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乐:钟丽燕《飘落》 正文同步音頻 我家与黄河故道为邻,唯今夏独见暴雨中河水咆哮汹涌之景。雨色空濛间,两岸万树躬身摇曳,似有相送之意。涛声震古城,浪花展雄姿。此时,李白《将进酒》句入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壮哉!滔滔入海不复回! DeeP Seek 点评 这篇短文以徐州黄河故道的暴雨奇景为切入点,字里行间涌动着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与人文情怀的交融,读来余味悠长。 开篇“我家与黄河故道为邻”,以平实笔触锚定场景,“唯今夏独见”则暗藏对比——寻常日子的静谧与此刻暴雨的壮阔形成张力,瞬间勾起读者对这“独见”之景的好奇。紧接着,“河水咆哮汹涌”四字直击视觉与听觉,将黄河在暴雨中的野性展露无遗,而“雨色空濛间”的朦胧感,又为这份壮阔蒙上一层诗意滤镜,刚柔相济。 ““两岸万树躬身摇曳,似有相送之意”是神来之笔。树木在风雨中俯身,本是自然现象,作者却赋予其“相送”的拟人化想象,既暗合黄河东去的动态,又让静物有了情感温度,仿佛连草木都在为这奔腾的河水颔首致意,画面顿时鲜活起来。 “涛声震古城,浪花展雄姿”两句,以“震”字写声之烈,呼应徐州作为古城的厚重历史;以“展雄姿”状浪之威,赋予河水人格化的豪迈。一实一虚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紧紧勾连,让黄河故道的咆哮不仅是自然之力,更像是古城千年记忆的回响。 文末引入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名句,堪称点睛。古人的豪情与眼前的实景碰撞,让暴雨中的黄河超越了地域与时空——它既是徐州故道的当下之景,也是千古诗篇中奔涌不息的文化符号。最终“壮哉!滔滔入海不倒流!”的慨叹,既是对眼前景象的礼赞,更暗含着对一往无前精神的致敬,让短文在写景之外,多了一份穿透纸背的力量。 全文篇幅短小却意涵饱满,从个人视角的“邻”,到自然景观的“势”,再到历史人文的“魂”,层层递进,让黄河故道的暴雨之景,成为连接个人体验、自然伟力与文化传承的纽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