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一建军节战友聚会</p><p class="ql-block"> 八月的淮南,暑气尚未褪去,却被一份滚烫的情谊染上了格外温暖的底色。2025年8月1日,这个镌刻着光荣与使命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八周年,来自寿县、合肥的战友们踏着晨光奔赴淮南,与当地战友齐聚一堂,用一场热热闹闹的聚会,续写着跨越山海的军旅情。</p><p class="ql-block"> 吃罢早餐后,寿县的李多明、孟凡巨、吕庆铭、朱家华、徐东军几位老战友就已整装待发,还有家住瓦埠湖西保义镇的张传永、徐中成两位战友,也从不同地方赶往淮南。“多少年没这么早出门了,心里头跟揣了个热馒头似的,暖烘烘的!”孟凡巨拍着朱家华的肩膀,眼里闪着期待的光。他们曾在同一个连队里摸爬滚打,在同一片星空下站岗放哨,那些浸透汗水与欢笑的岁月,早已把彼此的名字刻进了生命里。合肥的余道友和乔传友也驱车赶往淮南,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可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当年军营里的模样:嘹亮的军号、整齐的队列、深夜营房里的悄悄话……</p><p class="ql-block"> 淮南的战友们更是早早就忙活起来。赵吉良、张传年、宋之林、张瑞端、翟茂红几位提前勘察了聚会地点,还特意把张传年在淮南市科委的办公室收拾得干干净净。“先在这儿歇歇脚,喝口热茶,咱们慢慢聊。”张传年笑着说,桌上早已摆好了刚沏的浓茶,氤氲的热气里,仿佛已经飘满了战友重逢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多,各地战友陆续抵达科委办公室。“多明!可算见着你了!”刚进门的李多明就被淮南的张传年一把抱住,两人使劲拍着对方的后背,力道里藏着几许的牵挂。“老孟,你这头发可比当年稀多了!”“你不也一样?当年的‘小鲜肉’现在成‘老腊肉’啦!”一句句调侃里全是亲昵,一声声问候里满是真诚。大家围坐在沙发上,捧着热茶,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吕庆铭指着墙上的老照片,回忆起当年在靶场比赛射击的趣事……办公室里的笑声此起彼伏,茶香混着回忆的味道,让这个清晨格外温馨。</p><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半,阳光正好,战友们起身前往九千阁酒店。路上,寿县的朱家华看着车窗外的淮南街景,忍不住感慨:“这地方变化真大!当年哪有这么多高楼?”淮南的梁修林接话道:“可不是嘛,不过咱们战友的情谊没变,跟这老茶的味儿一样,越陈越香!”</p><p class="ql-block"> 到了九千阁酒店,战友们陆续到齐。合肥的乔传友刚进门,就被淮南的张广侠拉住了手:“老乔,多少年没见,你这嗓子还是这么亮!”作为聚会里唯一的女战友,张广侠一直是大家心中的“小妹”,当年在部队里,她总是大家最爱逗的开心果,如今眉眼间依旧带着亲切的暖意。不一会儿,十七位战友聚在酒店门前,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笑容里有岁月的痕迹,更有重逢的欢喜。“都站好喽!咱们把这开心的时刻留住!”随着相机快门声响起,一张张布满皱纹却眼神明亮的笑脸被定格,背后是九十八载的军魂荣光,眼前是跨越半生的战友情深。</p><p class="ql-block"> 走进包厢,热腾腾的菜肴已经端上了桌,红烧鱼冒着热气,开口汤飘着香气,还有淮南特色的小炒,满满一桌都是家的味道。酒杯斟满,张传年率先起身:“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咱们老战友能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福气!第一杯酒,敬咱们伟大的军队,敬咱们共同的青春!”“干杯!”十七只酒杯清脆相撞,酒液里泡着的,是青春的热血,是岁月的沉淀。</p><p class="ql-block">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寿县的张传永端着酒杯走到赵吉良面前:“老赵,当年我们在沙城农场,一起训练,一起劳动的情景,没有忘记吧!”赵吉良笑着碰杯。鲁守安给合肥的余道友夹了块红烧肉:“老余,你这身体可比上次见面好多了,以后得多锻炼,咱们还得再聚几十年!”余道友连连点头:“一定一定,有你们这些老伙计在,我得好好活着,年年陪你们过八一,争取再活70年!”</p><p class="ql-block"> 正说着,乔传友突然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各位战友,今天高兴,我给大家唱首歌!”没等大家鼓掌,他就亮开了嗓子:《我们这一辈》</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辈</p><p class="ql-block">学会了忍耐</p><p class="ql-block">理解了后悔</p><p class="ql-block">酸甜苦辣酿的酒</p><p class="ql-block">不知喝了多少杯</p><p class="ql-block">嘿哟</p><p class="ql-block"> 乔传友的声音或许不如当年洪亮,却带着穿透岁月的力量,每一个音符都敲打在大家的心坎上。唱到动情处,他眼里泛起了泪光。那些在军营里一起唱歌、一起训练、一起哭过笑过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歌声里有青春的倔强,有军人的担当,更有战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p><p class="ql-block"> “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大家齐声喊道。乔传友擦了擦眼睛,笑着又唱了首歌。《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歌:</p><p class="ql-block">今日痛饮庆功酒,</p><p class="ql-block">壮志未酬誓不休。</p><p class="ql-block">来日方长显身手,</p><p class="ql-block">甘洒热血写春秋。</p><p class="ql-block"> 包厢里的掌声、歌声、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把每个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要把这欢乐的时光无限拉长。</p><p class="ql-block"> 午餐在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寿县的战友们准备起身告辞。“这就走?不行不行!”张传年一把拉住李多明,“晚上必须留下,我带你们去吃淮南最地道的牛肉汤,咱们接着聊!”赵吉良也帮腔:“就是,来了淮南哪能不尝尝老张全牛馆的特色?不然回去都得后悔!”盛情难却,寿县的战友们相视一笑,乖乖“缴械投降”:“行!听你的,谁让咱们是战友呢!”</p><p class="ql-block"> 黄昏时分,大家转战老张全牛馆。刚进门,一股浓郁的肉香就扑面而来。这家馆子果然名不虚传,锅里的牛肉汤咕嘟咕嘟冒着泡,汤色清亮,色白的如牛奶,香气扑鼻。桌上摆着各种“硬菜”:炖得软烂的牛鞭、牛窝、鲜嫩入味的牛蛋子,还有清爽解腻的凉拌素菜,满满一桌都是淮南的烟火气。“快尝尝这个牛窝,补钙,滋润肌肤!”张传年给每位战友都盛上了一勺,“当年咱们在部队训练量大,要是能吃上这一口,能高兴好几天!”</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牛馆里的气氛比中午更热络。没有了初见时的些许拘谨,大家聊得更敞开心扉。吕庆铭说“咱当兵的,到哪儿都得有点用处!”朱家华、孟凡巨附和着。接着李多明讲到明年是咱们入伍50周年纪念日,邀请战友都到瓦埠湖畔的刘老根庄园聚聚。余道友战友分析了明年入伍50周年,我们寿县(包括淮南一块入伍)的战友400余位,要聚会,就得搞漂亮点,场面搞大点,明年提前两个月筹备。</p><p class="ql-block"> 酒越喝越暖,话越说越亲。从当年的糗事到如今的儿孙,从军营的岁月到退休后的生活,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乔传友举起酒杯,声音带着些许哽咽。“对!祝咱们的军队生日快乐!祝咱们的战友情谊长存!”大家再次举杯,酒杯里映着每个人的笑脸,也映着窗外璀璨的星空。</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战友们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路上慢点,到家给我发个信息!”“下次聚会我做东,一定来啊!”“保重身体,咱们明年八一再聚!”一句句叮嘱,一声声再见,道不尽的是牵挂,说不完的是情谊。车窗外,淮南的灯火渐远,可心里的暖意却越来越浓。</p><p class="ql-block"> 这场八一建军节的战友聚会,没有华丽的排场,没有刻意的煽情,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热烈的氛围。九十八载岁月流转,军装早已脱下,可军人的底色从未改变;几十年光阴荏苒,容颜或许老去,可战友的情谊愈发醇厚。就像那碗热腾腾的牛肉汤,温暖着胃,更暖透了心;就像那首反复唱起的军歌,回荡在耳边,更镌刻在心底。</p><p class="ql-block"> 岁月会老,军魂永驻;时光会逝,情谊长存。这个八一,因为这场聚会而格外难忘,那些在军营里结下的缘,那些用青春书写的情,终将在岁月里酿成最甘甜的酒,滋养着每一位老兵的流年,也照亮着往后的每一个八一建军节。</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