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争产闹剧之下的民族品牌。 张祥敏(梦飘零)

张祥敏 (梦飘零)

就在昨天,随着香港高等法院的一纸判决书公布,关于宗氏姐弟之间的财产争夺案有了新进展。<br>而从香港高等法院所披露的判决书内容来看,在争产的第一个回合,宗馥莉显然是输了。因为在这份判决书中,宗馥莉被暂时禁止“提取或抵押”信托基金中的资产。 当然,这只是宗氏姐弟第一个回合的交手,至于最终结果如何?究竟会鹿死谁手?还有待于杭州中院对此案的判决。<br> 由香港高等法院给出的判决书带动,更多的内幕被披露出来,信息量之大令人咋舌。 关于香港高等法院披露的其它问题我们不再累述,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些内容。 宗庆后在世时,其实是有设立信托的计划,并且委托宗馥莉设立三个境外信托,三个信托的受益人当然是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兄妹。并且,宗庆后甚至与宗馥莉在2024年2月2日签署了相关委托协议。之所以要设立信托,宗庆后可能也是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希望给三个孩子留下点遗产,因为这份协议签署不到一个月,宗庆后就去世了。但是在协议签署后,宗馥莉却一直未履行所托,设立三个离岸信托或私人信托公司,信托实际上尚未设立。 更甚至于,2024年3月14日,也就是宗庆后去世后不久,宗馥莉即与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签署协议。协议内容是双方已经谈好的条件,按照这个条件,宗馥莉同意以汇丰账户资产设立离岸信托为筹码,换取宗家三兄妹同意不质疑有利于宗馥莉的遗嘱的有效性。 为了这个信托,宗庆后甚至手写了一份给郭虹的指示,这份指示涉及到信托的初始规模,三个继承人所属的份额等。根据宗庆后的安排,信托设立以后,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每人的份额为7亿美元,而信托受益人领取收益的方式为本金不动,只领取利息。 在宗庆后与宗馥莉签署的《委托书》中显示:“信托资产继续在香港汇丰银行进行固定收益投资,只就利息收益进行分配,任何人士不得主张动用信托财产本金向受益人作分配”。 不得不说,这一家人都是狠人,从始至终,对于宗氏三兄妹的存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并且不仅知道,宗继昌还在娃哈哈集团工作过,只是时间不长,所担任的职务就被宗馥莉的心腹等人替换了。 不仅如此,为了利益,他们可以坐下来谈,坐在一起讨价还价。<br> 也是为了利益,他们可以不顾一切撕破脸皮,把个市场和品牌声誉全毁。 曾经看过一段视频,在2023年12月召开的订货会上,宗庆后与站在展柜前的宗馥莉相遇。相遇的一瞬间,宗馥莉曾经想和宗庆后打招呼,只见宗庆后很快转身,避开了宗馥莉的视线,而宗馥莉只能将视线移开。 由此不难看出,宗氏父女的矛盾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达到了白热化,只是因为有个“民族品牌”的企业在头上顶着,父女俩不得不装出关系融洽,继续演绎着由他们自导自演的父女情深这一部“国民大剧”。 观众一直都在看戏。只是想想,如果当初不是以“布鞋富豪”、“痴情爱人”的人设来设定,一旦假象被拆穿,观众的承受力是不是会高上那么一点点? 事到如今,受伤害最大的不是宗馥莉、不是宗氏三兄妹、不是宗氏家族,而是一直被消费者支持着、挺着的娃哈哈。<br> 其实,中国人支持娃哈哈,并不是支持宗庆后,而是看在“民族品牌”的份上。 当初如果不是将宗庆后如此“神化”,一旦私生子的事情曝出,顶多也就是富豪出轨、人品太渣,来上一轮公关洗白的问题,可是现在......<br> 终是叫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