑为清代遗构,其中:白云洞保留唐代寒玉床遗迹,斯台存明代碑刻三通。</p><p class="ql-block">白云楼飞檐斗拱具典型清代特征</p><p class="ql-block">建筑群依山势呈阶梯状分布,中轴线串联山门至纯阳殿五进院落。主体建筑特征包括:</p><p class="ql-block">白云洞纵深37米,洞内设道教祭坛</p><p class="ql-block">白云楼三重檐歇山顶,高18.6米</p><p class="ql-block">三皇殿梁架保留清中期彩绘</p><p class="ql-block">石雕照壁刻《吕祖修真图》</p><p class="ql-block">建筑群运用本地青石与楠木构造,檐下斗拱采用七踩三昂形制,山墙嵌明代《重修白云洞记》碑</p><p class="ql-block">1964年首列为市级文保单位,2000年纳入宗教场所管理,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5月15号,早餐后去荆门龙泉公园游玩。我们沿着步道从象山牌坊进去,走到山上的烈士陵园。然后从烈士陵园往下到了老莱子纪念园。纪念园很大 参观的人寥寥。我对道家的老子熟悉。对老莱子知之不多。有专家说老莱子和老子是同一个人。粗略游览了一下就下山。山下有蒙泉,惠泉、龙泉等中间有个湖,湖岸有张自忠纪念馆,张自忠亭、陆夫子祠、龙泉书院等。</p><p class="ql-block">我们下山就是龙泉。龙泉池与躍渊阁中间有座小桥相连。看了一下泉水,不敢恭维,也许以前泉水不错。穿过躍阁亭南边是蒙泉。川西任何一条小溪的水都比它们清澈。蒙泉旁边是张自忠纪念馆。我们知道张自忠是抗日名将,牺牲于抗日前线。但不知他和荆门的关系。进馆参观方得知张将军在1938年至1940年曾率部驻守荆门。纪念馆旁边是龙泉书院,路过没进去,沿湖中栈道回到龙泉,然后往北走。前面是惠泉。这里有一组苏轼父子的雕塑。表现的是当年苏洵带苏轼苏辙两兄弟进京赶考。路过荆门游历惠泉分别赋诗一首的故事。过惠泉是陆夫子祠,祠堂是为纪念南宋理学家陆九渊而建的。但大门紧闭没开放。</p><p class="ql-block">过陆夫子祠来到绎志园,这里别有洞天。象山堂临湖依山与湖西长廊相对。林木蓊郁,花草飘香。北端茶堂后面有一道上山的廊道,犹如一条巨龙盘旋而上直达山顶。穿过一道古色古香的大门,前面是一个大广场。回头一看。这道大门原来是陆九渊纪念馆的大门。也就是说 刚才我们游历的那片湖区都在这个纪念馆内。原来我们是从半山腰进来的。这里才是公园的正大门。景区太大,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 走马观花溜了一圈,有些地方还没去。出大门后我们抄近路回去,回到停车场取车去白云观。</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白云观在山上,到了才知道就在公路边上的山脚下。道观规模不大 ,最奇特的是进去是个洞,洞里有道家祭坛。洞内光线很暗 ,没仔细看。出洞上台阶是斯台 台上建白云楼。白云楼关闭不能进去。白云楼对面是三皇殿。我们爬到三皇殿。看到后面有一排平房。房子前面是个坝子。有一排广玉兰花开得正好。我想去拍花。走上台阶。坝子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对我说,这里不能进 我说,知道,我拍一下花就走。看样子那里是道士或者信徒的住房。</p><p class="ql-block">看完白云观已是中午了。在附近找家饭店解决了民生问题。然后驱车去明显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