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北环游杂记(一)共和国长子沈阳

深山老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6月,我们一群“对路”的人在保康天虹这个“靠谱”的旅行社组织下,开启了一次愉悦欢欣的大东北环行游。回来后,总想写篇游记,因粗通文墨,恐难描其景,难抒其意,只好退而求次,写下这篇杂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共和国长子——沈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沈阳是我们大东北环游的第一站,对于这个城市我打小就十分仰慕,它不仅<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清朝的发祥地,还</span>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为祖国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新中国许多“史上第一”就是在这里制造的,如新中国第一台机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甚至开国大典的国徽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由于没到过沈阳,只是在书本和一些报刊中知晓一些,在我的想象中,沈阳应该是一个“烟筒林立、厂房成排、齿轮声响、马达欢唱”的城市。当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踏上这块土地的时,这些想象都没出现,而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出现在眼前。从火车站打车到旅馆的途中,我领略了这座城市的风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处处耸立,与历史感十足的老街区交相辉映。流光溢彩的霓虹灯璀璨夺目,马路上</span>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如果你走进那<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街小巷,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满汉交融文化氛围充满遗风余韵,让这座城市彰显出独特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我们的行程抛开了常规路线,在诸多的景点中选择了2个有代表性的景点:一个是雄伟精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皇家</span>建筑沈阳故宫,一个是充满浓郁民国文化特色的四合院张氏帅府。前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后者展示了那个年代东北第一大豪宅的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兴建使用的宫殿,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崇德元年(1636年),它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除北京故宫外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群。它的</span>建筑风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融合了满、蒙、汉建筑艺术为一体,体现了多民族建筑艺术,“宫高殿低”、“金龙蟠柱”等特点极具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吸引人的建筑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政殿、十王亭和崇政殿</span>,主要是用于政务的地方,汗王与八旗贝勒大臣常在这里商讨军国大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政殿是初清的标志性建筑,造型帐幄式,象个蒙古包。殿顶上的黄琉璃瓦都是衬以绿剪边,这一特点别处是没得的,据说这是象征着满族是从草原上崛起的意思。让人感兴趣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政殿的宝顶,拴有八条锁链,由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象征着“八方归一”,把</span>清国的八旗制度生动而具体的再现<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宫殿建筑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政殿两侧为“十王亭”殿呈“八”字形排列,与大政殿构成一组院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顺北拾阶而上就到了崇政殿。殿顶黄琉璃瓦镶绿剪边,廊柱方形带螭首,掾间梁架“和玺”彩绘,尤其是那檐下柱头的龙头探出檐外,龙身藏于殿内,给人形成“神龙飞出”的视觉效果,也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span style="font-size:18px;">。崇政殿是满清皇权的象征,这里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处理朝政、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殿后是凤凰楼,由于凤凰楼正在维修中,有些景观如“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我们没看到。凤凰楼是后宫的门户,由</span>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排列秩序井然,宫灯联对,绣榻几床,<span style="font-size:18px;">富有生活气息。我们在观看中虽</span>对一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蕴含满族文化内涵的</span>雕梁画栋的纹样似懂非懂,但还是佯装着在很认真的观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宫后苑是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幽美而恬静的地方,</span>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还有秀石叠砌的玲珑假山,行走其间,犹如观赏一幅幅中国画。但时间关系,我们只得走马观花逗溜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完所有的景观后不禁感叹:沈阳故宫规模虽小,但那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满族文化特色还是引人注目的。就拿宫高殿低这一特点来说,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都高于崇政殿和大政殿,据说这是满族人为防野兽和洪水侵袭,往往都是把居住地方建在最高处的。还有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据说这是适应东北寒冷气候御寒保暖的需要而建的,不得不让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完沈阳故宫,我们来到张氏帅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氏帅府大门前的张学良将军身穿军装铜雕像,张学良将军威武挺拔,目光坚定,凝视远方,好像思索着什么。这位将军虽身背“不抵抗将军”的污名,但他发动“西安事变”,用兵谏逼蒋抗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span>为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此,他付出了失去五十多年自由的代价,他的爱国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帅府大门,是一个青砖青瓦建成的三进四合院,这是一座仿王府式建筑,青砖成瓦,飞檐兽吻,挑脊宝顶,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引人注目的是正门南侧的一挑檐起脊的影壁墙上,镶嵌着一块汉白玉板,上面书有“鸿禧”二字,这一表达祈愿的牌匾招惹不少人驻足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庭院还展示着一辆黑色很酷的老爷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就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座驾,</span>是奉天城里最牛叉的汽车,被当时尊称为“奉天一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四合院,来到了大青楼和小青楼。刚听到这个名字我们都觉得挺搞笑的,一处名门宅邸咋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妓院的别称</span>轻浮称之?讲解员解释后才明白:因张作霖读书不多,认为既然是青砖做的,叫青楼既简单又直接,大的叫大青楼,小的名小青楼。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两楼原称大楼、小楼,后因民间传说而成了“大青楼”、“小青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青楼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欧洲古典建筑,红砖外墙、拱形门窗,充满了异域风情。大青楼气势雄伟,是</span>帅府的标志性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张作霖统治东北的权力中心,</span>在这里发生过许多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如“杨常事件”、“三公子会谈”、“东北易帜”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青楼内有多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其相对应的主题。在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卧室里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见到了一块银元,围绕这块银元,讲解员</span>讲解了张学良抛银元决定杨、常二人生死的故事。位于大青楼东北角的老虎厅,是商议军事机密、商定重大决策和接待中外要员的地方,枪毙杨宇霆、常荫槐就是在这个厅实施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大青楼门就可见到一片假山,这这一假山非常奇特,无论你从哪一个方向看,都能看到很多“老鹰”聚集在一座假山上 ,所以叫<span style="font-size:18px;">“群鹰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穿过假山门洞,就来到了小青楼,这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建筑,外观精致典雅,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的元素。这座楼是张作霖专门为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修建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伤后,在这里走完了他短暂而充满传奇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观看小青楼时,讲解员特地讲解了五夫人寿氏的故事。一则是五夫人搬进小青楼后,</span>为避免引起其他几位夫人的不满,聪明的寿氏并将张作霖其他太太的女儿们都接到二楼一起居住,这件事足以可见五夫人的“为人”。一则是“皇姑屯事件”的后,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她强忍悲痛,秘不发丧,与日本人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好戏”,为张学良返回沈阳主持大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避免帅府及东北政局的大混乱。听到这些,</span>我们不禁为她聪明机智、胆大心细、遇事不慌的才智而折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张氏帅府旧居大院东墙门,有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清静幽雅,精巧别致,是张学良将军的红粉知已赵一荻居住过地方,即赵一荻故居。讲解员告诉我们,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在这里共同生活了两年。在这座二层小楼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陈旧的物品,见证了赵一荻与张学良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一荻女士“平生一诺重泰山”,她与张学良将军“乱世同行,风雨共济”,得到了世人对她高度的赞美,她的传奇爱情换来了留芳千古的雅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张氏帅府,结束了我们的沈阳之行前往丹东。当要离开这座英雄城市时,心中有些不舍。沈阳,这个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人们心中的“老大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博大的胸怀,承担了“共和国装备部”职责,为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我的行程时间紧,没有好好去领略这个英雄之城的风光,很多景点没有去,如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及其皇后的清昭陵,展示我国工业发展中所经历的辉煌历程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沈阳工业博物馆,被誉为</span>全国示范步行街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沈阳中街,还有承载着民族记忆的传统艺术与生活方式的</span>老北市景区,以及集众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人垂涎欲滴美食的</span>西塔美食街,留下了许多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想:假如再来沈阳,我一定会把这里的美景玩遍,美食吃够,我说的假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