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六晒谱节传统追述

甄晓荣字循常

<p class="ql-block">  农历六月六晒谱节传统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p><p class="ql-block"> 商周时期,实行宗法制,为维护家族等级,彰显政治地位,开始记录世系。</p><p class="ql-block">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强化门第观念,官家设立谱局,通过修门阀士族谱证明家族身份,以区分士庶,维护士族特权。甄氏因与袁绍、曹操士族先后联姻,谱学渐兴。</p><p class="ql-block"> 唐宋以来,实行科举制,平民庶生也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跻身士族,士庶家族都可以通过私修谱牒,构建家族历史,提升社会认同感,欧阳修、苏洵创建“小宗之法”谱制。</p><p class="ql-block"> 至明清时期,谱系更加完善和规范,内容扩展至家训、族规、人物传记等,功能从记录世系发展成为家族教化。年深岁久,卷帙浩瀚,如何收藏、保管、利用族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处在特殊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下的长江以南地区,绿被幽森,空气潮湿,纸质谱牒防潮、防蛀更显急迫。</p><p class="ql-block"><b> 一、农历六月六晒谱由多种因素决定</b></p><p class="ql-block"> 将农历六月六定为“晒谱节”是中国民间,尤其是南方地区(如长江流域、华南等地)流传已久的一种习俗,其背后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决定:</p><p class="ql-block"> 1、气候时令因素</p><p class="ql-block"> 农历六月正值盛夏,特别是六月六前后,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的时期之一。家谱、族谱通常是用纸张(宣纸、竹纸等)书写或刻印的,在潮湿的季节(如梅雨)后容易受潮发霉、虫蛀(蠹鱼、书虱等)。选择一年中阳光最猛烈、空气最干燥的日子晾晒,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条件驱除书籍中的湿气,杀死或驱赶蛀虫,有效防止谱牒霉烂、虫蛀,延长其保存寿命。</p><p class="ql-block"> 2、农事安排因素</p><p class="ql-block"> 农历六月六前后,长江流域等地的早稻已基本收割完毕,长江以南山区即将收割;中稻地区更是处于一个“不前不后”的时候;北方的小麦也已基本收割。此时全国普遍处于一个相对的农闲间隙。趁此空闲,宗族成员聚集起来,共同进行晒谱、祭祖。</p><p class="ql-block"> 3、民俗信仰与文化象征</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六月六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曝晒日”,有“晒伏”、“晒龙袍”等习俗。人们相信这一天晒过的东西不易生虫、不发霉。晒谱不仅是为了物理上的保护,也带有一种神圣的仪式感,象征着对祖先的敬重和对家族历史传承的珍视。</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道教和民间传说中,六月六是“天贶节”,上天赐福。虽然晒谱节的核心是实用性的,但这个“吉日”的背景也可为其增添一层祈福纳祥的宗教色彩。选择这天晒谱,也寓意着祈求祖先庇佑家族兴旺、谱牒长存。</p><p class="ql-block"><b> 二、农历六月六晒谱节的基本程序</b></p><p class="ql-block"> 六月六晒谱节经过长期的风俗演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基本程序,不断拓展功能,丰富了活动内涵。针对湘西南侗苗聚居区来说,主要体现为:</p><p class="ql-block"> 1、明确活动主体,最初为各家各户自行晒自家保存的谱,后来发展为小支系或小房头或大房头为主体进行。会同县朗江甄氏实行5个传统房头轮流主持的方法,2025年友才友仁房轮值,在朗江岩冲脚举行。</p><p class="ql-block"> 2、对本房族民发出通知,筹备活动;对其他房头发出邀请函,一般邀请部分代表。本房族民原则全体参加,其他房一般5人左右。</p><p class="ql-block"> 3、“六月六”当日,族长或房长或最高辈分者宣布活动开始。本次活动由82岁本族最高辈分者甄武松老人宣布开始。</p><p class="ql-block"> 4、鸣炮、焚香、燃烛、烧纸,请谱。</p><p class="ql-block"> 5、集中展谱。将统一保管谱本在阳光下集中展示,予以真正物理上的晒谱。</p><p class="ql-block"> 6、轮值房代表发表礼节性欢迎词。甄小平主持了活动,甄小连致欢迎词。</p><p class="ql-block"> 7、各社团、各房代表发表祝福性贺词、贺言、讲话。钦一房代表甄学友、钦三房代表甄尚明、文化研究会代表甄晓荣、族委会代表甄一辉分别讲了话。</p><p class="ql-block"> 8、组织族人翻阅、查看、学习族谱,并交流学习体会。</p><p class="ql-block"> 9、举行晒谱酒会。</p><p class="ql-block"><b> 三、传统晒谱节的主要功能</b></p><p class="ql-block"> 传统晒谱节除了物理上的谱本祛湿防潮、杀虫防蛀等原始功能外,还有诸多有益社会功能。</p><p class="ql-block"> 1、祭祖功能。谱本一般都是放在中堂神龛后面的专柜、专匣里,请谱环节在神龛进行,其实也是祭祖过程,表达了对祖先的追思和敬仰。</p><p class="ql-block"> 2、学习功能。晒谱组织族人查看家谱,让族人了解家族源流、世系传承、族规家训,普遍得到了提高。</p><p class="ql-block"> 3、续谱功能。趁此良机,族人可以核对世系信息,登记新添丁口(新生儿),记录逝者,更新家族成员信息。尤其适合修小支房、小家族的“火炉”谱。</p><p class="ql-block"> 4、联谊功能。通过翻阅族谱,相互学习交流;通过晒谱酒会,相互感情交流。族人从不认识、不说话或说话少上升为感情认同。</p><p class="ql-block"> 5、创新功能。这次岩冲脚晒谱,老人们把甄氏辈分派行编成侗苗俚歌俚曲,便于记忆传承,在推广传统文化上是一个创新。有些地方晒谱,除了晒集中保管的谱本外,还动员各地、各房,甚至个人保管的谱本一起集中晒。不仅仅开展了物理晒谱,而且还晒出了各地、各房及个人对家族的真贞和先祖的挚孝。</p><p class="ql-block"> 这个传统活动,将分散的族人聚集在一起,共叙亲情,强化血缘纽带,增强宗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是维系宗族制度的重要社交活动。将单纯的物理保护行为扩展为包含祭祖、续谱、联谊等多重功能的宗族盛事。</p><p class="ql-block"> 因此,晒谱节不仅仅是一个“晒书”的日子,更是中国宗族文化中一个集保管、传承、祭祀、联谊于一体的重要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p><p class="ql-block"> 为此,填“江城子•六月六晒谱”</p><p class="ql-block"> 熏风六月曝乘芳。晒云章,沐骄阳。蠹避霉消,千载墨痕香。农隙宗亲齐聚首,循古例,肃冠裳。</p><p class="ql-block"> 神龛肃穆启家章。炷心香,酹椒觞。合谱认亲堂,血脉溯源长。一族谱章皆续满,苗歌扬,酹沧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