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学数学命题研究 共探核心素养育人路径 ——2025年广东省邓莹源名教师工作室赴韶关学院研修活动(一)

工作室研修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相逢,都藏着满心的欢喜;每一次对话,都是一场向真知靠近的跋涉;每一次研讨,都在为教育力量的凝聚添砖加瓦。让我们开启一场有温度的交流,踏上一段有智慧的研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8月1日,广东省邓莹源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韶关学院,一场充实且具意义的数学研修交流活动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班仪式</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成员们齐聚知遇楼一楼,参加了隆重的开班典礼。韶关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余志兵为开班典礼致辞,并对韶关学院进行简单介绍。接着,广东省邓莹源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邓莹源主任对本次培训方案进行解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结束后,全体学员和项目领导移步到韶关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正门进行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开班典礼后,研修学习首场培训讲座正式开始。天津市师范大学吴立宝教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讲座——《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命题设计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吴教授先讲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阐述“三会”与基本思想、数学特征的对应关系:数学眼光体现抽象,具高度抽象特征;数学思维以推理为核心,呈逻辑严谨特点;数学语言通过模型体现,有应用广泛特性。吴教授还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四层”中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内涵,指出其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具体指导,解决教育“怎么抓”的问题,也是高考出题重要依据,同时详细阐释“一核”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关系,强调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韶师综合楼212会议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韩裕娜博士聚焦“论文写作,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核心问题,给学员们带来了《论文三部曲》的精彩讲座。</p> <p class="ql-block">  韩博士的《论文三部曲》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学术写作的核心要义。她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大要素,系统阐述了研究工作的完整流程;通过“问题与假设、过程与方法、结果与讨论”三个关键步骤,系统阐述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韩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怎样才能烙好饼”这一案例,不仅生动展示了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还成功论证了“研究,其实并不神秘”这一核心观点,为我们揭开了学术研究的神秘面纱。整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实践智慧,学员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灯光渐暗时,笔记本上已经爬满字迹。这场跨越两个小时的思想对话,<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一把金钥匙,不</span>仅解开了我们在论文写作里积攒已久的困惑,更打开了我们望向更广阔天地的窗!讲座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愿我们都能带着今日的启发,在各自的赛道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p> <p class="ql-block">编辑:冯 琳 李燕波</p><p class="ql-block">一审:李聪聪 李丽盈</p><p class="ql-block">二审:叶海宾 李 慧</p><p class="ql-block">三审:邓莹源 陈 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