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砺师 劳动深耕

LEO

<p class="ql-block">国培是一场美丽的遇见,与国培同行,我们遇见了最好的同行,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有国培的相伴,我们沐浴着亲切和温暖,收获着成功和喜悦;在国培的指引下,我们对小学劳动的片面走向了全面。与国培同行,我们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到“受益无穷”。</p> <p class="ql-block">“ 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在接到参与“国培计划(2025)”小学劳动教育培训的那一刻,大家的内心是忐忑的,因为要和非常多优秀的老师共同学习,而且是跨学科教学,我们担心我们的水平有限,同时劳动课是一门很有技术含量的学科,在劳动教学这门学科上我们的自信不是很足。我们以“大”学生的姿态如饥似渴地吸收全新的知识和实践技能。</p><p class="ql-block">‍我们所在的小学劳动二组的老师于此次培训感悟颇多,以下是部分老师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王前芳老师:张老师从劳动课程评价的作用与现状,劳动课程的评价原则和工具,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过程,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与劳动素养调查问卷,黄冈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工作评估细则,这五个方面对我们进行《重建学校劳动教育生态》的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每一次的充电都是为了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更加自信与从容。“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文明的必修课,更是文明传承的接力棒。</p><p class="ql-block">‍孩子在挥汗中懂得了耕耘的意义,在协作中体会收获的甘甜,劳动教育便超越了技能传授,成为滋养健全人格的养分。</p> <p class="ql-block">张爽老师:听了傅老师的《破除“主副课”藩篱:重构五育融合的教育生态》,让人体会到了“主副课”藩篱的现实困境,从中体现劳动课程的价值。那一句“只有少数人感受到了雨,大多数人都是被雨打湿”,令人印象深刻,耐人寻味。现代社会发展飞快,要探索教师能力提升的挑战与对策。傅老师讲的生动,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夏芳老师: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系统建构与实践路径》学习中,湖北省教育厅劳动教育教材委员会程主任为我们深入解读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从中我了解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意义:重塑劳动价值,培育完整人格。在加强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中,让我们知道了劳动教育是立场教育;劳动教育是成为社会人的教育;劳动教育是优化育人模式的教育。并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中,讲解了课程设置:每年一星期——每周一课时——每天都安排。课程目标强调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课程内容中学习到了劳动教育是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这些都将为我在今后的劳动教育中提高认知和提供帮助!</p> <p class="ql-block">彭泽兵老师:听了方教授《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讲座后,我对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收获了不少实践层面的启发,过去总以为数字素养就是“会用电脑、会做PPT”。</p><p class="ql-block">‍方教授的课让我明白,教师的数字素养远不止于此。它包含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教学能力、数据素养等多个维度——比如如何用数据追踪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通过数字工具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这些都是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这堂课不仅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更提供了可落地的方法。数字时代的教育变革已至,作为教师,唯有主动拥抱变化、持续提升,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p> <p class="ql-block">黄绿兰老师:何老师的劳动教育分享,让我深受启发。果盘制作课程巧妙融合生活智慧与学科知识,通过食材搭配、造型设计培养学生创造力,让劳动教育充满趣味。蕲艾药用价值的讲解更将传统技艺与科学探究结合,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医药文化的魅力。何老师以"劳动+文化+科学"的模式,真正实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的育人目标,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跨学科劳动教育范式。</p> <p class="ql-block">赵晶老师:小小的身姿,大大的力量!朱老师用自己的实践活动案例告诉我们: 劳动教育在课程学习中是真实发生了的,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她的培训不仅赋予我知识,更点燃了我热情。我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回归课堂,努力让我所教的乡村孩子们,在劳动的汗水中感悟成长的真谛,在泥土的芬芳里铸就勤劳、智慧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胡美玲老师:参加小学劳动教师集训,我对劳动资源开发与主题活动设计有了新认识。生活处处是资源,校园菜园、社区工坊都能利用。设计活动要结合学生年龄,比如低年级搞“整理小能手”,高年级开展“旧物改造”。今后会让劳动教育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p> <p class="ql-block">涂惠婧老师:本次培训如明灯,照亮了我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解之路。课程从课程标准解读切入,清晰地展示了劳动教育从教学目标确立、课堂组织、实践活动开展,到最终多元评价反馈的闭环生态。其中“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导尤为宝贵:身边闲置的校园角落可化为微型种植园,社区的老工匠能成为鲜活课堂资源,劳动教育的素材本就存在于真实的生活土壤里。让劳动课成为孩子们动手又动心的探索旅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国培赋能,助力成长。我们将继续秉持国培中学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们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兴趣爱好,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和成长环境。</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探索和实践更多的教学创新方法,如跨学科整合、项目式学习、AI时代劳动实践路径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我们不断前行、不断成长,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手持微火,步履不停。而国培,先把千万束微火聚在一起,照见彼此的轮廓,再让我们带着更亮的自己,回到各自的讲台,继续点燃更多的火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